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作為初中理科的必修性學科,理論性和實踐操作性較強,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時間愛你操作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該學科一直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需要,教師應當對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以及課堂教學需求。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進行探究,希望對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策略
新課程改革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深入發(fā)展推動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變革和調整,近年來物理實驗教學在初中教學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物理實驗探究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滿足初中物理教學的需要,探究式教學模式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物理教學中應用開來。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年齡認知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以及生活化實踐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并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新課程教育理念在初中教學體系中不斷深入,極大地提升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依舊存在著些許問題,不利于學生核心素質的提升。首先,物理作為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需要大量的物理實驗進行理論的驗證,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公式和概念的灌輸教育,忽視了實驗的重要性;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干預過多,處于絕對支配地位,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發(fā)揮,不利于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最后,物理教學的內容不夠深入,忽視了對學生深層次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需要教師及時做出創(chuàng)新與變革。
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采用探究性教學模式進行物理授課,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探究性教學模式旨在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學習氛圍,通過物理知識點的提出以及相應的探究性實驗步驟,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教師則進行及時的講解與引導,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蝴蝶探究學習興趣,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存在的教師過度干預,學生自主積極性得不到發(fā)揮的弊端。例如:在“聲音傳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自制一次性紙杯“電話”,并讓學生親自體驗不同材料對聲音傳播速度的影響,開展不同介質的聲音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物理實驗,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聲音傳播”這一章節(jié)知識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授課打好基礎。
(二)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物理教學,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可以有效的實現師生角色的互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改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被動地位,學生自主觀看教學視頻進行物理知識的預習和掌握,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向教師提出疑問和難點由教師進行講解和回答,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環(huán)境,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例如:在“串并聯(lián)電路”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將串并聯(lián)電路相關的知識錄制成為教學視頻,教給學生進行自主觀看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教師進行疑問的解答,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
三、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通過微課教學方式進行初中物理教學,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智能電子設備的普及以及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授課以及微課教學方式已不再陌生,為增強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枯燥乏味的現狀,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將物理重點和難點知識錄制成教學微視頻,并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由學生自由下載和觀看學習,增強了物理知識學習的可控性以及便利性。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牛頓與蘋果的教學視頻作為“力”和“物體運動”之間的關系的探究導入,將相關知識錄入教學微視頻中,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提高初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合理運用物理實驗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新課程改革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深入,極大地提高了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比重,實驗教學方式逐漸成為了當前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將物理知識理論以及公式通過實驗的形式生動形象的呈現給學生,降低了物理學習理解的難度,并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實驗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前后座的四人分組,探究相同體積的木塊、塑料塊以及銅塊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溢出水的體積是否相同。增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有效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四、結語
綜上所言,新課程改革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的深入推動了傳統(tǒng)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和調整,為滿足當前的物理教學需要,物理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就顯得勢在必行,教師應當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以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利用微課教學方式以及實驗教學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竇紅平.關于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103-104.
[2] 李啟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5(03):187-188.
[3] 鐘炳權.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chuàng)新探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5):133-134.
作者簡介:
張健,男,漢語,西南大學,物理教育,研究生在讀,中教二級,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