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穎
摘 要:近幾年,以微課為代表的技術教育創(chuàng)新進入教育者的視野。就學校教育而言,微課不僅成為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教育資源,而且也構(gòu)成了學校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它無論是對于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實踐以及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主要闡述了使用微課教學的幾點體會與思考
關鍵詞:微課教學 中職學校 體會 思考
“微課”是指教師通過錄制或者是制作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短視頻讓學生觀看,以供學生學習,這些短視頻一般只有10分鐘左右,短小精悍,學生可以自由的查看學習。微課可以基于學生視角,針對不同課程的知識點,讓學生按需選擇自己想學習的課程,從而推進學生自覺學習、興趣學習,提升了學習效率,作用重大。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引入微課,通過實踐檢驗,教學效果良好。
一、利用微課進行針對性教學,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功底比較薄弱,而且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不預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后不鞏固。課堂上,由于有些知識點比較枯燥難懂,許多學生往往記住了前一步驟,卻忘了后一步驟。在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學生一一進行指導,所以許多學生遇到困難自己無法完成時會選擇放棄。應用微課進行教學,這一問題解決起來就比較容易。微課可以把教學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內(nèi)容制成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的小視頻,創(chuàng)設更為客觀真實的教學情境,使課堂充滿生機活力,開啟學生智慧,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在觀看視頻時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反復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圖文混合排版,這一節(jié)的學習需要將Word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綜合在一起靈活運用,教師可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引線(如以校園宣傳冊的制作),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在文檔中插入并編輯圖片、藝術字、剪貼畫和圖表等對象,實現(xiàn)圖文混合排版,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插入封面,一個漂亮的校園宣傳冊就完成了,整個過程先是學生反復觀看微課視頻,教師穿針引線,點撥到位,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完成任務,這樣下來,學生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
由此可見,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利用微課針對性的將知識進行講解演示,可以減輕課堂教學的壓力,同時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利用微課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使傳統(tǒng)課堂得到延伸和擴展
移動微學習是指能使學習者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此種學習方式使學習者能夠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這為中職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同時也符合00后學生的認知習慣。
智能手機在學生中的普及,加上中職學校無線網(wǎng)絡的覆蓋,使得移動微學習越來越受到中職學生的青睞。針對重點、難點、考點等的微視頻,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掌握,而且學生在課上或課下遇到疑惑的時候,也可以隨時隨地的再次觀看微課視頻,遇到不清楚的可以與任課教師進行在線交流,解決疑問,較好的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局限,使之得到延伸和擴展。在我國現(xiàn)有的教育模式中,課堂教學還是主要的教學形式。學生在一節(jié)課45分鐘下來,不一定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掌握好、理解好。這樣,微課能使學習者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從而起到“解惑”、“鞏固”“再現(xiàn)”、“回顧”的作用。
三、利用微課開展交互式教學,促進師生交流
課堂上師生互動是一種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的方式,也是學生主體性的重要體現(xiàn),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是因為他們進行了思考,而只有學生進行思考才能真正去理解知識。受傳統(tǒng)教學班級授課制的影響,通常是一個教師對著班級眾多學生來講課,教師不可能把每個學生都照顧到,因此就會出現(xiàn)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所學內(nèi)容,而老師又不了解的現(xiàn)象。利用微課的交互性,可以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狀況,學生也能夠及時的將自己的困惑告訴老師,以便盡快得到解決,從而使學生掌握所學內(nèi)容,提高學習效果。
如:在講授計算機應用基礎《篩選》之前,我引導學生搜索相關的幾個微課。讓他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找出一些問題,在上課的時候提出,互相討論。結(jié)果我在上新課的時候,課本上的一些基礎知識學生已經(jīng)有所了解,也不需要老師多講,反而學生提出的問題,把基礎知識引伸和運用了,學生在開展討論的過程中,就把這節(jié)課的知識學了,理解了,大大地改善了學習氣氛,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加強了師生交流,生生互動,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四、利用微課促進學生主動性、個性化學習
教學最大的成功便是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促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普遍存在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學習能力欠佳的學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從心。通過微課,學生們可以自定步調(diào)的學習,即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計劃,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自由的選擇學習時間、學習進度、學習方式,可以實現(xiàn)控制學習內(nèi)容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了學習者的個性學習。
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他們能夠更好的進行自控式的深度學習,滿足其自身的學習需求,獲得個性化的教育的體驗。對于學習能力欠佳的學生,他們能夠查漏補缺,鞏固知識,通過多次觀看微課,反復揣摩,從而消化相關的學習內(nèi)容。
五、使用微課教學的思考
學生對網(wǎng)絡世界充滿著好奇和向往,作為教育工作者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這一資源呢?充分利用這一資源,讓學生知道網(wǎng)絡不僅僅可以用來游戲,也可以輕松學到知識,讓學生感到學到知識不是一定要面對著枯燥無味的書本,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感。因此,制作微課時,重點要考慮以下幾點:
(一)微課要快速切入主題,要有吸引性。如設置疑問、引入懸念,可以用生活相關的現(xiàn)象或問題引入、可以用小故事引入、用實驗引入等等,但無論用什么方式引入,都力求新穎,有趣,有感染力,與題目緊密相連,快速切題。
(二)微課講授語言精煉簡明,引人入勝,富有感染力,不需要言語太多,主要是把這一節(jié)課的核心內(nèi)容借助情景式教學、實驗演示等手段展示出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講清楚問題就行。
怎樣的微課才能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學習需求,以及如何通過微課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效率?更好的促進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轉(zhuǎn)型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促進者?需要廣大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jié)、探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馮輝.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