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珍
摘 要:在小學教育體系中,語文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構(gòu)建“陽光課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問題探究之中,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圍繞小學語文教學,就“陽光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進行簡要的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陽光課堂 構(gòu)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0-0-01
前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構(gòu)建“陽光課堂”實際上就是開展陽光教育。陽光教育,也就是愛智共育的教育,愛是其中的基礎,在人類的倫理關系中,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相互之間的愛,當學生得到尊重以及教師的關愛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更高。此外,智慧是知識,是學生成長與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構(gòu)建“陽光課堂”,開展陽光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一、構(gòu)建“陽光課堂”的主要意義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情懷
在學習語文這一學科時,學生先會產(chǎn)生感性的認識,然后隨著知識的積累以及閱歷的增加,他們才會產(chǎn)生理性的認識。感性是一個人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知過程,是一個人對外部事物進行評價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在這一感性過程中注入陽光,使學生在無論看待什么事物或者現(xiàn)象時,都能夠保持一個陽光的心態(tài)。陽光就意味著積極向上。所以構(gòu)建“陽光課堂”,實際上是讓教師開展陽光教育,要鼓勵學生用正面的、積極的觀點去看待事物。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對學生予以關愛,讓學生感受的尊重,那么人性最和諧的一面就會體現(xiàn)出來。構(gòu)建“陽光課堂”,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有助于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為接下來的語文教學打下基礎【1】。此外,通過構(gòu)建“陽光課堂”,能夠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對他們的情商的發(fā)展以及智商的提升等都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由于在陽光教育中主要是讓學生用一個正面的、積極地視角去看待事物,所以這對學生高尚人格的形成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2.有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
小學語文教材都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發(fā)展特點來進行編訂的,從開始的生字生詞的學習,再到語法句子的學習,最后到文章的教學,都是從易到難逐步提升的,所以教材的編訂對于學生知識構(gòu)建的完善有著重大的意義。語文的學習主要是用來溝通交際的,其知識框架較為復雜,而且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所以包含了大量的古人智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構(gòu)建“陽光課堂”也即是對學生進行欣賞教育,讓學生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學習古人的智慧,例如去欣賞書法藝術、欣賞古詩詞藝術等。通過學習,使學生對中華文化更加的了解,并對中華文化給予發(fā)揚。
二、構(gòu)建“陽光課堂”的主要策略
1.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
新課改指出,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要認清自己輔助者以及引導者的角色地位。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要多關注學生對問題的觀點與看法,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應該是教師或者父母強迫自己學習。換句話說,就是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理念,讓他們由以前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一味的灌輸自己的觀點到學生的腦海之中,這樣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只是教師腦海中的知識,并不會內(nèi)化到學生的腦海之中,教師需要做的是讓學生自主去思考問題,或者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討論。如果學生遇到困難,教師再予以指導【2】。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就會得到激發(fā),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是以一個嚴肅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畏懼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構(gòu)建“陽光課堂”需要教師給學生以關愛,使學生感受到尊重和溫暖,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在愛的包圍下,他們的心理就會更加的健康,他們看待人物以及事物也會更加的陽光。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構(gòu)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當學生遇到學習上或者生活上的困難時,教師也要予以幫助,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這樣一來,學生對教師就會更加的信任與喜歡,進而對語文學習也會更加的熱愛,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影響較大。
3.營造情感文化環(huán)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gòu)建陽光課堂需要教師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要讓學生切身體驗到愛的教育,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文章人物中的情感,進而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內(nèi)在含義。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營造情感文化環(huán)境。如,在《坐進觀天》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閱讀文章,便組織學生進行情境表演,讓學生去圍繞青蛙與小鳥的對話進行模仿。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3】。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就會認識到做人不能夠坐進觀天,而是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學習一些新的知識,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認識世界,取得更好的發(fā)展。那么當學生了解這篇文章的寓意之后,學生就會將其內(nèi)化于自己的行為之中。
4.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教材中的知識點一股腦的灌輸?shù)綄W生的腦海之中。這種教學方式有著一定的弊端,不利于學生思維意識的發(fā)展。為此,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將多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等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要增強課堂的互動交流。這樣一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就會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gòu)建“陽光課堂”實際上就是開展愛知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關愛,還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進行培養(yǎng)。為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需要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營造情感文化環(huán)境。這樣一來,才能夠使情懷教育得以實現(xiàn),才能夠使知識教育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魏薇,史俊.小學語文“陽光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0,02:16-18.
[2]丁瑞芹.談陽光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7,25:32-33.
[3]雒遵恩.如何構(gòu)建陽光而有魅力的小學語文課堂[J].學周刊,2018,0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