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艷
摘 要 中職教育課程,以服務學生為基本目標,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素質(zhì),以期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為了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近年以來,在德育課程方面,教師的關注度明顯提高。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利于服務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本文中,筆者具體分析生活化教學在中職德育課堂中的重要地位,重點研究開設德育生活化的課堂。
關鍵詞 生活化教學 必要性 策略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17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作為中職教學中非常必要的課程,德育課程的進步需要教師的努力,從而不斷更新、完善德育課程,進而使得在德育教學工作方面的任務加快完成。在這方面,需要教師發(fā)揮對德育教學改革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德育教學知識更能廣泛被學生所接受,進而使得學生學習的效率更高,使學生將課堂學到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凸顯中職德育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1中職德育課生活化課堂構建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大家都知道,對于大部分的學生,德育課程屬于無聊、沒勁的行列,但是在現(xiàn)行教育階段,部分德育教師依舊沿用原有的“滿堂灌”方式,將德育教學理論知識翻過來覆過去地講述,而不是將教學理論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這樣的理論化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熱情,脫離了學生自身,教學效率低下。只有從根源上入手,教師秉持“教學回歸生活”的態(tài)度,才能防止學生厭學心理的產(chǎn)生,改變過去純理論化的教學,豐富教育教學生活,使德育工作真正融入學生生活,這種新型的人性化德育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學習更加容易。
1.2有利于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
希臘學者普羅塔格曾說,“不能把頭腦當成填充東西的容器,而要把它當做需要燃起的火把。”可以通過對當前教育階段在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反思,審視教學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但是,由于教師對理論知識闡述的過度重視,而使學生各方面的需要不被重視,不符合新型教學理念。對于生活化課堂的稿件,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習,在實踐學習中收獲,來促使學生領略生活的風采,掌握德育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對社會實踐的適應水平。
1.3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發(fā)展水平
實行德育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學生各方面的進步,促進學生在中國社會新時期中發(fā)揮建設性作用。為了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生活實踐非常重要,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息息相關。所以,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課堂,對學生的社會學習具有先進的培育作用,有利于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懂得處理生活和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成功融入社會主義建設。
2構建中職德育課生活化課堂的策略
2.1教學案例選擇貼近生活,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眾所周知,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盡管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不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且學習基礎較為薄弱,但是他們對新型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在這個萬象更新的社會,生活化教學具有多種多樣的教學題材。德育教師應當關注社會大事,投入研究生活化課堂的當中,并且將社會上的熱點引入到課堂之中,使課堂具有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對德育課堂的學習情趣。比如,在《哲學與人生》課堂第九課《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一節(jié)課程時,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印象是復雜難懂,覺得這種高深莫測的課程不適合自己的水平。這種固定的思維方式,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對此,筆者對共享單車這一話題展開了調(diào)查研究,引導學生分享生活中共享單車帶來的種種好處,比如共享單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條件。在這次分享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分享了生活中出現(xiàn)的其他共享物品,例如共享汽車、雨傘、充電寶等,在這些方面,學生可謂是津津樂道。隨后,筆者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共享單車是如何產(chǎn)生的?”其實,共享單車是其創(chuàng)始者胡瑋煒一個簡單的想法而出現(xiàn)的,胡瑋煒說,“我只是想做成一個產(chǎn)品,可以使人們在城市里的各個地方都能騎到單車,方便人們的出行。”最后,經(jīng)過激情的溝通討論,學生們得出一個結論,其實創(chuàng)新并不是離我們非常遙遠,創(chuàng)新就在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只要我們對生活保持熱情與信心,投入到生活中來,就可以做一名新型的創(chuàng)新者,也能將創(chuàng)新融入生活。
2.2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孔子老先生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句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币虼?,教師在對學生的德育教學過程中,務必結合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特點的學習情境,不斷調(diào)動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力,使教學更加專業(yè)化。比如,在教學“求職面試技巧”這方面課程時候,筆者選擇設置招聘會的情境模式,讓三名學生作為面試官,五名學生扮演面試求職人員,由其他學生觀察場上學生的表現(xiàn),并進行學習。在模擬面試之后,筆者即刻指導班里學生的學習工作,通過學生點評表演者的表現(xiàn),使學生較為詳細地掌握求職者在面試過程中的技巧,并且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在這個模擬環(huán)節(jié)中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學生在模擬情境中的體驗,其價值遠高于教師的言語傳授。所以,教師進行生活化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在生活化課堂中積極學習,進而充實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學生對德育知識的興趣。
2.3德育實踐活動貼近生活,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德育課程,追溯到根源,其實是社會生活。教師若想使課堂具有激情活力,使學生保持對課堂的熱情,則需要根據(jù)實際生活,與學生進行生活上的溝通,才能取得實際的效果。教師細致地進行教學計劃,可以在實踐中進行教學。比如,筆者就廈門市垃圾分類推廣活動進行周密組織,帶領學生到自己生活的社區(qū)中去,借助問卷調(diào)查、采訪等多種方式,初步得知社區(qū)居民在垃圾分類活動方面的了解和行動情況,且通過小組匯報的方式在班級中進行展示。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調(diào)查中端麗自我表達與溝通能力,也可以潛移默化地向?qū)W生傳遞垃圾分類理念,從而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
2.4改革德育課程,改革德育教學方式,實現(xiàn)德育途徑生活化
當前階段,中職教育過程中,其基本教育方式依然是德育課程。然而,傳統(tǒng)化的教學過程枯燥無味,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互脫離,只是單純的理論化研究,所以教學效率比較低。因而,在德育課改革過程中,教學務必和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教學,使學生對課堂投入更多熱情。同時,也要適當改變教學的方式,盡量采取靈活化措施,采取多種有趣的手段,盡量呈現(xiàn)一個有機課堂,只有學生樂于投入課堂中去,才能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雙方面的互動,使學生占據(jù)主導地位。盡快實現(xiàn)德育課堂改革,才能真正使德育教育走入學生的心中。班主任老師則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尊重并且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時還要照顧特殊的問題學生,實現(xiàn)整個班集體的共同成長。
2.5建立科學、民主的德育評價機制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德育評價方式有兩個。其一,對德育課考試成績進行評價;其二,通過班主任的學期評語、道德素質(zhì)來評價。如果評價的主體比較單一,缺乏民主性,那么則難以產(chǎn)生激勵的作用,且這種主觀性太強的評價方式并不能公平合理。德育評價方面,若無法將評價機制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那么則是不科學、不公正的。因此,務必對德育工作的評價體系進行改革,要重視行動,不用只關注分數(shù),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實現(xiàn)評價客觀,進而激勵學生的學習。
3結語
簡言之,在對中職學生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善于應用生活化教育教學理念,使德育工作與學生生活相結合。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參與學生生活,盡量融入學生實踐中去,給學生在新的旅程中指引方向,推動學生的德育學習過程,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以期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使生活化教學理念發(fā)揮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董志慧.中職德育課程有效作業(yè)之我見[J].新課程,2014(06):157-158.
[2] 陸冬芬.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3] 封銀曼.中職德育課回歸生活的實踐思考[J].教師,2011(28):10-11.
[4] 鄭重.中職德育課程生活化的探索[J].作家,2007(12):213-214.
[5] 俞芳.中職“生活化德育課堂”探討[J].新課程,2014(3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