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翚
摘 要:科學實驗課程是基礎性學科,新課改對教師的授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本著科學精神,在實驗教學中提供有趣的實驗材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結(jié)合學情設計適合的實驗方法;加強師生間和學生間的互動,合理安排實驗小組。
關(guān)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興趣;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8-0063-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科學實驗課程作為基礎性學科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授課方法,調(diào)動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參與科學實驗的積極性,讓學生順利掌握科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一、激發(fā)興趣,提供有趣的實驗材料
在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針對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安排合理的實驗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讓學生更順暢地接受科學知識。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可通過巧妙地選擇有趣的實驗材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授課氛圍。例如,在進行“空氣有重量嗎”一課的實驗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授課目的,通過本次實驗課程,讓學生知道空氣雖然很輕,但有一定的重量,讓學生動手操作進行稱量,了解影響稱量結(jié)果的因素,如何準確稱量。教師要給學生準備實驗材料,給每個小組都準備1根細木條、3根細線、1塊橡皮泥、2個氣球和1份實驗報告、1個空礦泉水瓶、1個托盤。教師可通過謎語引入教學內(nèi)容: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有氣味,對于動物和植物都非常重要,每一秒都離不開它,大家想一想它是什么呢?然后將學生帶入空氣知識的學習和實驗。學生對實驗材料充滿好奇,這時教師要告訴學生實驗步驟,讓學生親自操作這些有趣的材料完成實驗。這樣的授課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抓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多種方法讓學生嘗試操作,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之間的合作能力,從而教師也達到自己的教學任務。
二、根據(jù)學情,設計合適的實驗方法
教師要提升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就要研究給學生設計合適的操作方法,讓學生進行動手實驗。如果教師不能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狀況安排實驗操作,課堂就缺少參與性和趣味性,實驗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例如,在進行“植物的光合作用”這一課的實驗時,教師要通過本次課程的實驗探究,讓學生知道植物的生長不能離開光照,了解植物葉子含有葉綠素,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師首先可提問學生,植物的生長可以離開光照嗎?如果把一盆植物放到地下室它還能存活嗎?那么光照對植物又有什么樣的作用呢?一顆種子從發(fā)芽到茁壯成長不可缺少的就是養(yǎng)料,那么它的養(yǎng)料又從何處來的呢?受實驗條件的限制,帶著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相關(guān)實驗短片,根據(jù)短片給學生講解教學內(nèi)容。然后教師選擇一種簡單適用的實驗方法,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把綠葉放在乙醇中煮,觀察葉子色彩的變化。這樣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親手實驗相結(jié)合,觀察能力得到提高,探究能力得到增強,提升了自身科學素養(yǎng)??梢?,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靈活調(diào)整實驗的方式方法,切實達到教學目標。
三、加強互動,合理安排實驗小組
教師要合理安排學生的合作小組,讓學生之間科學合理地搭配成實驗小組,這也是提高實驗效率和增強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如果忽視實驗小組的安排,就會在實驗中影響學生之間的互助和溝通,不能實現(xiàn)學生共同進步。所以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成績、動手能力、學習興趣乃至個性等因素合理安排合作小組,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在實驗中受益。例如,在進行“認識水和空氣”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水是無色、無味、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液體。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按照強弱搭配的原則給學生分成實驗小組,讓思維活躍、學習主動的學優(yōu)生和一般的學生一起進行實驗,激發(fā)整個小組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展示水的圖片,讓學生認識水,并引導學生說一說水的特點,然后進行實驗,觀察實驗中的水是不是這種情況??勺寣W生把礦泉水倒入燒杯,再倒入量筒,教師鼓勵小組中每個學生都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這樣的小組實驗形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參與科學實驗的積極性,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總之,教師要提高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要善于思考和總結(jié),運用有趣的科學實驗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動手實驗,給學生提供有趣的實驗材料,合理地安排實驗實踐,對于實驗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另外教師需要在實驗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和活動空間,讓他們在主動探索中領(lǐng)會相關(guān)知識,提高動手能力,促進科學思維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靳光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小學科學,2017(12).
[2]歐文龍.小學科學分組實驗課的有效組織與實施[J].吉林教育,2017(16).
[3]王雪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改進策略[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1).
[4]李松玲.淺談農(nóng)村小學如何上好科學實驗課[J].吉林教育,2014(13).
[5]劉婷.創(chuàng)新實驗,優(yōu)化小學科學教學[J].小學科學,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