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要
摘 要: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語文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采取的朗讀教學方法過于陳舊、過于單一,這不僅使學生難以體會到朗讀的樂趣,還會阻礙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此,以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為例,圍繞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進行了如下探究,希望能對教師有效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
一、巧借情境之美,使學生產(chǎn)生直觀的朗讀感受
隨著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學校對教師有效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朗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新朗讀教學方法,優(yōu)化朗讀教學模式,使情境教學法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機融合,從而使學生對朗讀內(nèi)容產(chǎn)生直觀感受,進而提升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诖?,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活動時,應當使情境教學法與朗讀教學進行有效結(jié)合,從而為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插上騰飛的翅膀。
例如,在引導學生對《鯨》這篇課文的有關內(nèi)容進行朗讀時,教師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由于這篇課文的文體是說明文,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沒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形象,也沒有形象逼真的景物描寫,所以,如果教師直接讓學生閱讀這篇課文的話,那么不僅使學生感到朗讀這篇課文是枯燥乏味的,還不利于學生對朗讀內(nèi)容產(chǎn)生直觀的印象。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應當盡量地避免直接帶領學生對朗讀這篇課文,并利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一種形象直觀的情境。首先,教師從網(wǎng)絡上搜集一些與“鯨魚”有關的圖片,并制作成生動的課件;其次,教師通過課件向?qū)W生播放鯨魚的圖片,這不僅可以把枯燥乏味的課文內(nèi)容變得有滋有味,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重點語句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更加直觀的朗讀感受。
二、采用生活化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朗讀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沒有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沒有把新的課標理念融入朗讀教學中。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朗讀熱情的提升,還會降低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此時,教師若能把生活現(xiàn)象引入朗讀教學中,使生活化教學法與朗讀教學有機結(jié)合,那么這不僅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朗讀《魚游到了紙上》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這節(jié)課,我們需要朗讀的課文是《魚游到了紙上》。提到魚,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下面,請同學們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說一說你對魚的認識?!庇械膶W生說:“魚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它是水里的精靈,它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動?!边€有的學生說:“在生活中,我見過各種各樣的魚,每一類魚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以及生活習性?!边@時,教師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對學生說:“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不過老師有一個疑惑:一般而言,我們在生活中所看到的魚兒都是在水中生存,可是,本篇課文的題目是《魚游到了紙上》,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想一想魚兒為什么游到了紙上?”于是,學生開始全神貫注地朗讀課文。由此可見,生活化教學法在朗讀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篇章的熟悉感,還可以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三、采用分角色朗讀法,增強朗讀教學的生動性
傳統(tǒng)的朗讀教學模式使得朗讀教學缺少應有的生動性。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這不僅會使學生對朗讀產(chǎn)生一種厭惡感,還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此時,教師若能使分角色朗讀法與語文朗讀教學相結(jié)合,那么不僅可以增加朗讀教學的生動性,還可以使學生充分地體會到朗讀的樂趣。
例如,在進行《驚弓之鳥》這篇課文的朗讀訓練時,教師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下面,我們進行分角色朗讀,請問哪位同學愿意扮演更羸的角色呢?”于是,很多學生紛紛舉起了手。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積極性、踴躍性以及課堂表現(xiàn)等情況,確定了更羸的扮演者;接下來,教師對學生說:“哪位同學愿意扮演魏王呢?”于是很多學生飛快地舉起了手,教師通過讓這些舉手的學生進行猜謎語的方式,確定了魏王的扮演者。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不管是扮演“更羸”的同學,還是扮演“魏王”的同學,他們都把各自的角色表演得活靈活現(xiàn),把課文對話朗讀得聲情并茂。臺下的“聽眾”可以從他們精彩的朗讀中充分地體會到更羸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等優(yōu)秀品質(zhì)??傊?,分角色朗讀法在語文朗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不僅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物品質(zhì),還可以增加語文朗讀教學的生動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通過巧借情境之美,使學生產(chǎn)生直觀的朗讀感受;采用生活化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采用分角色朗讀法,增加朗讀教學的生動性等方式,對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這不僅使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質(zhì)量躍上一個新的臺階,還使學生的朗讀水平以及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素菊.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42.
[2]樊靜.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朗讀指導的實踐與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