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旭晶
摘 要:英國當代作家尼克·霍恩比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閱讀最偉大的一點在于,它能填補一個人人生閱歷的蒼白。別人多少年才走完的路,你只要通過幾十天、幾天甚至幾個小時閱讀,便能一窺其究竟?!睂τ谶@句話,深感認同,閱讀不僅能帶給閱讀者知識,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閱讀者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閱歷,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廣大小學教師必須要重視閱讀的重要性,不僅要開展好課內閱讀教學,同時還應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關鍵詞:小學;課內外閱讀;指導策略
一、有效開展課內閱讀的策略
1.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內閱讀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往往充滿了諸多困難,因為他們的知識儲備量很少,加之情感又不豐富,所以他們在閱讀的時候,很難切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閱讀資料里的內容,這不僅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的提升。針對于此,在開展課內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去幫助學生閱讀。舉個例子,在學習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游山西村》這首詩時,教師可以結合該詩的內容,在課件中插入一些圖片,如農(nóng)家宴的圖片、山巒疊嶂的圖片、小溪流水的圖片、山村圖片等等,當然,電腦技術比較好的教師可以根據(jù)這首詩的內容制作一個Flash動畫,要知道,小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圖片和Flash動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他們的思維造成刺激,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容易理解詩句所表達的含義,基于此,教師還可以點開詩朗誦音頻,并引導學生跟著音頻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游山西村》,通過音頻中情感的帶動,學生能進一步理解該詩中所蘊含的感情和意境,從而使課內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2.利用“群文閱讀”開展課內閱讀教學
所謂群文閱讀,就是教師依據(jù)某一議題,選擇三到四篇文章,然后引導學生在課上對這“群”文章進行閱讀和分析。該教學法突破了以往的課內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并且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從而使小學課內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該教學方式的具體實現(xiàn)形式是這樣的,拿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第三組文章為例,這一組文章為說明文,由《鯨》《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沒有灰塵》這四篇課文組成,在學習這組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就《鯨》這篇文章進行快速閱讀,并在其閱讀完后,引導學生總結鯨的特點,基于此,再讓其分析和歸納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對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就文章中具體的句子和段落進行分析,從而使其總結出說明文常用的寫作方法,即作比較、列數(shù)字、打比方等等;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去快速閱讀另外三篇文章,并讓他們分別總結松鼠、新型玻璃以及灰塵的特點,并在這基礎之上引導他們用這三篇文章和《鯨》作比較,從而使他們能進一步掌握住說明文的寫作思路及特點。
二、有效開展課外閱讀的策略
1.建立課外閱讀分享課
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意識,教師應建立課外閱讀分享課,該課程以連續(xù)的兩節(jié)課為一組,即第一節(jié)課教師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第二節(jié)讓學生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獲得大量的課外知識,同時還能使其總結能力、概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諸多能力獲得切實有效的提升。而為了保證課外閱讀分享課能夠有效開展,教師可以請求校領導的幫助,專門撥出一部分資金用于購買學生專用圖書,當然,在這一措施未完全落實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帶課外書,學生自帶的課外書可以自己看,也可以和同學交換著看,這樣做既能提高圖書的利用率,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分享意識,增進學生的友誼。
2.科學地引導小學生選擇課外書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優(yōu)于抽象思維,換言之,相比較于文字,他們會對圖片、色彩、影像等信息更加敏感,所以傳統(tǒng)的、以文字為主的書籍通常不會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針對這樣的狀況,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的時候,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入難的原則,比如,筆者的學校通常是依據(jù)每個單元的主題來開展課外讀物的推薦和閱讀的,為此,語文教師將課外書分成了多個系列,如“常新港系列”“魯迅系列”“紅色小說系列”“外國名著系列”等。這些系列里的書籍都與教材知識密切相關。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會通過主題讀書手抄報展覽、抄寫積累本、開展讀書交流會等多種方式去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鏈接,這使得學生的閱讀視野能夠得到有效拓寬、知識儲備得以有效擴充,從而能使他們的語文成績得到有效提升。
3.聯(lián)合學生家長,共同指導學生閱讀
小學生要想買課外書必然要經(jīng)過家長的同意,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家長通常會覺得課外書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而拒絕孩子的請求,更有甚者拒絕的非常簡單粗暴:“不買!買了你也不看!”誠然,會有一部分小學生因為一時的心血來潮而亂要求家長買東西,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因為真的喜歡閱讀才要求家長買書的,而家長那種“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必然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夠正常地進行課外閱讀,教師要及時地和學生家長做好溝通,以期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總而言之,閱讀對小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意義極大,因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閱讀興趣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保證課內閱讀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積極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因為課內的閱讀材料畢竟是有限的,學生唯有將閱讀視角轉向課外,才能看到更廣闊的天空。
參考文獻:
[1]林瑞春.引領課內外閱讀,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7.
[2]張艷紅.書海無涯“讀”作舟: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初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