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淑珍
摘 要:近幾年,我國各方面發(fā)展都比較迅速,但是仍然有發(fā)展不平衡的情況出現(xiàn),例如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和西部偏遠地區(qū),城市和農村。而人們的經(jīng)濟收入以及教育設施也都受其影響,雖然我國目前出臺許多政策想努力的解決這一問題,但是還會有差距存在。而教育作為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必須要得到重視,無論在什么地方。初中是學生學習承上啟下的一個關鍵時期,而語文又作為最基礎的學科,必須要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尤其在農村,教育基礎設施也沒有很完善,學習的環(huán)境、教師質量等等都比不上城市,就更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教師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從而對中學生進行更好的教育。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文本語言能力;提高
由于農村教育的硬件條件較差,學生接受不了較好的教育,非常容易使學生形成膽小、懦弱的性格特點,學生也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對語言的感受、理解和運用能力比較差,從而學生的整個語文水平得不到提升,長此以往,學生對語文這一學科也會感到困難,學習的興趣就會降低。為了更好的幫助農村學生增強對語言的感受、理解和運用的能力,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不斷引導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更好地感受、理解以及運用文本語言能力。以下四點建議有利于教師提高農村初中生對文本語言能力的感受、理解和運用。
一、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恒積累的過程,要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努力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創(chuàng)建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比如說,教師在教學《魚我所欲也》時,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們普及一下有關孟子的知識,例如孟子的生平,孟子在世時發(fā)生的事情,以及孟子的著作與思想等等,還可以給同學們看一下孟子的圖片,然后再開始課文的學習。像這樣,教師在課前導入有關知識,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增長農村學生的見識,豐富他們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掌握。
二、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語文這一學科中有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學生學習語文不僅是教育的要求,更有利于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包括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學生有了感受、理解的語言能力后,一定要勇敢地表達,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樣才能提高對語言能力的運用,也會提升整體的語文水平。舉個例子,教師在教學《熱愛生命》時,在學習了課文后,可以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看法。這樣既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夠使學生學習到體會到文章當中的一些字詞和寫作手法,例如“一只腳腕子脹得血管直跳,已經(jīng)腫得和膝蓋一樣粗了”,長此以往,學生對語言的感覺就會更加敏銳,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三、用心學習,不斷積累
愛迪生曾說過“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因此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jīng)過后天的努力而得來的,學生學習的過程也同樣是這樣,尤其是語文,要想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就必須不斷積累所學知識,從而充實自己、豐富自己,提高對語言能力的感受、理解和運用。就比如說,教師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時,文章中有許多的對話,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組進行朗讀課文,感受文章語言的語氣、態(tài)度。并且教師也要讓學生們經(jīng)常這樣朗讀課文,可以提高學生對文章語言能力的理解和感受。
四、學以致用,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學生所學書本上的知識都是暫時的,如果學生沒有更好地掌握沒有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那么學到的很快就會忘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學以致用,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可以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就比如說,教師在教學《傅雷家書兩則》時,文章中有一些句子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逐漸地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以及對語言的理解,逐漸地,把積累到的語言運用到自己的談話、寫作當中,這樣才會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學習語文是為學生的將來和現(xiàn)在服務的,并不是為了讓學生會背多少東西,而是讓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增強文化底蘊,不斷地充實自己和豐富自己,使學生得到更大的提升和改變,就像通過語文語言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談話方式與寫作的水平,這樣學生自身才能得到發(fā)展。并且農村的學生見識是比不上城市學生的,他們接觸的事物也比較少,語言方面的能力就比較弱,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解決、改進這一問題,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發(fā)揮引導作用,提高農村初中生對語文能力的感受、理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葉年浩.農村初中生感受、理解和運用文本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外交流,2017(37):001-002.
[2]張麗.淺談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1(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