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楠
摘 要: 在深化高職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教改課題研究的推進是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內在要求。當前,高職教改研究成果推廣效率低,弱化了教改研究的價值。教改研究工作要求強化高職院校教改課題研究過程和成果推廣管理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本文立足高職院校題研究與推廣的現(xiàn)狀,從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健全激勵機制、強化成果推廣跟蹤等方面具體闡述高職院校教改課題研究過程和成果推廣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教改課堂研究 成果推廣
一、背景
高職院校以教改科研為平臺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對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教育教學工作的水平、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教育部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做出了重要指示。2006年11月16日頒布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明確指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職業(yè)院校要深刻認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必要要求,也是高等職業(yè)教育自身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要求,切實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币蠼⒔∪鞣N規(guī)章制度,完善運行機制,保障高等職業(yè)教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頒發(fā)《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進一步強調“強化教科研對教學改革的指導與服務功能,要針對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yǎng)的熱點、難點問題,設立一批專項課題,完善職業(yè)教育教學成果獎推廣應用機制”。
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的發(fā)展應拓寬著力面,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人才培養(yǎng),推動高職院校的教育發(fā)展,形成與之匹配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背景中,教改科研活動的推進應緊扣國家教育發(fā)展之要求、之方向,在專業(yè)設置等方面更好地契合市場發(fā)展需求,實施高質量教育教學。與此同時,一套完善和科學的課題管理機制是保證課題質量的有效途徑,對課題成果推廣應用具有重要的助推意義,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實踐、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切實的保障和有效的服務。
二、高職院校教改課題研究與推廣的現(xiàn)狀
當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高職院校面向未來發(fā)展的內在需求,教改立項日益增多,對教育發(fā)展形成促進作用。但從實際效果而言,教改項目管理存在一些問題,教改成果的轉化、實踐應用缺乏完善的機制,影響教改項目的實際價值。此外,教改項目研究及推廣相互脫離,流于形式的教改研究,停留于文字層面的研究結果,都違背了課題研究的宗旨,影響了教改項目的研究價值。因此,具體而言,高職院校教改課題研究及推廣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重研究、輕應用,功利性較強。
高職院校的教改成果以論文發(fā)表的形式體現(xiàn)。論文發(fā)表成為研究的“最終”成效,表現(xiàn)出“重理論研究、輕成果轉化應用”的現(xiàn)象。此外,教改項目成為教師職稱評定的“業(yè)務”內容,追求論文發(fā)表的數(shù)量,對于教改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不關心”,推廣應用與考核缺乏有效掛鉤。由此便出現(xiàn)為了發(fā)論文而寫論文、為了做課題而做課題的教改研究思想,表現(xiàn)出一定的功利性。
(二)課題成果質量參差不齊,存在資金浪費。
隨著教改項目的不斷增多,課題成果水平參差不齊。首先,高職院校的一些教改項目研究缺乏深入,導致研究成果浮于表面,難以對教學改革工作起到實質性作用;其次,研究內容空洞、泛化,存在陳舊內容重復研究闡述等問題,缺乏實際的研究價值;再次,教改項目研究缺乏創(chuàng)新,研究的深度、力度不夠,研究成果的推廣價值不足,造成科研資金的浪費問題。
(三)成果激勵推廣措施欠缺,評價機制不完善。
教改項目管理依托于完善的管理機制。但實踐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高職院校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特別是在課題成果推廣應用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導致成果推廣應用率低,缺乏完善的服務保障體系,對整個教改研究工作造成阻礙。
(四)教改成果推廣不到位,表現(xiàn)出較大的限制性。
教改項目研究要求立足實際,緊扣教學改革需求。一些教改研究內容追求“華麗”,與實際教學相脫離,致使研究結果理論泛化,缺乏實踐操作價值。一些項目研究工作存在“堆資料”的研究模式,研究的實踐價值欠缺,無推廣應用之意義。此外,在教改研究中,研究面狹窄,拘囿于本專業(yè)的研究視域,表現(xiàn)出較大的局限性。
三、高職院校教改課題研究過程和成功推廣管理策略
在深化科研發(fā)展,提高職業(yè)院??蒲心芰Φ慕逃母镏校呗氃盒⒅卣n改研究成果的推廣,注重“成果轉化”中科研效能的有效提升。當前,高職院校在教改課題研究過程與推廣管理中面臨重研究、輕應用、推廣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傳統(tǒng)教科研思維影響了教科研工作的全面開展。在筆者看來,高職院校教改課題研究過程和成功推廣管理的科學構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展開:
