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瑞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學的出現(xiàn),以及素質(zhì)教學的不斷深入,當今的教育部門對高中生也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中,教育部門不再過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如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中。在高中教學中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緩解學業(yè)壓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诖?,本文將對如何在高中開展音樂教學設計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設計;設計問題;設計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198-01
前言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開展音樂教學設計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zhì)量。音樂教學設計會對教師的教學任務完成度造成直接的影響。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不斷深入的當今時代,教育部門對于高中音樂教師的教學設計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當今的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一定的樂理知識,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音樂思維意識以及知識運用能力。
1.當前高中音樂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設計要素不全。通過調(diào)查分析顯示,在當今的高中音樂教學設計中,多數(shù)教師都會忽略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分析以及設計,甚至部分教師會沿用傳統(tǒng)的教案設計模式進行教學設計,使得教學要素出現(xiàn)缺失的問題,進而使得整體的教學質(zhì)量無法提升。
1.2 教學設計與教案混淆。在當今的高中音樂教學中,由于部分教師深受傳統(tǒng)接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其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無法區(qū)分設計與教案之間的差別,產(chǎn)生混淆的狀態(tài),進而無法設計出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目標,進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影響[1]。
2.針對高中音樂教學設計問題所提出的應對措施
2.1 教學設計要素不全面以及教案混淆的應對措施。首先,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設計理念以及教學設計手段,并合理地運用當前的教學設計格式開展設計工作。通過調(diào)查分析顯示,在當前的高中音樂教學設計范圍中,有一套較為常用的設計格式,其中教師不僅要對教學題材以及教學內(nèi)容進行設計,同時也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學重點難點進行一定程度的設計以及思考。此外,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教師需要理清教學設計與教案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包括教案設計,教案設計是教學設計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對教學設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2 對學生進行分析。首先,在對學生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分析的重點,也就是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以及其所擅長的音樂風格進行簡單的分析,進而能夠設計出合理的教學計劃。其次,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差異進行分析。不同的學生之間所掌握的音樂能力也會有所不同,倘若教師使用統(tǒng)一的教學計劃開展教學,就會使得部分學生無法跟上大家的步伐,產(chǎn)生掉隊的情況。因此,在實際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個性化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的學習優(yōu)勢,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2]。
2.3 對教學目標進行分析。在高中教學中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自身的音樂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繁忙的課業(yè)生活中獲取短暫的休息,促進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比如,當教師在開展鑒賞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針對于教學目標來說,教師不僅要考慮到音樂的速旋律以及調(diào)適等基礎知識的設計,同時也要注重鑒賞模式、創(chuàng)作模式以及演奏模式上的設計,使得學生能夠了解到一定的音樂風格知識以及形式知識,加大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理解,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
2.4 對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進行分析。首先,所謂教學重點指的是,教師需要對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標準進行分析,站在學科知識的角度設計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而教學難點指的是,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能力進行分析,針對學生的學習水平設計出的教學內(nèi)容。一般來說,教學重點具有一定的客觀性,而教學難點具有較高的客觀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就需要進行彈性設計,提升整體的教學質(zhì)量。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民族歌曲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將歌曲語言設計為教學重點,將學生的音律理解設計為教學難點,以此實施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提升。
2.5 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設計。在對音樂教學過程進行設計時,教師需要明確整體的設計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學生以及教師的活動內(nèi)容以及教學時間的分配。
首先,教學內(nèi)容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引入階段、講解階段、鞏固階段以及作業(yè)階段[3]。在引入階段中,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手法進行引入,一般情況下,2-3分鐘最為合適。講解階段是整體教學中的重點階段,教師需要為其設計大量的教學時間,一般來說30-38分鐘最為合適。在剩下的時間內(nèi),教師可以進行鞏固階段以及作業(yè)的布置,幫助學生加深知識記憶,提升學習質(zhì)量。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高中音樂教學設計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比如教學要素不全面、教學設計不準確,教學內(nèi)容不明確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加大重視程度,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教學現(xiàn)狀進行實時分析,明確教學對策,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感知能力,提升整體的音樂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的綜合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陸靜康.中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教學策略[J].山西師范大學學院出版社,2013,03(11):15-16.
[2] 王佩瑤.淺談高中音樂教學中設計教案的撰寫[J].高中音樂教學指導分析,2014,04(12):15-17.
[3] 馬俊彥.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目標設計的問題與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05(1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