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花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今天,英語學習早已是不可或缺的科目之一,教師要利用思維導圖來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進行提高,加強他們自身的學習興趣,為未來的生活與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核心素養(yǎng);探究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易高效的思維工具,利用記憶連接的技巧把各種目標關系與圖像、色彩等建立連接。此次以“借力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主題,旨在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以思維導圖為工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使得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得到了培養(yǎng)。
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匯總知識和信息,而且可以將一些觀念、文化、價值、觀念等信息灌輸?shù)綄W生的思想當中。通過思維導圖進行教學,不但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教導學生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總結和發(fā)散固有的知識點和文本信息,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行思想和能力的引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學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事先梳理信息脈絡,進行自主學習,建立認知結構,充實自身提高自我,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Getting Together,可以以親人關系為主題,與八年級下冊Food Festival相融,聯(lián)系成為親人關系主題的話題。開始老師組織學生形成話題討論,由親人生發(fā)為父母之恩,由親人生發(fā)為父母、姐妹、兄弟等,再由人物生發(fā)到他們的外貌個性、年齡等特點,也就是指導學生按照
age,appearance,characteristics三個分類,把同一類型的單詞和短語進行分類匯總,在填入老師構建完成的思維導圖當中,注重學生的記憶和思維生發(fā),每一處思維導圖分支,幫助學生背誦詞匯以及短語,了解全文大意、中心思想,同時在課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有比較籠統(tǒng)的詞匯,簡單的詞匯,向?qū)W生補充一些較有難度的詞匯、短語、句型,使得英語更深入地學習,也由此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為同學建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引導學生思維的形成。
二、敏捷性思維和準確性思維的培養(yǎng)
敏捷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初中學習階段的必備要求,教師可以通過構建思維導圖這一方法,串聯(lián)起課本中的知識點,以此促進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便可以更加敏捷地思考英語方面的問題,教師可以先從某一課建立思維導圖,有重難點地進行知識勾畫,連接起短語、詞匯及句型的關聯(lián)成分,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課文的重點難點,更加容易形成記憶聯(lián)想,從而營造了一個高效輕松的學習氛圍,形成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敏捷性思維,由此提高了英語在日常應用當中的實用性,提高了英語語言的利用率,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學習英語知識。思維的準確性也是初中學習階段需要形成的一個特別技能,要保證英語學習的高效率,就需要養(yǎng)成有準確性的思維,我們就需要教師對于學生進行明確的指引,達到培養(yǎng)準確性思維的目的。
例如,初中英語教材當中以篇章Whose cap is it?為例子,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事先研究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構建思維導圖,例如將sweaters,bags為對象記錄男女生的購買需求和購買金額,課本內(nèi)容聯(lián)系到本文的重難點,以及單詞、短語、句型等,為學習增加趣味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加高效地了解到課文的知識,方便學生記憶,使得同學們可以快速聯(lián)想到文章的重點,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提升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使得同學們在運用這一知識的同時,可以聯(lián)想到其他的知識,自動通過思維導圖增加自己的知識量,提高記憶的靈活性、敏捷性,在腦中建立知識結構。在初中英語仁愛版 lets 和 let us等非常相似的句型語法,學生在這些概念上的混淆會經(jīng)常造成作業(yè)上的錯誤,這就需要老師為同學們構建正確的思維導圖,在這些相似句型語法
上,建立明確的分類,使得同學們避免混淆錯誤,從而形成準確的記憶思維,幫助同學們更深入、更準確地學習。
三、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
一切學習好英語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先形成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形成英語性的思維至關重要。老師可以運用構建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式,使英語內(nèi)容的學習在學生腦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英語語言的思維慣性,進行思維的拓展,使得更深層次的英語知識得到挖掘,更有甚者可以拓展至現(xiàn)實生活,補充一些課內(nèi)學不到而課外有所涉及的知識。通過教師的引導,也可以自主形成自我構建思維導圖的習慣,更有針對性地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更加精準全面高效地理解教材的知識。由此可見,建立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聯(lián)系教材內(nèi)的知識,還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形成英語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創(chuàng)新性以及準確性,為今后英語的深入學習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例如,在初中英語教材當中,當提及appearance這個詞語,學生們最先想到的是tall,fat,thin等簡單基礎的詞,而在進一步英語思維的深入培養(yǎng)之下,學生們又補充了 oval face, broad shoulders
等較為復雜的短語型形容詞,使得詞匯的應用變得更加高級,更加串聯(lián)起了一些基礎詞匯face shoulders等,有助于詞匯的背誦,在更加深入地引導后,便可以輕易地圍繞主題完成一篇作文,而在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的英語思維已成雛形,用詞由簡化繁,有所立意,形成了一篇有層次、有花樣的作文,而不再是應試教育培養(yǎng)下的作文機器,同學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寫作思路,英語思維的品質(zhì)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英語教師要堅持做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利用思維導圖來讓學生尋找到英語的魅力,繼而使得學生度過有意義的中學時期。
參考文獻:
[1]索恩伯里.思維導圖的運用[M].世界知識出版社,2016.
[2]楊連瑞,肖建芳.英語教學藝術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1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