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磊 周榮
摘要:高校擴招迫使英語大班教學,這嚴重違背了教育生態(tài)學的適度原則。其中教學規(guī)模失衡、教學方法失當是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何合理組織師資,優(yōu)化利用有限資源,在各高?,F(xiàn)有條件下尋求突破,培養(yǎng)復合型外語人才是設立“英語尖刀班”項目的初衷。文章以生態(tài)化教學體系為框架,簡要介紹以哈爾濱理工大學為實驗基地開展的“英語尖刀班”項目的教學嘗試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關鍵詞: 英語尖刀班;生態(tài)化教學體系;理工科院校
一、 英語尖刀班構建宗旨及教學模式
(一)英語尖刀班構建宗旨
培養(yǎng)學員具備較強的英語輸出能力是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向復合技術型大學轉型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最新要求。哈爾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組建“英語尖刀班”,匯聚學院精英中、外教師資,以“素養(yǎng)、視野、思辨”為構建宗旨,緊緊圍繞“輸出能力”這一核心教學理念,通過對精英生源的層層選拔及悉心培養(yǎng),逐步實現(xiàn)理工科院校培養(yǎng)復合型外語人才的目標,并逐步將試點推廣為服務于全校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英語尖刀班在探索新型外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并努力為外國語學院一線教師提供更為廣闊的交流平臺。尖刀班的構建,正是廣大一線教師借此進行切磋、共同進步的契機;同時,英語尖刀班也為廣大一線教師進行更為深入的教學理論探尋提供了分析樣本和比對數(shù)據(jù)。
(二) 英語尖刀班教學模式 :一體兩翼、分層整合
英語尖刀班基于“輸出驅動”理論體系,以英語輸出能力為驅動,以實際應用為目標。課程實施導師制,跨度三個學期。線下采取講座式教學;線上師生利用“YY教育平臺”進行零距離溝通答疑,線上線下混合輔助式教學,構建打造“一體兩翼、分層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英語尖刀班是單項英語愛好者的團體行動,班級在配備了優(yōu)質師資的同時享有多元立體化配套資源傾斜。尖刀班項目團隊為學員制定個性化學習規(guī)劃方案,引入各專業(yè)科普知識及科普英語詞匯,擴大學員英語賽事參與面,提升英語賽事的獲獎級別,增強學員市場競爭力,促進就業(yè)率、考研率以及國外研究生就讀率,全力打造英語學習精品班級。
二、英語尖刀班長期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一) 英語尖刀班長期目標
培養(yǎng)學員具備較強的英語輸出能力,逐步實現(xiàn)培養(yǎng)地方理工科院校復合型外語人才是英語尖刀班預期達到的長線目標。
狹義的目標達成將最為直接地反饋為“三高”數(shù)據(jù),即學員的四、六級通過率高、本科畢業(yè)之后的就業(yè)率高、國內、外研究生就讀率高。
英語尖刀班標準課程配置為三個學期,經(jīng)過三個學期以英語輸出能力為導向的科學謀劃、認真指導,英語尖刀班學員預期一次性四級通過率達到70%。
另一方面,英語尖刀班重視培養(yǎng)實際交際能力,鼓勵并指導尖刀班學員參加國內外大型賽事及實習項目,其中賽事參與率為100%。高水平賽事優(yōu)異成績的取得,也必將為尖刀班學員在日后就業(yè)、申請國內外深造等過程中添加獲勝的籌碼。
(二) 英語尖刀班階段性目標
英語尖刀班在課程設置上充分考慮到不同階段學員的不同需求以及英語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應遵循的循序漸進性等原則,因此整個課程分解成三個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學習階段,每個學段均設置了各自既定的階段性目標。
1.第一個學段。
考慮到尖刀班學員均為大學一年級新生,第一個學段的課程設置以“英語學習方法論”和“賽事培訓”為主線,目標實為“授人以漁”。
首先,項目組師資團隊以聽、說、讀、寫四個語言基本技能為出發(fā)點,不遺余力地對學員進行分項指導,預期在第一學段結束之際,學員的語言功底更為扎實,為后續(xù)螺旋遞進式人才培養(yǎng)奠定基礎。第一學期結束時,尖刀班學員的一次性四級通過率預計達到70%。
其次,賽事培訓課程的開設為尖刀班學員開啟更為廣闊的一扇大門。第一學段內,尖刀班學員以觀摩賽事、點評賽事、學習賽事技巧為主要任務,厚積薄發(fā),為第二、三學段參與賽事積蓄能力與經(jīng)驗。
2.第二個學段。
第二個學段開始,尖刀班項目團隊開始有計劃地引導并指導學員參加國內、外高水平賽事。通過參加國內、外各類賽事以及參與哈洽會翻譯等實習項目,開拓學員的視野、見識,培養(yǎng)學員與世界接軌的意識與能力,收獲參與的成就感與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的友誼,逐步成長為哈爾濱理工大學英語類獲獎級別最高,參與次數(shù)最多的一批理工科畢業(yè)生。
3.第三個學段。
第三個學段開始,學員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會逐漸明朗,針對學員的不同選擇,項目組教師團隊會有針對性地開設出國培訓類課程,如TOEFL、IELTS;考研課程以及職場英語類課程,如劍橋商務英語BEC和托業(yè)TOEIC。
