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摘要】中職學生不同于普通的中學生,他們大多數是應試教育下的淘汰者,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偏低。而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學好語文對中職學生的成長及提升其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為了響應國家的教育改革號召,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中職教師就必須轉變教學理念,要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不被時代拋棄的有用之材。
【關鍵詞】中職語文;新課改;教學改革;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中職學校學生的語文根基普遍弱于普通的高中生,有的學生最基本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不如一個小學生,再加上缺乏語文學習的興趣,甚至有的學生覺得學習語文就是在浪費時間,他們只想在學校學習一門技術,然后盡早步入社會。同時,好多中職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學生絲毫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進行教育改革,筆者針對中職語文的教學改革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一、將單科教學轉變?yōu)槎嗫平Y合教學
中職的教學目的與普通高中的教學目的不同,中職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讓學生能有一技之長,不會被時代發(fā)展的洪流所淘汰。為此,語文教學可以試著將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模式轉變?yōu)樾滦偷募寄芙虒W模式,將傳統(tǒng)的單科教學模式轉變?yōu)樾滦偷亩嗫平Y合教學模式,將文化課與專業(yè)技能課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文化課能更好地滿足專業(yè)技能課的需要。
語文課是所有學科中最重要的學科,它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對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有重要的意義。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大多數是為考試而服務的,考試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不僅違背了教學的初衷,還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然中職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那么中職教師就應該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上,將文化課作為技能學習的工具。例如各種機械制造專業(yè),專業(yè)書教材上會有很多的專業(yè)名詞及文字注解,如果語文基礎太差,學生光理解文字都覺得困難,更別提深入地學習了。還有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在學習編程時會見到很多的專業(yè)術語,同時也需要將一些文字材料應用到程序當中,這些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字基礎是做不到的。即使不學編程,普通的電腦文字編輯,也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文字基礎。為此,中職學校為了學生以后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就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文化課教育,尤其是語文的教育,讓語文教學穿插在專業(yè)技能教學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教學的目的不只是讓學生考一個不錯的成績,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創(chuàng)造力。
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都是教師依照教材內容,按照自己一貫的風格進行教學,內容枯燥、形式單一,不僅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想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課堂上開展辯論賽、詩詞演講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學習中體驗語文的魅力,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教師要適當地放低姿態(tài),多與學生溝通交流,這不僅可以加深師生的感情,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教師的親切感,進而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三、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說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學生的思維往往被教師牽著走,這就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也影響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為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對于同一個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它,對與自己不同的問題答案要敢于提出質疑,將學生的思維從傳統(tǒng)教學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比如在學習《在困境中更要發(fā)憤求進》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分別回答自己的讀后感,以此來引發(fā)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然后對于同學間不同的答案,可以讓學生之間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語文的應用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
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學校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一展才華的機會。比如,學校每年組織技能大賽、作文競賽、書法大賽、百科知識競賽,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可以讓學生在各種比賽中不斷提高語文素養(yǎng)。同時,也可以增強某些學生的學習自信,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將來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結語
總之,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會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讓中職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中職語文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成為有道德、有理想、有技能的全能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法強.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發(fā)言積極性的探討[J].才智,2018(7).
[2]王帆.中職語文教學也應與“職”俱進[J].華夏教師,2017(11).
[3]萬曉媛.談中職語文教學內容及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才智,2017(29).
[4]馮春香.中職語文教學生活化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41).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