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理忠
摘 要 數學是小學階段教學體系的重要科目之一,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具有邏輯性強、理論性強的特點,導致很多小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教師要采取輕松、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就結合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小學數學課堂中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具體如何策劃和應用,以期對小學數學教學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游戲 策劃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能夠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是學生理性思維形成的啟蒙課程。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小學生覺得數學枯燥無味,甚至產生厭學心理,這樣的問題需要老師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并結合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來調整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化難為易,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快樂和游戲中輕松學到知識。
1游戲化教學模式的特點和作用
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是指結合學科特點,引入一些能夠讓數學知識得到應用和演繹的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游戲時,感受到游戲的快樂,對游戲產生好感,更樂于接受從游戲中學到的數學知識。游戲化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充滿樂趣和參與性,帶來新鮮感,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同時也需要注意的是,游戲化教學模式在應用時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脫離教育的本質,不能偏離數學知識的主題,在游戲選擇時應注意游戲的可操作性和應用性。
2小學數學課堂的游戲化教學實施策略
2.1結合日常生活,合理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數學的學習能夠變成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具有形象性、直觀性,那么學生會更容易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比如,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這一課時,需要鍛煉學生口算乘法的能力,老師可以在班級布置一個“模擬商店”,由學生分別扮演超市售貨員、收銀員和顧客,各種商品進行明碼標價,比如一個筆記本的價格為3.5元,那么購買5個筆記本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通過實際的交易活動,付錢、找錢的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多位數乘法運算和加減法運算的綜合能力,并且從中感受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和魅力,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2注重老師和學生的全體參與
老師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應當努力做到讓班級的全體成員參與進來,做到游戲活動的全面覆蓋。如果有一些性格內向或者不合群的學生不能參與,會降低整個活動的積極性,產生消極的作用,久而久之,學生的心理和成績就會產生差異,不利于全班學生的共同進步和成長,降低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時、分、秒”這一節(jié)課時,可以組織一次接力賽,比賽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每一組有3-4名同學,各組通過秒表記錄下每個成員的跑步用時和整個小組的比賽用時,通過在游戲中的實際應用,來學習時間的表達和換算,同時老師應積極參與到比賽中來,比如當一個公正的裁判,或者作為某一小組的成員參加到比賽中來,都會大大提高學生的比賽興趣,激勵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游戲中來,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來,寓教于樂,同時增強整個班級的凝聚力。
2.3注重游戲設計的連貫性
游戲設計也是一個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過程,應注意游戲的方式應當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邏輯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發(fā)展過程,讓學生的認知隨著游戲的發(fā)展而逐層深入,層層展開,有理有據,不產生跳躍式的思維。
比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先來認識正方形、長方形,比如由老師布置作業(yè),讓學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屬于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物體,帶到課堂中來,和其他學生一起辨別;然后讓每個學生都準備好剪刀、卡紙,自己動手制作出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看看誰做的又快又好;最后,讓每個同學跟同桌互為一組,然后一個人蒙上眼睛,另一個人通過用手摸索,來猜測圖形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通過手的感知和腦的思考,來認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并進行比較,形成直觀的印象和理性的判斷。這樣,學生通過“認識、制作、思考、辨別”幾個游戲步驟,就能夠更加牢固的掌握這一節(jié)的知識,并且使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
3總結展望
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與小學數學課堂相結合,能夠讓數學課堂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減少繁重的作業(yè)量,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且符合小學生生性活潑,愛玩愛游戲的特點,能夠讓學生愛上數學,愛上學習,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健康成長,值得數學老師深入的學習研究并在課堂上廣泛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麗君.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游戲教學[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01).
[2] 謝平.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游戲的策劃與實踐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6.
[3] 周琦.用游戲激活數學課堂―淺談小學數學“游戲活動”的設計和研究[J].學子(理論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