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利
摘 要:實踐出真知。教學實踐告訴教師,要打造高質量的小學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需要立足課堂。為此,從設定科學目標、引領學生發(fā)展和教學策略的選擇等三個視角對此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實效;提高策略
提高課堂的實效一直是我們一線教師的不懈追尋。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秉持先進的教學理念,選擇靈動的教學方法,搭建互動的學習平臺,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fā)起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下面,筆者就結合小學語文課堂,具體談談如何靈動演繹課堂,提高課堂實效性。
一、恰切設定目標,讓教學有方向
要提高教學質量,離不開創(chuàng)新。當然,實際教學中,我們不能為了創(chuàng)新而去一味求新,從而拋棄了我們常規(guī)教學當中的那些好的做法。筆者認為,教學中有一些環(huán)節(jié)、內容還需要我們扎扎實實地給做實、做好、做充分。我們都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個目標。開展教學活動也是如此,我們要巧妙進行教學,實現(xiàn)教學的藝術化,實現(xiàn)教學的智慧化,沒有高質量的目標設計,一切都是空談。
要設計高質量的教學目標,關鍵要做到恰切。每節(jié)課都要設定合理、明確的目標。要想做到這兩點,就需要我們真正深入到文本之中,對其進行認真的研判;同時,我們要仔細研究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特別是身心狀態(tài)。只有解讀透了文本,把握住了學生,才能讓自己設定的目標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最終才能讓學生得到發(fā)展。
比如,教學《誰的本領大》這篇課文,在備課環(huán)節(jié),筆者先確定一個總目標,然后設計了幾個分目標。筆者設計的總目標為: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己,看待他人。為實現(xiàn)這個總目標,筆者設定的分目標為:(1)指導自讀。主要是聯(lián)系生活,引導學生圍繞課題展開閱讀。(2)角色朗讀。要求學生讀出語氣,處理好表情,力求表現(xiàn)出相關人物的個性特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力求讓每一位學生真正領悟到文章的含義,最終實現(xiàn)內涵上的拓展。(3)開展實踐。這主要是考慮到這篇文章的情節(jié)生動這一特點而設定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學實踐中,筆者是采取讓學生編寫課本劇的方式來開展的。這樣做,可以讓學生適當?shù)卣归_想象,拓展課文的情節(jié)和對話,課堂教學最后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所以,這里筆者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要想打造高質量的課堂,精心設定教學目標甚為關鍵。
二、圍繞學生發(fā)展,讓教學有重心
要想打造高效的課堂,需要點燃學生的熱情,讓每一位學生的小宇宙都能夠得到爆發(fā)。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最為關鍵的是,我們教師一定不要再抱著分數(shù)不放,因為,這樣會讓教師動不動又會拿起機械單一、強講硬灌的手段來。我們知道,這樣的手段在短時間內可以快速地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獲得較高的分數(shù)。但是,我們更應該明白,這種簡單的手段如果長期采用,就會不可避免地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磨平學生的個性,讓原本個性鮮明的學生高度趨同。倘若這種情況出現(xiàn),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教育的悲哀。這一點如果發(fā)生在小學生身上,則會顯得更加不幸。
為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多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個性得以舒展。在教學實踐當中,筆者多是創(chuàng)設靈動的課堂情境來實現(xiàn)這一愿景的。教學《臺灣的蝴蝶谷》這一課,筆者就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營造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課堂氛圍。首先,筆者向學生呈現(xiàn)本人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這一課件融合了動人的朗讀和唯美的畫面,這就激起了學生美的感受。接著,筆者又引導學生對這篇課文的語言進行品評、欣賞。最后,讓學生憑著自己的感覺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邊讀邊想,對課文所描寫的蝴蝶谷的迷人景象進行充分的感悟。顯然,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自然走進課文所描寫的場景之中。特別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品味,更是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需求。這樣的課堂,就顯得生動而又自由。
三、以讀為突破口,讓教學有策略
我們都知道,“讀”對于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在“讀”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更充分、更集中地展示自己。這樣,通過讀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悟性,提升學生的感知力。為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那么,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讀”收到實效呢?
第一,讀就要讀充分。這就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為此,我們不能求快,不能蜻蜓點水。因為只有學生讀充分了,他們才能融入課文,體味到閱讀對象的獨特內涵。比如,教學《木蘭從軍》這篇課文,筆者認為要想達到對學生的情感熏陶,讓他們思維能力得以提升,最好安排3課時。
第二,讀就要快樂讀。要學生讀,就要讓學生拿出真正的狀態(tài)。為此,我們不要設定太多的限制,要多給學生自由。這樣,學生才有可能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創(chuàng)見。而閱讀只有讀到這種程度上,學生才能品嘗到讀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綜上所述,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們不能操之過急,妄想短時間就能收到成效。這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扎扎實實去做。為此,我們一定要充分考慮各種影響教學的因素,以課堂為立足點、主陣地,真正做到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fā),采取針對性的課堂策略。
參考文獻:
[1]李傳庚.支持兒童“創(chuàng)造的學習”[J].江蘇教育,2018(2):1.
[2]蘇蓉蓉.不忘初心讓優(yōu)秀得以發(fā)生[J].江蘇教育,2018(6):65.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