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利
摘 要:有效課堂的構建并不是說說而已,它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具有一定的優(yōu)點,但在構建過程中也需要邁過重重困難。受應試教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存在許多問題,包括教師教學方法不到位、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知識傳輸與知識接受不匹配等,都表現(xiàn)為最終的一點,就是課堂的“低效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構建有效教學課堂,關鍵要從解決低效課堂問題入手,這樣才能夠有重點的逐個擊破問題,才能夠掃清有效課堂構建路上的“絆腳石”。
關鍵詞:新形勢;小學數學;有效教學
打造和諧、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可以說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夢想和追求,也是每一位教師為之努力的教學時間的出發(fā)點。但在實踐中教師們也能夠發(fā)現(xiàn),目前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課堂的構建并不順利,存在諸多問題尚待解決。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拿起新形勢下教學新理念、新方法作為有效教學課堂構建的新武器,讓小學數學的教學實效性得以提升。
一、小學數學低效教學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之所以會出現(xiàn)“低效”教學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兩大方面。
1.教學與學生脫節(jié)
教師的教學活動從學生處罰,為學生服務。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錯誤的將自己當成課堂的“主角”,忽略了學生的主觀感受和學習體驗。在教學時過分強調灌輸式教學,讓學生在被動參與知識學習下學習的積極性逐漸降低。一些學生提起數學教師會產生討厭和回避心理,是因為教師給學生施加了過分的壓力,并且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頗為疏遠,這樣師生之間無法形成有效的對接,從而導致數學課堂缺乏學生配合,效率低下。
2.教學與生活脫節(jié)
很多學生及時掌握數學知識也是“紙上談兵”,不能夠真正的“學以致用”。關鍵就在于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過分側重課本教材,忽略了其和生活的關聯(lián)點,導致學生的數學思維被束縛,數學意識僵硬,所以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才“居低不上”。
二、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課堂構建對策
針對上述總結問題,新形勢下數學教師構建有效教學課堂的關鍵出發(fā)點有三點:
1.密切師生關系,學生本位開展活動
可以說,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構建有效教學課堂的基礎。教師要想讓課堂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首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能夠在課堂上積極主動思考、勇敢樂觀發(fā)言,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下,教師的教學活動才會更加順利的進行。當然,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有很多方面。
(1)及時和學生溝通交流:數學教師在課上要及時和學生進行眼神、語言、心理上的溝通和交流,確保知識切實的傳遞給學生并為學生所接受。在課下,教師成為學生的伙伴,及時的和學生分享生活中的趣事,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接納數學教師。
(2)尊重學生看法和數學思維: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知識思考點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現(xiàn)出來,不要局限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數學趣味性
新形勢下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出現(xiàn),這無疑是數學教師構建有效教學課堂的一大“利器”,所以教師必須結合自身的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合理選取與應用,從而激發(fā)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被吸引的同時投入其中。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都十分契合當下有效教學課堂的構建需求,筆者以其中兩個教學方法為例:
(1)小組合作教學法:為了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提升。筆者將學生們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方式劃分為了不同的小組,同時精心為學生設計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們根據教師所提供的問題進行知識的合作解決,以在高參與下高效率掌握有關知識。
如在學習“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識學習時,筆者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觀察,掌握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學生們在觀察與溝通中,很快就掌握了長方形兩個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知識重點,教師加以總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進一步提升。
(2)游戲教學法:針對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烈的特點,筆者適當的會采取游戲教學法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結合知識來創(chuàng)設有關的小游戲,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的被調動,參與性也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得到大大的提升。
如在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時,筆者根據學生們的小組采取計時比賽游戲,輸了的小組要接受贏了的小組所提出的表演懲罰。在勝負欲和緊張刺激的環(huán)境下,學生們都認真的參與口算活動,課堂氣氛融洽、輕松,學生的口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教學聯(lián)系生活,確保學生學以致用
數學知識并不是與生活相獨立而存在的,可以死活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并且也將應用于生活實際。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要盡可能的將教學和生活相對接,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擺脫過去分值化教學的影響,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無論從數學教學的語言上、內容上都要盡可能的與生活相對接,要積極地尋找生活中有關的數學素材,并且將其轉移到數學課堂上,讓學生能夠真正的認識到生活中的數學,并且在養(yǎng)成數學思維意識的基礎上運用數學知識來積極的解決生活問題,從而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最終目的,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的基礎上讓數學教學更有效。
結束語
有效課堂之于無效課堂的差別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輸入與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否匹配。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數學知識,并且愛上數學學習,教師就必須積極地解決當下小學數學低效課堂存在的問題,讓有效課堂的構建更順利,從而提升當下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何林林.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18(10)
[2]費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18(10)
[3]盧夙,主動預習,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先鋒”[J].考試周刊.2018(82)
(作者單位:重慶市云陽縣青龍街道復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