(一)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
當前,高職院校的校級教改課題的管理實行以教務處為主導的管理模式。當前,高職院校每年教改課題一般項目立項數(shù)量高,項目經費總量大。由于管理涉及面廣,且存在多部門交叉等情況,這就要求管理工作的構建應著力于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形成高效的管理形態(tài)。因此,在教改課題研究過程中的管理構建中,高職院校要審視當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視角,轉變單一、僵化的管理現(xiàn)狀,積極推進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適應新的管理要求。
(1)經費管理。設立教學改革研究專項經費,每個項目獨立建立經費記賬本,項目經費單獨核算、??顚S?;對未通過驗收或無故不完成研究任務,或自行終止研究工作的項目,停止其經費資助,必要時追回已使用的款項,項目負責人不得申請下一輪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項目日常管理。項目研究工作實行項目負責人制。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研究工作、經費使用、成果形式及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等全面負責。(3)結題驗收。凡接受經費資助的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均應在項目完成之后進行結題驗收。學院組織成立評審專家,各項目負責人就項目研究情況進行匯報,各二級學院將最終結題評審結果報教務處備案。
(二)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優(yōu)化管理環(huán)境。
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是高校教改項目質量的根本,這種機制的形成是對教學行政管理部門和教改項目負責人雙方的督促和約束。為了提高教師參與教改研究的積極性,營造高效率的科研氛圍,通過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優(yōu)化管理環(huán)境,為科研成果的推廣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首先,建立完善的激勵考核體系,提高激勵考核指標的可操作性,為課題申報、研究及推廣提供完備的激勵機制。其次,強化考核激勵結果的執(zhí)行力度,并將課題研究與教師專業(yè)技術職稱評選、崗位聘任和其他相關人事管理制度掛鉤,極大地提高教師參與校級課改課題的動力,轉變課改研究不積極等現(xiàn)狀。再次,轉變激勵模式。激勵機制的建立要適應實際情況,強化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當前,一般課題研究的壓力較小,且滿足職稱評審需求,但校級重點課題申報積極性卻很低,完成重點課題的要求高、任務重、壓力大,超出職稱評審的相關要求。即便研究建設經費高,老師的申報積極性也低。為此,激勵模式應具有彈性,在以人為本的視域之下,建立多級激勵機制,針對教師學科研究能力合理分配課改項目資源,建立“專業(yè)帶頭人”激勵模式,激勵各學科專業(yè)教師的研究工作。
(三)強化成果推廣跟蹤,加強成果轉化。
在實踐調研中發(fā)現(xiàn),部分高職院校尚未建立完善的教改立項課題成果推廣應用的激勵約束機制及科學合理的教改立項課題成果推廣應用的績效評估體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各高職院校未設立專門的教改立項課題成果推廣應用機構和專門的成果推廣應用管理隊伍,二是各高職院校校級教改課題的直接管理人員不足,從課題立項到結題的過程性管理工作量已經相當繁重,根本無法就已結題課題的成果推廣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追蹤。
為進一步強化對成果的推廣跟蹤,要提高校級教改課題研究質量,提高研究成果應用度,應從強化成果轉化的政策導向入手。教改管理部門要積極主動協(xié)調好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以保證多出高水平、高質量的成果,引導和加強教改立項課題成果的轉化。具體而言,主要在于:(1)強化對課題研究成果推廣跟蹤的領導力,通過建立專門的教改理想課題成果推廣應用機構,確保推廣跟蹤工作的有效落實,并且在人員配置、工作推進等方面給予充分的工作保障;(2)優(yōu)化教改課題跟蹤管理環(huán)境,在管理模式、人員配置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針對教改課題研究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管理人員,配備足夠的人員,提高跟蹤管理的有效性;(3)要形成多部門協(xié)調配合的工作機制,確保在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為教改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跟蹤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在深化改革發(fā)展的大背景下,要注重教改課題研究工作,從實際出發(fā),發(fā)揮教改科研成果的實踐價值,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在本文的探討中,高職院校教改研究過程和成果推廣面臨諸多重研、輕用等問題,要求強化管理建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筆者認為,高職院校教改課題研究過程和成功推廣管理的著力點在于:一是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二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優(yōu)化管理環(huán)境;三是強化成果推廣跟蹤,加強成果轉化。
參考文獻:
[1]楊靜.強化教改立項課題研究過程管理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12).
[2]尤誕生.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改革問題初探[J].黑龍江教育,2017(05).
[3]趙悅含.衛(wèi)生高職院校教改項目經費管理的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16).
[4]陳瓊.高職院校教改項目運行管理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07).
[5]朱強.高職教學改革與建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