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芬
摘要: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需要從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家庭作業(yè)三個維度去尋找有效促進閱讀習慣形成的方式方法等策略。要讓小學生自己感覺到閱讀可以增長自己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并開始熱愛學習,思考人生,促進自己大智慧的匯聚,從而自覺地去進行終身閱讀。
關鍵詞:閱讀;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家庭作業(yè)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閱讀就是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崇拜,對人的崇拜,對書的崇拜,對祖國語言的崇拜?!笨梢婇喿x對情感的陶冶作用?!缎抡n程語文標準》也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倍W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我們老師除了在課堂上傳授一些必要的閱讀指導外,更多的是要靠學生自己通過閱讀,拓展視野,增長見識,從而提高人生的思考智慧。
閱讀的重要性告訴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樹立終生學習的品質。因此,尋找有效的方法和對策促進閱讀,是教師的題中之義??梢钥紤]從以下幾個角度去實施。
一、課堂教學助力閱讀
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小學生傳授課標規(guī)定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高度注重課堂教學對學生閱讀思想習慣的培養(yǎng),提升閱讀興趣,造就閱讀能力。
(一)激活情趣,導入新課
閱讀教學的導入是巧妙集中小學生的分散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關鍵所在。學生在課前較短的時間內對所學有了趣味、新穎的感覺,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誘發(fā)學習的自覺性,吸引孩子們想讀書、愛讀書,從而有所感悟而獲得思想啟迪。
(二)課堂導向,課后悟讀
朱紹禹先生認為:“閱讀是通過視覺認識書寫的文字符號,從中獲取思想的程序?!弊鳛樵賱?chuàng)造性勞動的閱讀,教師首先應扮演課堂導向角色,創(chuàng)設閱讀情景,預留廣闊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享受閱讀快樂。其次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并把閱讀與自己的想像結合,還要把閱讀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旨在培養(yǎng)悟性。最后布置課后閱讀篇目,倡導學生閱讀后交流心得,提高閱讀悟性。
(三)重視復述,積累語言
復述衍生為口頭作文,有機地結合閱讀與寫作,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梢杂柧氃敿殢褪?、簡要復述、創(chuàng)造性復述等方式,定時定量地進行,提高語文素質,培養(yǎng)閱讀悟性。復述過程中,學生會銘記閱讀中的語言,從而把積累現(xiàn)代美句優(yōu)文推向高層次、高質量的階段,有利于鍛煉閱讀記憶力,積累寫作素材,培養(yǎng)讀書習慣,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莫大之功。
二、課外活動促進閱讀
單單只是課堂教學上的閱讀指導和訓練,并不足于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還需要結合學生在學校的各類課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培養(yǎng)其行為上的閱讀習慣。
(一)班級學校圖書資源調動閱讀習慣
一個學校,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資源存在于學校閱覽室和班級書柜內。要滿足小學生的閱讀欲望,課余時間必須定時對學生開放這兩個地方,讓學生徜徉于書籍海洋中,既達到了物盡其用的目的,又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慢慢地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好習慣。
(二)社團文化活動建設勵動閱讀習慣
學校的文學小社團中,可以成立一個讀書會或讀書小組,每周定時有效組織小學生參加讀書活動,有選擇地閱讀自己喜歡的、或教師推薦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優(yōu)秀書籍,要求小學生交流讀書收獲、寫讀書筆記和讀書體會。這種潛移默化的文化教育,激勵并調動了小學生積極地去閱讀、領會文學的思想內涵,激發(fā)了學生的而閱讀興趣,讓學生學會了在閱讀中享受樂趣,從而達到培養(yǎng)小學生隨時隨地都勵動地自覺閱讀的好習慣。
(三)班級管理制度建設驅動閱讀習慣
幾乎所有班級的管理建設,都有一整套管理制度。我們要注重制度建設中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梢栽O立班級課堂閱讀、校內外閱讀的評比制度,或設立班級“閱讀之星”的評比制度,還可以設立違規(guī)懲戒小學生閱讀一段最能體現(xiàn)當時心情的文字的制度,等等。這些制度,既展示了小學生的才藝,又驅動了小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既進行了思想教育,又培養(yǎng)了自覺閱讀的習慣。小學生何樂而不會為呢?
三、家庭作業(yè)延伸閱讀
現(xiàn)代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兼顧的能力教育,學校在每個學期都會要求班主任常規(guī)性的召開學生家長會,或放短長假時給學生家長(或監(jiān)護人)發(fā)放告知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動員學生家長(或監(jiān)護人)積極配合學校、老師的教育措施。首先,家長為小學生適當選購幾本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課外讀物,在家里給小學生創(chuàng)設安靜的讀書環(huán)境。其次,家長督促小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后,必須接著完成哪些課外閱讀書籍。再次,“學困生”家長輔導完作業(yè)后,一起與孩子讀書,并交流讀書的感想。最后,教育家長根據(jù)小學生的成績進步大小、學習表現(xiàn)好壞,不做過多過少的物質獎勵,統(tǒng)統(tǒng)地獎勵內容健康向上的課外書籍,并要求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這種獎勵的書籍,可以假借是學校老師的獎品,甚至可以請老師在書籍上題寫勵志的話。因為學生都比較喜歡閱讀別人獎勵或贈送的書籍,特別是學校或老師獎勵的書籍。
這種家庭閱讀作業(yè),收斂了小學生好玩樂的心思,控制了小學生放縱玩樂的時間,約束了下學生的行動行為,讓他們在書籍的閱讀中,沉淀下思想,久而久之,學生慢慢地就會喜歡上閱讀,進而好讀書,讀好書。
總之,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語文教師要利用學生學習生活中一切有利因素:學校、教師、家長的配合 ;課堂、課外、活動的切合;課間、周末、假期的彌合。在一切的時間和空間,運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豐富學生的閱歷、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再覺得閱讀是負擔,反而是一種享受,閱讀就真正成為學生的終身習慣啦。
參考文獻:
[1]《小學階段學生閱讀方法論》,2019權威考研專業(yè)課資料
[2]《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鄧雅靜,2013.10
[3]《元認知方法論》,熊仕勛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