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磊
摘 要: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重要的課程,開展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有道德素養(yǎng)與法治精神的優(yōu)質人才。然而從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情來看,由于教學觀念與方式方法較為落后,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在教學質量方面難以有所突破?;诖?,針對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實踐
在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活動開展中,還存在教學理念與方法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以及與學生認知相脫節(jié)等問題,導致德育發(fā)展效果不盡如人意。為了能夠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效,筆者認為可嘗試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通過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去選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一改過去單調乏味的灌輸型課堂。下文便結合筆者的探索與實踐,對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一、利用生活化素材導入新課
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新課導入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也需要教師采取一定的技巧去激發(fā)學生的探知欲望。在過去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對教材序言直接照讀去導入新課,自然難以激起學生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充分把握住初中學生有著強烈好奇心的特點,在新課導入過程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以生活化的問題或素材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起到良好的導入作用[1]。
比如,在講解“友誼與成長同行”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在上課之前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將自己與朋友的合影進行收集,制作成幻燈片在課堂中予以展示,通過搭配應景的背景樂,讓學生去回憶其兒時與朋友相處的快樂時光。這種新課導入的方式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參與性,注意力自然會高度集中,也不再認為道德與法治課程很單調。又如,在講到“隱私權”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先讓學生回憶生活中是否存在他人侵犯自己隱私權的事情,在學生踴躍發(fā)言的氣氛當中,自然而然地導入新課,這樣的教學活動開展才更為高效。
二、利用表演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自制力較差,注意力易出現(xiàn)不集中現(xiàn)象,但他們都有著極強的表現(xiàn)欲望,基于這一點教師便可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行生活情景劇的表演,去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許多內容都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其目的也在于讓學生透過生活案例去獲得啟發(fā),所以教師可結合學生生活去編排情景劇,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去提高教學實效。
比如,在講解“讓友誼之樹常青”相關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交友經(jīng)歷去自編自導情景劇,將我們交友過程中所遇到的常見問題進行演繹,如此一來學生的參與興趣會大大提高,對教材內容也會認真研讀,通過表演所創(chuàng)設的生活化情境,能夠讓許多學生在今后的交友中有所受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熱情。
三、結合生活時事熱點展開教學
通過將生活中的時事熱點與教學相結合,能夠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因此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需有意識地聯(lián)系時事熱點事件[2]。法治教育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法律知識,也能夠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使其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所以,教師在講解到法治相關內容時,可與十九大相聯(lián)系,將十九大報告中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深刻理解中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每個人都需要對自身行為負責,不可逾越法律的界限。又如,在講到“愛在家人間”相關內容時,教師還可列舉網(wǎng)絡上九十多歲老人將百萬拆遷費分給子女之后,卻面臨無人贍養(yǎng)的情況,最終老人不得不將子女告上法庭。通過時事熱點新聞的引入,學生將會對傳統(tǒng)孝道與贍養(yǎng)義務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四、開展生活化課外實踐活動
通過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對書本上所習得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起到鞏固復習的作用,而這也是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效的重要手段[3]。通過生活化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學生懂得如何將這一類知識在生活中學以致用,有效促進學生的社會化。
比如,在教學“消費者權益”相關內容之后,教師便可布置生活化的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在超市買東西時注意商品的生產(chǎn)日期、防偽標志等等,倘若在交易活動中出現(xiàn)侵犯自身權益的行為,便可利用所習得的消費者權益相關知識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在課堂中進行模擬法庭的預演,讓學生對生活中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信心得以加強,其權益保護意識則更為強烈。
綜上所述,為了全面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實效,教師則需要正視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去深化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懂得如何利用道德與法治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面臨的問題,以生活化教學構建起生活與教學的橋梁,培養(yǎng)出更具道德感與法治意識的優(yōu)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愛群.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素材的有效選用[J].考試周刊,2018(3):129-130.
[2]黃慶華.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常見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新課程(下),2017(4):49.
[3]莫素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