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香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領域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手段也在不斷進步,日新月異,微課作為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新型教學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陳舊的教學模式,使當今教育模式更具時代氣息,與現(xiàn)實生活相接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并學有所獲。本文通過實際教學,探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語文教學;實際應用
在新課改的時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全面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推進語文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成為當今教育界越來越重要的話題。微課教學在教育事業(yè)的探索道路中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微課教學模式可以利用音樂、圖片、視頻等素材融合的方式促成語文教學課堂的創(chuàng)新手段,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微課教學的含義及特點
(1)微課教學的含義
所謂微課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具體教學內(nèi)容錄制5-8分鐘的視頻或制作一套PPT,以此作為載體,圍繞課程內(nèi)容的難點、重點進行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2)微課教學的特點
微課教學的特點在于時間短、內(nèi)容豐富且生動。首先,它是圍繞課程內(nèi)容某一重點進行教學,更具有主體性和針對性。其次,微課教學的展現(xiàn)形式以視頻為主,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樣化的圖片、文字、音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意識得到集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二、微課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語句優(yōu)美、感情豐富的經(jīng)典篇章,但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智尚不成熟,理解能力不到位,無法完全理解這些文章所描繪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要傳達的情感,因此在對文章學習中受到一定阻力,從而降低學生學習效果,微課教學的應用恰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微課教學的引入可以使文章內(nèi)容更加直觀生動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例如教師在講授《綠色的竹樓》一文時,文章描繪的是建筑在西雙版納的竹樓,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學,向學生展示由粗大的綠色柱子支撐著,懸空著的竹樓,樓下用來養(yǎng)牛喂豬,不需要過多時間的講解就可以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竹樓的外觀特點,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視覺沖擊,從而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想要了解傣族人生活習慣的興趣,使其更加深入的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中來,也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便利和支持,因此教師要學會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適當提高微課教學的使用頻率,力求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設計科學系統(tǒng)的微課教學課件,從而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師自身工作效率,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幫助學生準確把握中心思想
有不少同學反映,在將一篇文章從頭到尾讀完以后卻不能理解把握文章主要想表達什么意思,不容易理解文章主旨,而微課教學同樣可以解決這類問題。通過微課教學可以將課文內(nèi)容用直觀的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感知文章內(nèi)容,從而使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講授《豐收的畫》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結合歡快的音樂展現(xiàn)出黃金的稻穗、紅紅的高粱、朵朵棉花一般的白云、如紫色瑪瑙一般的葡萄……農(nóng)民伯伯在地里辛勤澆灌的畫面,一片豐收的景象盡收眼底。在畫面展示結束后,讓學生講講都感受到了什么,從而引進文章內(nèi)容,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畫面體驗中感受到文章主旨:我們要體恤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深刻銘記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珍惜糧食不浪費。
(三)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
我們都知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在成績中所占比重很大,而閱讀和寫作也是很多小學生比較困擾的問題,大部分學生由于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會,平時課外閱讀量不足,語文基礎知識薄弱,腦子里沒有足夠的素材積累,導致學生在寫作練習時,寫出來的文章內(nèi)容平淡無味,沒有真情實感,使本該內(nèi)容鮮活的作文失去了顏色,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甚至產(chǎn)生抵觸心理,那么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這時微課教學就派上了用場,通過微課教學將學生的閱讀寫作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利用微課教學真實性和直觀性這兩個突出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對語文閱讀和寫作的興趣。例如以“關愛”為主題寫一篇作文,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播放一則公益廣告音頻“先是輕松歡快的音樂,老太太開心的說來,女兒,試試媽媽給你織的新衣服;今天天氣不錯,走,陪媽媽散散步;女兒,今天媽媽給你燉排骨怎么樣,繼而轉換成低沉的音樂,說:女兒,媽媽今天身體不舒服,你自己吃點狗糧吧”,通過這則公益廣告,引申出關愛空巢老人的話題,喚起學生內(nèi)心深處柔軟的感情,激發(fā)學生的真實情感,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寫作練習當中去。
(四)應用于教研交流
傳統(tǒng)的語文教研形式主要是通過舉辦公開課、說課、集體備課等形式開展教學研究討論,雖然效果顯著,但前期準備需要非常精心的策劃安排,將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甚至有時開展的教學研究交流會只是流于形式。而通過微課教學開展教學研究,可以借助已經(jīng)制作好的微課,向教師展示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需要現(xiàn)場播放的短短幾分鐘時間,就可以將相對完整的教學過程呈現(xiàn)在教師面前。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研究的形式來說,微課教學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不僅可以組織教師進行現(xiàn)場展示,還能以網(wǎng)絡作為媒介傳播,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推動教研工作的有效進行。
(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如何充分發(fā)揮在語文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首先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參與到教學的進程中來。自主學習是鍛煉學生智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認識,從而加深學生對課程內(nèi)容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前預習課程內(nèi)容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為學生提供相關資料,使學生了解文章背景或作者的生平介紹、資料信息等,讓學生通過這些初步感知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寫作心態(tài);根據(jù)微課教學中提出的初讀文章內(nèi)容,預習課文的要求,讓學生首先讀準文章字詞,讀通長句難句,遇到不明白的字詞可以查閱詞典或者觀看微課教學視頻了解詞匯意思;教師在微課教學中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次通讀文章,歸納總結每段課文的大概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對文章段落進行劃分,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借助微課教學使預習任務層層遞進,讓學生在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解決遇到的問題,逐步感受文章的主題思想,通過這樣的過程,讓小學生學習如何主動獲取信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分析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三、結束語
由上述實踐看來,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微課教學在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文章內(nèi)容、準確體會文章中心思想、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開展教師教學研究交流工作以及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都發(fā)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對微課教學提起高度重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及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自己進行教學活動,借助豐富直觀的微課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切身體會到我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讓學生做語文學習的主人,進而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促進我國語文教育教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繆彩紅.微課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中),2016,4:176.
[2] 魏其強. 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J]. 考試周刊,2017,58:59-59.
[3] 韋生克.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J].學習導刊,2017,4
(作者單位:湖南省鳳凰縣阿拉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