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莉莉
【摘要】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則成為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和漢語言文化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將在簡單分析兒童文學作品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價值的基礎上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體系。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價值和意義;方式和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在學科目標設計上注重對學生漢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并在基礎上將漢語言文化借助漢語這一載體傳遞給學生。
對兒童文學作品作為中國語言文學發(fā)展的特殊分支之一,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發(fā)展著特殊的價值。
下面,談一談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地位與作用。
一、兒童文學增強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必須符合小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的特征。
而兒童文學在創(chuàng)作觀念上就將兒童作為既定的接受群體,因此創(chuàng)作過程中,無論是創(chuàng)作語言還是創(chuàng)作思想,都十分注重對兒童自身接受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對應。
所以,選用兒童文學作品能夠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二、兒童文學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兒童文學在進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后,往往能夠與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之間形成鮮明地對比。
而這種強烈的對比在被兒童敏銳的感知到之后,會轉而在小學生的思想觀念中形成一種對照和沖擊,表現(xiàn)為一種新的文學風格和文學思想對既有的語文知識體系的沖擊,而這種沖擊的過程也是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更有甚者,這種對比對學生想象能力的提升能夠激發(fā)學生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
比如駱賓王的那首《鵝》就是典型例證。
三、兒童文學有助于保持學生童心童趣
兒童文學是成年作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給兒童看的文學作品。其所采用的兒童視角,但是對于創(chuàng)作主體而言,他不可能完全摒棄掉那種成年人內在的經(jīng)驗積淀和人生思考。因此兒童文學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那種童心視角、童趣色彩是經(jīng)過成年人的思考之后的選擇,更具說服力。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閱讀兒童文學的作品,不僅僅是對該作品的語言文字的學習,同時也是對其內在的那種思考和堅守的接觸。在有了這種接觸之后,孩子們能夠更好地堅守自己內心的那種童心童趣。
三、結語
兒童文學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因此注重在尊重孩子主體性特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并對所閱讀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仔細編排,是未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升效率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