王海霞
摘 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對技師院校學生的閱讀現狀及閱讀行為進行了的分析和總結,提出了技師學院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新思路。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并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技師學院;調查問卷;閱讀現狀;思考
一 全民閱讀的重要性
2019年3月16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倡導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边@是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的倡導連續(xù)6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俺珜耖喿x”的提法更是升級為整個社會的學習行為。全民閱讀熱潮持續(xù)高漲,全民閱讀已經成為了國家戰(zhàn)略。倡導全民閱讀,有利于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精神;倡導全民閱讀,有利于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倡導全民閱讀,有利于建設書香社會。在社會倡導“全面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愿景下,越來越多的人置身于“無處不閱讀”的環(huán)境中,并日漸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有所讀有所不讀”的傾向更為突顯。
二 技師學院學生閱讀現狀及閱讀行為分析
學校的圖書館,尤其是技師學院圖書館,普遍面臨著閱讀困境,學生閱讀現狀令人堪憂。因此,作為技師學院的圖書館,有效引導閱讀勢在必行。
通過無記名問卷調查的方式,筆者在所在學校開展了題為《開封技師學院學生閱讀現狀調查問卷》的問卷調查工作。本次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60份,回收有效問卷350份。其中包括各個院系的學生,電氣系學生共68人,占比19.4%,汽修系學生共66人,占比18.9%,烹飪系學生共75人,占比21.4%,機械系學生共62人,占比17.7%,信息服務系學生共79人,占比22.6%;男生占比70%,女生占比30%;大部分為19級18級學生,占比98%。
學生們的閱讀行為具體分析如下:
(一)閱讀時間短且沒有明確閱讀目的
通過調查發(fā)現,我院學生平均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h的占60%以上,每天平均閱讀1h-3h的學生不足20%,有10%的學生從來沒有到過圖書館,甚至有些同學認為閱讀于自身發(fā)展是無用的。到館閱讀的學生,每次閱讀時間也是有限的。時常在書架前轉來轉去,拿不定主意選哪本,選好了翻幾頁又放回去再換另一本,如此這般,每次閱讀時長不超2h。來圖書館就跟逛超市似的,散漫、隨意又沒主見。還有些同學將書借回去讀,沒過兩天又還回圖書館,細問得知不是自己想要看的,閱讀缺乏計劃性和目的性。
(二)閱讀興趣不高且閱讀能力低
通過對受訪者的調查發(fā)現,在讀書的品類上,文學小說高居閱讀題材榜首,文學作品閱讀中,又以都市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網絡小說、熱播劇原著小說等娛樂性讀物為主,文史哲、傳統(tǒng)經典文學名作等少有人借閱,對于用于輔助學習的專業(yè)書籍,除了即將畢業(yè)的學生用來查找資料以備畢業(yè)考試外,幾乎無人問津。而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圖書,也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他們追求的是跳躍性、快餐式、碎片化、瀏覽式的淺閱讀。讀書總體狀態(tài)比較浮躁,興趣不濃,不能做到認真專注。這種狀況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普遍的閱讀素質低,走馬觀花式的閱讀使得他們不能認真思考和品位書中的內容,對于書中的精華無法理解,更不要提通過閱讀提高其個人品位和職業(yè)素養(yǎng)了。這與長期以來技師學院的“重實踐、輕理論”的辦學方針不無關系。學院更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職業(yè)技能,忽視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日漸淡薄,閱讀能力也在不斷的退化中。
(三)紙質閱讀少而不精
調查顯示,手機閱讀占據閱讀量首位,包括看新聞、閱讀朋友圈中分享的雞湯勵志文、微博和QQ中分享的文章等等,這些已成為學生閱讀的主要選擇,遠遠超過紙質閱讀。數字化時代,社交閱讀是推動全民閱讀的強有力手段,但是,內容上基本以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為主,取代不了傳統(tǒng)紙質閱讀在內容上的深刻性和系統(tǒng)性,以及提升學生明辨思維能力的優(yōu)勢地位。因此,對于技師學院學生的閱讀指導,淺閱讀與深閱讀,碎片化閱讀與系統(tǒng)化閱讀,數字化閱讀與紙質閱讀協調發(fā)展是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