此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為:學員以興趣和實際發(fā)展方向為導向,選擇適當?shù)恼n程并在相應領域取得一定成績,為未來的長線發(fā)展優(yōu)先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英語尖刀班精英師資及多元立體化課程配置
(一) 精英師資配置
英語尖刀班最大限度地調配整合優(yōu)質師資資源,選拔英語教學經(jīng)驗豐富、創(chuàng)新能力強、團隊合作意識濃厚的老、中、青三代教師組成英語尖刀班師資團隊,其成員發(fā)揮各自所長,彼此通力協(xié)作,相輔相成,多元、開放性地為學員提供優(yōu)質指導。當前10人教師團隊包括教授、副教授5人、講師5人且均具備海外留學背景。
此外,英語尖刀班配置專任外籍教師一名,負責解答學員學習過程中的疑問,以及定期在英語角等活動現(xiàn)場為學員做英語國家概況講解。
(二)多元立體化課程配置
英語尖刀班從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開始授課,課程延續(xù)長度為三學期,每學期11周課程,其中前10周為授課周,第11周為機動周,用以補充教學內容或者學期測評。以第一、二學期為例,課程安排如下:
第一學期10周課程設置:課程導入—— 英語學習方法論——語篇閱讀——漢英翻譯導論——英語賽事培訓A ——英語賽事培訓—— 寫作、詩歌賞析——新聞聽力技巧—— 外語資源庫—— 詞匯學導論。
第二學期10周課程設置:寒假作業(yè)匯報——The Road to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 六級閱讀 ——The Bible Story and the Renaissance Paintings—— Guidelines for Public Speaking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Movie Forrest Gump —— 六級詞匯 —— CET-6 寫作—— 英漢比較研究。
四、 英語尖刀班評價監(jiān)控體系
(一) 英語尖刀班實施“班主任制”和“導師制”
英語尖刀班推選項目組成員之一作為尖刀班的班主任,負責協(xié)調并推進英語尖刀班學員的日常制度管理工作,同時溝通協(xié)調項目團隊其他成員,促進諸事務的落實。
此外,尖刀班實行“導師制”,學員按興趣及預計未來發(fā)展方向分成若干個興趣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由1~2名項目組成員教師領隊,在三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既可以為學員提供目標靶向性更強的專業(yè)指導,又可以隨時監(jiān)控、測評學員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反撥調整可行性更強的教學方向。
(二)英語尖刀班項目組與學員立體交叉溝通平臺
英語尖刀班項目團隊搭建了多維立體化溝通平臺,既隨時發(fā)布、更新最新學習資料,又通過平臺與學員保持密切聯(lián)系,關注學員學習動態(tài),使得階段性測評與監(jiān)控的可操作性、可執(zhí)行性大幅度增強。
五、 英語尖刀班配套措施及階段性取得成果
(一) 配套措施
一方面,尖刀班項目成員在學?,F(xiàn)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利用各自非工作時間,義務志愿為英語尖刀班的學員進行教學、輔導等工作。另一方面,項目組成員也一直在積極努力,協(xié)作探尋進一步將英語尖刀班可利用資源最大化的契機,目前已配備的配套措施包括:英語學習網(wǎng)絡資源庫、泛雅spoc平臺、專用教室、外教助力、為學生購置英文原版圖書等。
(二)階段性成果
“英語尖刀班”以哈爾濱理工大學南區(qū)作為試點基地,目前改革初見成效,通過數(shù)據(jù)比對,學生對課程體系的滿意程度、學生自主學習的提升度明顯高于普通班對照組;學生參加各級英語賽事與社會實踐的比例同期高于對照組;尖刀班學員參加2016年12月CET-4考試,一次性通過率100%,同時報名參加了口語考試的學生,也都取得了B以上的好成績。
“英語尖刀班”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學生和教師實現(xiàn)了無障礙溝通;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課前根據(jù)線上課程做好充足準備,每次課上都有備而來,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線上的自主學習及線下教師和學生的協(xié)同配合,學生對某一話題的理解更為深入,提高了綜合文化素養(yǎng)和思辨能力,為未來與國際接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妍.創(chuàng)新班大學英語“生態(tài)化”教學模式研究述評 [J]. 讀與寫雜志, 2015,(7).
[2] 張立新.高等院校大學英語生態(tài)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J]. 雞西大學學報,2015,(2).
編輯/岳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