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
摘 要:交互式教學理論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有認知信息乃至情感信息的交流與互動,教師只是學生與知識之間的中介者。而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可以鼓勵學生參與語言活動,引起并促進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本文擬從教師課堂提問的角度探討教師應該提問什么、怎么提問,以促進英語課堂的互動式教學,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交互式教學;課堂提問;課堂互動
一、教師提問的重要性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認真的完成教學大綱,學生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yè),雖然老師學生間互有問答,但老師基本上是照本宣科的提問。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既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啟發(fā)學生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學生排斥課堂提問,最終導致不愿意主動運用語言,不愿意開口發(fā)言。但隨著外語教學的改革,新的教學模式的不斷出現,教育專家們大力提倡課堂教學互動。這種互動的優(yōu)勢,在于有一個較寬松的課堂氛圍,啟發(fā)式的教師提問方法成為主流。香港著名的教育家Tusi指出,在大多數的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提問是產生課堂互動的一個主要因素。教師的問題是衡量學生對語言理解和參與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評測學生是否獲取了教師傳授的知識。英國著名教育專家MichaelByram也強調了教師提問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有效的利用課堂提問技巧對課堂管理至關重要,同時也對提升學生的語言技巧和社會互動,以及拓寬學生的思維和促使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認知介入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大學英語課堂教師提問策略
Borich(1988)提出教師提問的策略主要包括:教師偏愛的提問類型,提問后的等待時間,當學生未能回答問題時,教師對問題所做的調整以及提問對象的分布。結合大學英語課堂的特點,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教師提問策略:
(一)分析提問對象。大學英課堂上教師的提問點名方式是多樣的,用得最多的是隨機點名,任意性比較大,由此,教師往往忽略了問題難度與學生之間的關聯(lián)。如果讓一個語言水平較差的學生回答較難的問題,可能會嚴重挫敗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就更不愿意參加到語言的交流活動中來。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認真分析提問對象,能力水平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稍有難度的提問,能力水平一般的學生回答相對容易且在他們語言能力范圍之內的提問。同時,教師要保證提問對象機會均等,不能總是向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提問,或者總是提問坐在教室前排的同學。每個學生都有被提問的機會,學生會因為自己可能被點名而集中注意力,能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二)合理分配提問類型。展示性問題和參考性問題側重點不同,各有其特點。教師提問要合理把握展示性和參考性提問的比例,通過展示性提問引出參考性提問,增加參考性提問,尤其是語言水平相對較高的班級,教師更應偏重參考性提問。Brown(2001)認為,教師在第二語言課堂上應該盡量多地使用參考性提問,較高認知水平的參考性提問能激發(fā)學生高水平的認知活動,對語言習得產生積極影響。觀察發(fā)現,學生回答參考性提問時,所使用的詞匯更多,句式更復雜,表達的內容更豐富。參考性提問師生交流的語言更接近自然狀態(tài),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適當延長提問等待的時間。教師提問后的等待時間對學生的語言輸出效果有一定的影響。有時候教師為了保證課堂節(jié)奏,在提問后大約一秒鐘就要求學生作答,學生缺乏充分思考和準備時間,回答常常達不到教師的期望值。研究者們發(fā)現,如果教師提問等待的時間能延長三到五秒,學生回答問題的效果會更好。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組織語言,回答的內容更完整,語言輸出量更大,同時也能提升學生自信心,增強他們自我表達的欲望。此外,針對不同類型的提問,教師需要靈活把握提問等待的時間,例如展示性提問的等待時間相對較短,而參考性提問等待時間要適當延長。
(四)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教學活動是由師生共同參與完成的,學生是活動的主體,作為活動主導的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感因素包括焦慮、自尊心、學習動機、抑制等。絕大多數學生在語言學習中都會出現焦慮情緒,在提問過程中更是常見。因此,教師在提問時應盡量減輕學生的這種不良心理干擾,對學生的回答要給出及時的評價和反饋,多使用肯定和鼓勵的話語,不要逢錯必糾,打斷學生的表述。學生回答出現停頓,教師可以補充追問一些小問題,將學生的回答串聯(lián)起來。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了,就會積極地投入語言學習和交流。
語言教學是一項常做常新的工作,教師在講好每堂課的同時,還要研究課堂教學的策略及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提高自我。教師應更多地關注課堂的主體,充分發(fā)揮教師提問的功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輸出的機會,使課堂教學成為語言實踐的有效場所。應有的參與是語言習得的前提,只有當學生參與語言表達性的活動中,才能更好地學習語言。
參考文獻:
[1]龔智敏.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提問與課堂互動[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2):12.
[2]Brown.H.D.根據原理教學:交互式語言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3]許峰.大學英語課堂提問的調查與分析[J].國外外學,2003,(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