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玲 張麗君
摘 要:每個孩子在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必須經歷青春期變聲期。在這個階段,人的聲音逐漸從孩童的聲音變成成人聲音,這也正是塑造聲音的黃金時期。從小學高年段變聲期生理特點的角度出發(fā),結合教學實踐,對音樂教學中變聲期聲音訓練的方法做出一些實踐探究。
關鍵詞:音樂教學;變聲期;聲音訓練;方法探究
伴隨著素質教育步伐的不斷推進,在小學教育階段,學校和社會也越來越注重學生自身的全面發(fā)展,音樂教學也受到普遍關注。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近年學生成長發(fā)育水平的變化,小學高年段學生已經有一部分處于變聲期,因此教師應結合這一變化,在這一階段不能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而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在變聲期保護嗓子的同時逐漸提升自身的音樂水平和聲樂能力。
一、學生變聲期的生理特點
變聲期是學生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可以根據學生自身嗓音的變化分為三個階段:變聲初期、變聲中期以及變聲后期。
(一)變聲初期
在學生剛剛進行變聲的時候,學生往往不會感受到自身正處于變聲期,因為這個時期其聲音沒有較為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女生,發(fā)聲和童聲比較類似,導致變聲初期聲音變化不明顯。這個階段學生往往表現(xiàn)為嗓子不受控制,發(fā)出一些怪聲。在唱歌方面,變化就更是不明顯,因此由于這些不明顯的現(xiàn)狀,很多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就會忽略,導致學生嗓子使用過度而出現(xiàn)問題。
(二)變聲中期
在變聲中期的聲音變化是最為明顯的,其生理特征表現(xiàn)為喉嚨充血,男生在這一階段的聲音變化最為明顯,表現(xiàn)為聲音音調變低、胸聲出現(xiàn)以及聲音沙啞等。同時,在學生進行唱歌的時候,聲音往往表現(xiàn)出變化波動較大,聲音變粗、變厚、沙啞、破音等聲音特點,這一階段比較不適合進行過多的聲音訓練,而是要求學生盡量保護好嗓子,從而健康地度過變聲中期。
(三)變聲后期
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聲音已經逐漸成型,逐漸接近于成人的發(fā)音音色。具體表現(xiàn)為男聲音猶如成人一樣低沉、厚重,但是由于其處于長身體的時期,喉肌、呼吸肌無力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聲音還不穩(wěn)定,體現(xiàn)出穩(wěn)中帶虛的感覺。女生則在演唱時會出現(xiàn)聲音或高或飄的現(xiàn)象。在學生進行唱歌的時候,聲音不穩(wěn)定,高音爬坡難、低音下不去等情況,仍然具有一些變聲痕跡在。因此教師在進行變聲時期學生的聲音訓練時,應該是以發(fā)聲方法為主,聲音訓練為輔,讓學生掌握方法,注意保護嗓子。
二、音樂教學中變聲期聲音訓練的方法探究實踐
(一)正確的歌唱位置,訓練學生聲樂基礎
在教學的過程中,進入變聲期的女生或發(fā)出高于其他人聲線的聲音,男生由于聲音不穩(wěn)定不愿開口演唱,導致歌唱時發(fā)音位置不正確,學生會不自覺地使勁清嗓、咳嗽,這對于處于變聲期學生的嗓子是十分不利的。正確的歌唱位置是指學生通過利用一些技巧來進行聲音的粉飾,從而達到正確發(fā)生的歌唱技巧。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專門對學生進行歌唱位置的訓練,強調學生在唱歌的過程中將喉嚨打開,軟腭上移等發(fā)生技巧要點。在學生掌握基本要點之后,還應調整學生坐姿,目視前方頭頂一米左右的距離,讓學生感受這種軟腭變化的情況,從而能夠在歌唱的過程中將這種技巧使用出來。其次,在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位置之后,通過練習曲等來進行中音區(qū)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掌握良好的中音區(qū)發(fā)聲基礎,并且做到聲音的連貫和統(tǒng)一。最后,學生的正確發(fā)音位置的技巧訓練就是讓學生能夠在唱歌的過程中良好地應對高音,能夠熟練地掌握真假聲轉化,從而達到保護嗓子的目的。
(二)氣息訓練,促進發(fā)聲動力的充足
在學生聲音訓練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學生自身歌唱時氣息的訓練。氣息猶如聲音的發(fā)動機,良好的氣息能為學生的聲音保駕護航。氣息的應用關乎唱歌時發(fā)聲的圓潤、吐字的清晰、咬字的精準等方面,因此一個良好的氣息使用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變聲期更容易唱歌。例如,在進行氣息訓練時,可以通過幾個學生簡單易懂的情境來讓學生找準氣息位置,“如果你碰到一個十分激動的事情,你的身體反應是什么?”讓學生摸著自己的兩肋進行感受,這樣就能夠通過比較通俗易懂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氣息調整的位置。一些聲樂上的理論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進行更加通俗的講解,讓學生明白發(fā)聲原理等。
(三)輕聲歌唱,讓學生感受到音樂魅力
在變聲期的學生,對其歌唱的要求應忽略音量的大小,追求學生自身的音質之美。訓練時通過輕聲歌唱來完成。教師在進行聲音訓練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示范聲音的高位置以及和聲訓練、共鳴訓練等,來讓學生感受到輕聲歌唱的技巧。例如,在教學時,對于處于變聲期的學生,往往是要求其對自身嗓子有一定的保護,但是如果沒進行聲音訓練,學生往往又會對自身開口唱歌顯得不自信,因此要鼓勵學生輕聲歌唱,在樹立學生歌唱信心的同時又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變聲期的聲音訓練是需要教師重視起來的,在這個階段對小學生進行聲音訓練,不但要注重孩子的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嗓子,促使其健康發(fā)育??茖W的方法和豐富的教學手段相結合,能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足夠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楊麗麗.乘著歌聲的翅膀,讓學生和我一起飛翔:談青少年變聲期的唱歌教學[J].考試周刊,2012.
[2]王園園.淺談兒童變聲期聲樂教學與發(fā)聲訓練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5.
注:課題名稱:小學高年段學生變聲期聲音訓練方法的研究,課題號:GS[2017]GHB2494;LZ[2017]GH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