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在中考中占據(jù)了大分值比例,這也使很多教師將作文視為語文教學的重心所在,在教學方式上做出了多種嘗試。從目前作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無論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學生的學習策略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重點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092-02
隨著教育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對學生教育工作重視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教學文件都明確規(guī)范了教學方式,這對教師和學校以及學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在中考中也占據(jù)了大量的分值比例,因而作文教學方式的改進一直都是教育界關注的問題。在這種教育趨勢下,如何應對作文教學中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成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難題。
一、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師方面不足
一是教師未準確把握作文教學的目的。很多教師認為作文教學只是為了讓學生在中考中獲得高分,以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來完成一篇較高質量的作文即可,而忽略了作文的本質。出于這樣的思想,很少有教師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幫助學生尋找作文的靈感。這種教育理念反映在學生身上則表現(xiàn)為,許多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不去思考如何寫?希望表達一些什么?而是去思考命題者希望看到的文章類型?有哪些華麗的辭藻可以支撐起整篇文章?這種教學方式的確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作文成績,但是卻無法在較短時間內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二是缺乏對作文的系統(tǒng)教學。很多教師喜歡將作文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比如在完成某篇課文講解之后,會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依托文章素材練筆,很少系統(tǒng)地講解作文寫作要點、寫作技巧等知識,這就造成了這樣的問題:當學生面對一個題目的時候,他們覺得沒有足夠的素材,根本無從下手,久而久之學生會放棄作文。
(二)學生方面不足
一是寫作興趣不濃厚。因為教師為學生布置的題目往往離學生生活很遙遠,學生難以找到寫作的素材,也缺乏寫作的靈感,這就造成寫作積極性下降。單一的命題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反感,甚至有些學生還產(chǎn)生了畏懼的心理。
二是作文內容空泛。有些教師過多關注技巧方面的訓練,而忽略了內容教學的重要性,這就產(chǎn)生了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雖然文章中出現(xiàn)了大量華麗的辭藻,有比喻、排比、擬人等各種寫作技巧,但是整片文章并沒有傳遞出內容,讓讀者讀起來很空泛,這就是弊端所在。
二、作文教學的改進方式探析
(一)發(fā)揮教師課堂的主導地位
一是要明確作文目的所在。學生寫作文并不僅僅是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更是為了體驗生活,豐富他們的課外經(jīng)驗。當大篇虛假作文已經(jīng)泛濫成災時,流露出真實情感的作文則顯得更加可貴。因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多體驗生活,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流露于作文之中。比如在“一場乒乓球賽”的作文寫作時,教師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在全班組織了一場真實的乒乓球比賽,每位同學都觀看了這場比賽,教師要求學生可以用語言、文字或者視頻記錄下比賽的精彩畫面和小細節(jié),在寫作的時候這些都可以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素材。
二是確定系統(tǒng)的作文教學。很多教師在批改過作文之后發(fā)下,學生也不會再去回顧作文的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并沒有發(fā)揮練筆的作用。當作文寫完和批改之后,教師應指導學生修改文章,在修改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許多的問題:語句表達是否連貫?文章條理是否清晰?文章層次是否清楚?每句話的用詞是否妥當?等等,通過反復的修改,學生可以查找出許多在寫作時存在的問題,也正是通過修改他們才可以做到查漏補缺,提高作文水平。
(二)激發(fā)學生課堂的主體特性
一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很多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是因為文章題目與生活太遙遠,學生內心真實情感無法體現(xiàn)出來。這時教師需多擬定與生活相吻合的作文,鼓勵學生借助文章表達內心真實的情感,杜絕出現(xiàn)流水賬式的寫作。表揚是激發(fā)學生熱情最重要的方法,教師可以定期從多篇文章中選擇優(yōu)秀作文出來與大家分享,給予學生精神上的鼓勵,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
二是充實文章內容。許多學生雖然掌握大量的寫作技巧,積累了大量華麗的辭藻,但是在寫作文的時候卻顯得無從下手,導致文章的內容過于寬泛,不能稱之為高質量的作文,這就是缺少觀察的表現(xiàn)。觀察需要學生用眼睛看、用心思考,將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人和事都記在心中,把握好每個小細節(jié),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生動。充實文章內容,學生還可以通過大量閱讀名家名篇的方式,開拓自己的眼界,為寫作積累豐富的案例。
綜上所述,作文作為中考語文的必考內容占據(jù)了很大的分值,同時也是學生比較害怕的。在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拋開應試教育固有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在把握作文教學本質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喬善梅.細微之處顯神韻——初中學生作文細節(jié)的缺失原因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01)
[2]郁庭燕.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安徽教育,2010(04)
作者簡介:
虞三云(1982年8月-),女,漢族,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