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生
摘 ?要: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意識到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教學優(yōu)勢,并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希望達到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鑒定與此,本文,基于多媒體技術為主題,研究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希望對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起到再提高、再優(yōu)化的目的。也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夠為一線教師的實踐教學,帶來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 ?多媒體技術 ?實踐研究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驅動人類探索客觀世界的引子,在興趣驅動的不斷探索中,有助于塑造堅持不懈、自主探究的內在精神。在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只有,基于興趣導入的教學設計,學生才能主動性、探索性的獲取知識,教學質量才能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基于學生心理與生理的發(fā)展特點,進行教案設計,才能符合學生的學習喜好及認識水平,從而達到有效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要善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仿真性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直觀理解,加強學生感官的刺激,在耳目一新的學習體驗中,促使小學生從被動學習者向主動學習者轉變。
例如,在《圖形的運動(3)》的一課上,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圖形的旋轉,明確其特征及性質。筆者,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首先,通過多媒體技術課件導入,把生活中游樂場的旋轉木馬、摩天輪等圖片動態(tài)直觀的呈現學生面前,達到符合學生的學習喜好,進而促進學生不知不覺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其次,在興趣驅動的學習下,教師要有意識引導小學生,思考自己生活中見到的旋轉現象,加強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當學生列舉出生活中見到的旋轉現象,如:電風扇、秋千、風車、鐘表等。最后,教師以多媒體技術的直觀呈現出,風車和鐘表,然后,教師在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觀察旋轉物體是怎樣旋轉的……。
這一過程,是通過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形象、直觀、具體的表現,加強課堂教學中對生活情境的高度還原,也推動學生在興趣驅動下,主動探索、積極觀察生活中的旋轉現象,進而為后續(xù)的教與學活動,起到良好開端,從而實現教的有效、學的高效的課堂愿景。
二、以多媒體技術,突破數學教學難點
小學數學與其他基礎學科相比,數學內容是具有條理性、邏輯性、抽象性成分較多的學科,在小學生正處于形象化思維向抽象化思維轉變的初級階段,傳統數學教法,是容易造成學習吃力、抵觸的負面情緒。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難點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形象、具體全面的功能特征,有效轉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yōu)樾蜗笾庇^化,不僅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斷易學、易吸納的學習狀態(tài)中,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升教與學活動,更加的優(yōu)質高效化。
例如,在“圓柱的表面積”的數學課堂中,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認識與學會側面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進而熟練運用正確公式的基礎上,得出圓柱的側、表面積。因此,教師通過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直觀、具象的表現方式,進一步促進學生形象性、直觀性的理解學習,提高學生空間感的延伸想象力。從而結合教師不斷引導學生觀察,以層層遞進的方式,探索出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該教學過程中基于直觀理解→延伸想象→實踐驗證→教師引導逐步深入的教學順序中,不僅加強學生抽象知識的概括力練習,也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長久以往,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起到積極性推動作用。
三、以多媒體技術,提升動手操作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兼顧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在自主操作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發(fā)現問題思維的形成,也推動學生空間想象學習能力的有可持續(xù)增長。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中,其目的是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掌握面積推導過程中能夠應用公式,達到解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問題。筆者,大致分一下幾步,其一,先從多媒體課件的導入,讓學生在不同圖形中,找出學習或認識的圖形。其二,讓學生觀察多媒體投放出的兩個花壇,讓學生說說是什么形狀,你會計算花壇的面積嗎?其三,教師劃分不同的學習小組,并以數方格的方法,讓不同小組算出平行四邊形,當計算完畢后,告訴學生該方法雖簡單,但是較于麻煩,并非處處都能使用,然后,教師再提出問題:我們運用已學過長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方式,進行對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來計算,看看得出什么樣的結果。其四,教師輔導,學生動手操作的學習形式,通過對提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紙片)與剪刀,進行剪裁拼接,而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動態(tài)展示,展示剪裁拼接的過程。其五,多媒體課件,有效代替教師板書的時間,教師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要機動性游走不同小組之間,進行針對性輔導,進而,有效在引導法與多媒體課件的結合下,一步步推動學生在自主動手操作過程中,發(fā)現了什么?在兩個面積的對比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通過傳統與先進技術的有機結合,有效推動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的過程中,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也進一步在動手操作的學習體驗中,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同時也兼顧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及發(fā)展,從而更好的為學生高階段學習服務。
參考文獻
[1]朱業(yè)平.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34):386-387.
[2]馬娜.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應用[J]中國高新區(qū),2018(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