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嘯秋
摘 要: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心。因此,對閱讀教學進行了探討,并且從滲透瀏覽方法的運用、滲透略讀法、運用精讀法等方面論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課堂創(chuàng)新的幾點嘗試。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閱讀效益;主要途徑
閱讀是基礎知識的學習、語言運用的主要途徑,也有助于語感的形成。小學生閱讀技巧的掌握、閱讀能力的提高,更需要教師精心指導,不斷創(chuàng)新。
一、滲透瀏覽方法的運用
瀏覽是“走馬觀花”的閱讀,閱讀教學中的瀏覽,包括兩個方面——瀏覽文題和瀏覽文章的長度。
1.瀏覽文題,猜主要內(nèi)容
文題直接反應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從文題中可窺文章的全貌。閱讀教學首先要提高學生學會根據(jù)文章的題目,猜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
如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學時,在閱讀前,首先引導學生注意力放在文題上,再以問題What kind of story is it?Can you guess from the title?引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推測、猜測。文章的題目是皇帝的新裝,不難猜測到文本講述了皇帝喜歡新裝—做新裝—穿新裝—展新裝—評新裝的故事。有了這個猜想,引導學生閱讀文本,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與文本內(nèi)容相符。這樣,這個閱讀的環(huán)節(jié),既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文題把握主題的能力,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
2.瀏覽文本長度,選擇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的選擇,閱讀策略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閱讀文本的長度。如文本內(nèi)容較短小的,閱讀的重點不在“閱”和“讀”,而在閱讀后的環(huán)節(jié),注重語言的運用、注重操作和實踐,方法上表現(xiàn)為說、演、做。如教學I like dogs的Story time時,這樣的閱讀內(nèi)容,談不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方法的運用,只要讓學生學習和掌握I like... Do you like...?Yes,I do./No, I dont. I like...等的說、演、做即可。為此,這樣的閱讀教學,應加大這些基礎知識的口頭、筆頭運用,在交際運用中,提高閱讀能力。
而如果篇幅比較長的閱讀文章,閱讀的重心在于“閱”和“讀”,同時還要關注閱讀后的拓展運用。如The kings new clothes的閱讀,如果課堂上以閱讀后的活動為主,就本末倒置。文本篇幅較長的閱讀,始于四年級下冊,篇幅長的閱讀教學,重心應落在閱讀技巧的掌握、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如在語篇中猜測新詞匯的能力,關注主要的基礎知識的能力,以及注重閱讀方法和技巧的運用,形成和掌握scanning、skimming等的閱讀策略,以及運用這些策略形成方法和技能,提高閱讀速度和能力。
二、滲透略讀法,培養(yǎng)選擇性閱讀技巧
略讀,也是“跳讀”,其實就是“快速閱讀”。略讀的出發(fā)點和實施方法是跳過某些細節(jié),抓住文章的大概而閱讀的方法。這種閱讀方法,不關注字詞句的只言片語的理解,只在于縱觀全文,把握概要,是主要的閱讀技巧,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主要策略之一。
如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學,在根據(jù)文題猜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之后,檢測猜測得是否合理時的閱讀,略讀就是有效的選擇。不需要細致把握具體內(nèi)容,孩子需要快速閱讀,捕捉關鍵信息,思考文本的主題就是略讀的目的。如引導學生抓住這樣幾個關鍵處,就可以縱觀全貌:There was a king. He liked new clothes.—Two men came...—showed the king new clothes—walked through the street.—“What beautiful clothes”—“...isnt wearing any clothes”...
略讀的優(yōu)勢在于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題和結構,把握故事的情節(jié)和脈絡,關注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果,是閱讀故事性為主的文本的主要方法。
三、滲透精讀法,培養(yǎng)學生抓住細節(jié)閱讀的能力
精讀,也就是“細讀”,以關注細節(jié)而閱讀的方法,在閱讀方法和技巧上,與“略讀”恰恰相反。
具體說,精讀,首先關注新單詞有哪些,課文的文體、時態(tài)各是什么等,以及關注文章的細節(jié),把握故事發(fā)展的前因后果等。如The kings new clothes的閱讀,首先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到新單詞,如magic、foolish等,在文本中的位置,猜測其含義,如兩個“縫紉師”“做”好了新衣服,讓學生試穿“Please try on the magic clothes...”這個magic修飾clothes,說明是衣服的特點,根據(jù)下文,聰明的人能看見,而愚蠢的人看不見,可以斷定這樣的衣服具有“魔力”。所以新單詞的意義在文本中上下文的判斷,是閱讀教學中詞匯教學的關鍵方法,也是閱讀中遇到新單詞而猜測的主要方法。
精讀,不僅要根據(jù)上下文猜測新單詞、重要短語的意思,還要抓住細節(jié)而深入文本的閱讀。此時,教師的“導讀”在于設計問題,以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如The kings new clothes的閱讀時,教師可以提出關注細節(jié)的問題:Who came to visit the king? Could they really made magic clothes?等的問題,讓學生細心領會文本的每一個句子,從而真正把握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
閱讀教學,不論是采用略讀還是精讀,都是閱讀教學的助推器,助力閱讀教學進入高潮。如The kings new clothes的閱讀后,讓學生三人一組,表演一下兩個“騙子”與“國王”的對話,讓學生扮演小男孩,指出國王什么也沒穿的實際……文章雖然告一段落,但是并沒有結束,讓學生演一演國王聽到...isnt wearing nothing on 之后的故事的進展和結局,將閱讀教學再次推向高潮。
總之,閱讀課堂沒有固定模式,但是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閱讀教學的重心,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探索閱讀課改之路,創(chuàng)新閱讀課堂,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到閱讀教學的始終,為學生終身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鄧月姬.小學英語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
[2]王翠梅.淺談小學英語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6(6).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