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錆
摘要:培養(yǎng)高中生社會責任感是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時代賦予政治教學的關鍵要求。對于高中政治教師而言,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學校作為培養(yǎng)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主要陣地,更是促進高中生綜合發(fā)展的關鍵所在,針對高中教學理論性偏強的教學科目,學校應該充分考慮高中生的特點,以高中生的興趣愛好作為出發(fā)點,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方式,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5-0061
一、引言
在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價值觀等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高中政治課程作為高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中政治素養(yǎng),而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等都是屬于高中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
二、社會責任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社會責任是指個人對社會所承擔的任務,是個人對社會相關問題的一種責任意識,也是一種覺悟。在高中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主要課程就是高中政治課程,該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政治思想理論,以及通過社會實踐來培養(yǎng)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政治課程教學具有較高的知識內化作用,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品行,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在高中階段,學生對于社會的認識還不夠,嚴重缺乏社會經(jīng)驗,也認不清自身對于社會所應該承擔何種社會責任,此時通過政治課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主動積極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是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行的重要內容,也是思想道德的核心所在。
三、高中政治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所存在的問題
1. 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實踐能力
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授方式是理論教學,這使得學生大量積累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性操作。當學生面對社會問題時,不能真正采取相應的措施,只能紙上談兵卻不能付諸實踐。這種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高中政治教學,嚴重影響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更不能使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社會責任感。
2. 不良風氣的影響,難以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
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各行各業(yè)之間的緊密度越來越強烈,國與國之間的同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隨著大量的不良風氣涌入到我國境內,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學生在學校的教育,如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思想嚴重侵蝕著當代高中生的思想和行為,使其不能很好地認識社會責任感,也沒有培養(yǎng)自身社會責任感的意識和行為,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3. 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過于注重自身的教學地位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由于理論教學的影響,教師過于注重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而忽視學生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環(huán)境下,政治課程更加注重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化、信任學生、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經(jīng)過自我探索自我判斷而認識社會責任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勇于擔當和付出的良好品質。
四、高中政治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方式和策略
1. 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注重運用自主探究教學方式
現(xiàn)代化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教學方式,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以此保證高中政治思想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討論形式、演講活動等,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社會責任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討社會責任感的實際內涵,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社會責任的基本形態(tài),以便促進其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
2. 多角度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使學生社會責任感從外化到內化
在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大高中政治與其他課程的聯(lián)系,由其他課程教師協(xié)助政治教師來完成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學任務。因為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循序漸進,多加熏陶形成,是從外化到內化的過程,只有在其他課程教學過程中滲透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意識,才能使學生充分的認識到社會責任感的意義和作用。
3. 注重教師的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學生從點滴做起的習慣
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教師就應該充分做到自我表率的作用,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學生在教師的言談舉止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出社會責任感。這種培養(yǎng)方式具有較強的作用,為學生以后良好思想品行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做到尊重他人、關愛他人,不隨地亂丟垃圾亂吐痰,很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如此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五、結語
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就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這種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圍繞學生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實踐、探究、思考等方式使學生充分認識社會責任感,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只有學生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才能為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和進步提供有效的助力。
參考文獻:
[1] 付維青.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J].學周刊·中旬刊,2014(11).
[2] 李德慶.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J].才智,2017(8).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橋墩高級中學 32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