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勤
關注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和輔導是我們語文教師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任務。在重視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轉化語文學困生已成為我們教師普遍關注的緊迫課題。
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見一些學習上表現(xiàn)出困難、有各種各樣行為問題的學生。究竟應怎樣做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滿足那些面臨學業(yè)失敗學生的需求,是我們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校處于城鄉(xiāng)接合部,學生大都來自五湖四海,很多家長都是進城務工人員,生活壓力沉重。這些學生大部分缺乏父母有效的監(jiān)管和照顧,心理、行為難免產生偏差,影響了語文學習。語文學困生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轉化學困生,促進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已經(jīng)迫在眉睫。
一、“學困”之所在
就目前我所遇到的語文學困生語文學習現(xiàn)狀來看,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課前。課前不預習是語文學困生的普遍表現(xiàn),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知道老師今天要上什么課,或者把老師之前對他們的課前安排忘得一干二凈。
2.課中。學困生上課時注意力渙散,部分學生只是表面上在聽,事實上根本不知道老師在教授什么內容,同時也不會及時做筆記或在課本里作注釋。
3.課后。這部分學生課后作業(yè)潦草,能拖則拖,能糊則糊,有的甚至經(jīng)常不能按時完成,所學知識的鞏固就得不到保障。
4.課外。課外用于語文的學習時間甚少,課外閱讀量少之又少,也是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學困”之所源
1.個人因素
學困生對自己沒有信心,上課不敢舉手,不敢回答,怕出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直至無力償還而心灰意冷。
2.家庭因素
學困生中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他們的父母是外來務工人員。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還要承擔加班加點的工作和家務勞動,無力關注孩子的學習,使孩子的情感教育幾乎成為空白,造成孩子性格孤僻、難以溝通、攻擊性強等。
3.學校社會因素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語文學習的差異很小,同處一條起跑線上。但由于學校的語文實踐活動少,沒有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環(huán)境,隨著年級的升高,每個人的語文學習興趣有了明顯的差別,“語文學困生”日漸增多了。
三、“學困”之所解
以我校語文學困生存在的問題以及形成的原因,我采取了以下轉化措施:
1.激發(fā)興趣,樹立信心
課堂教學注意學困生的學習情緒,遇到一些簡單而有趣的問題,不妨讓學困生來回答,如果回答正確,老師應及時鼓勵;如果回答錯了,老師也不要急于批評他們,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靠近答案,這樣,使學困生獲得一種成就感,逐步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p>
我班的李克林同學,非常調皮,學習態(tài)度也不夠端正,成績一直在班級后列,在課堂上經(jīng)常搗亂。一次課后,我準備批評他??墒强吹胶⒆雍ε碌难凵瘢腋淖兞讼敕?,柔和地表揚他能準時到辦公室來,并鼓勵他,希望以后能看見他舉手發(fā)言,承諾會獎勵他。說完后,孩子的眼睛亮了起來。有時候表揚激勵可能比批評更有效。果然,孩子慢慢地敢于在課堂上發(fā)言,只要他肯回答,我都給予表揚。無論是上課的狀態(tài)還是作業(yè)的情況,都有所好轉,學習成績也在進步,不需要我一再地督促。
2.養(yǎng)成習慣,自主學習
要把學困生學習作為他們的興趣愛好,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這就需要教師的長期培養(yǎng)。如晨讀時,引導學生,給他們強調每天要背的要點,爭取抓住每一天,當天的任務盡量當天完成。寫作業(yè)時,實行小組合作的形式,在組長的監(jiān)督下,爭取當天的作業(yè)當天完成。完成不了的,組長隨時匯報情況,在監(jiān)督下按時完成,不給他拖延作業(yè)的空間,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家校聯(lián)系,取得支持
我們要密切聯(lián)系家長,取得家長支持,家校合力轉化學困生。比如輔導他們做好家庭作業(yè),詢問學困生在校生活情況,給予他們家庭般的溫暖。此外我們可通過家校聯(lián)系手冊、電話、微信以及上門家訪及時告知學困生取得的點滴進步,以樹立學困生和家長的信心。
上一屆我接手的班里有一名叫李巖的同學,成績落后。通過了解,原來這位同學的家庭是單親,在家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在學校他也得不到別人的關心,所以無心學習。了解這一情況后,我就在班中進行宣傳發(fā)動,師生主動關心,讓他感受到老師與同學的關愛,并聯(lián)系家長,與之溝通,讓他們能多關心孩子。我針對李巖的實際學習情況,安排了三名優(yōu)等生輪流幫其補習以前的知識。正因為有了情感溝通,李巖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在大家的關心幫助以及他自己的努力下,經(jīng)過一學期,他成為班里的中等生,學習成績穩(wěn)步前進。
教書育人是我們做教師的天職。學困生也是我們的學生,他們同樣需要我們的教育與培養(yǎng)。我們要堅信,每一個學困生也是能夠有所發(fā)展的人,我們決不能對他們棄之不理。相反,我們對他們要有更多的關注,要善待他們,因材施教,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他們能獲得應有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常州市丁堰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