(四)圖書館到館率借閱率呈下降趨勢
筆者查閱本院圖書館文獻管理系統(tǒng)的讀者閱讀記錄,平均每天到館學生不足30人,而且大多是老讀者,有很多學生不喜歡來圖書館,甚至不知道圖書館在哪里。借閱率更是少之又少,平均每天學生借書不超過6本,而且借出去的書要么很快還回圖書館要么過期了也想不起還。調查問卷中,經常來圖書館閱讀的受訪者,占5%,經常借閱圖書的學生,僅占1%。與幾年前相比,到館率和借閱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三 針對上述問題引發(fā)的幾點思考
(一)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圖書館要積極聯合學院的學生會、團委、黨辦、宣傳部門等多部門積極開展多元化、個性化的讀書宣傳活動,重點介紹閱讀的重要性和進行閱讀方法指導,使閱讀行為成為全校性的行動。例如通過班會宣講、廣播站、學院公眾號、海報展板、公共網站等方式積極宣傳,引導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讓閱讀氛圍充滿整個校園。另外,還要指導他們制定閱讀計劃,巧妙利用零碎時間進行閱讀;圖書館每月定期為讀者推出新書好書;指導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共讀一本書,并組織他們交流閱讀心得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意義,并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引入激勵機制獎勵讀者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興趣對學生尤為重要。技師學院學生的“重實踐,輕理論”的特點并不是一入學就有的,經過初中三年的學習,他們還是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基礎的。所以,圖書館要在開學之初對他們進行閱讀觀的教育和引導,告訴他們以后的社會考量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為了適應未來的社會競爭,必須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的養(yǎng)分,提升自我的文化素養(yǎng)。圖書館要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特點,采取多種激勵機制獎勵讀者閱讀,提高閱讀興趣。例如:聯合相關部門制定適合學院發(fā)展的閱讀學分制度,分別對優(yōu)秀學生或有閱讀不良行為的學生進行加分或扣分;每月根據到館閱讀情況,評選優(yōu)秀讀者,并頒發(fā)優(yōu)秀讀者證書;招募圖書館志愿者,對于有特殊貢獻的學生給予更多的獎勵;鼓勵各班或各個社團開展有益的讀書活動,圖書館積極為他們爭取更多的活動經費。
(三)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打造一站式閱讀平臺
圖書館要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根據學院的辦學要求,抓住技師學院學生具有思維活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打造一站式閱讀平臺,適時開展網絡閱讀推廣活動。
事實證明,新媒體閱讀的確容易形成碎片化傾向,但也有較多優(yōu)勢。最重要的是,它給學生帶來便利,提高閱讀興趣,更有利于閱讀的普及。數字閱讀已成為讀者閱讀水平提升和拉動的重要支點,這也是未來全校師生閱讀發(fā)展的新熱點。所以,我們要在堅持不懈擴大紙質圖書閱讀的同時促進數字閱讀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新數字化閱讀新模式。根據每個學生的專業(yè)特長及閱讀喜好,建立現代化的閱讀資源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方便。通過學院的各種網絡平臺。
(四)參與圖書館資源建設,提高閱讀積極性
技師學院的學生到館率借閱率低,對閱讀不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積極性。為此,圖書館要積極采取措施提升學生閱讀參與度,培養(yǎng)主人翁精神。例如,培育學生自主成立讀書俱樂部,圖書館可以安排有經驗的館員給予具體指導,為俱樂部成員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并及時對成員的閱讀成果進行展示、評價與鼓勵。在文獻資源建設方面,圖書館可以聯合書商開展“你選書,我買單”的學生自主選購圖書活動,使有限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學生閱讀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任麗君.高職學生閱讀現狀及圖書館解決策略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9(8).
[2] 李武等.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十年進展(2005-2015).[J].圖書館論壇,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