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概念教學作為當前一個熱門的教學方法,其實際意義并不是單純地將概念傳授給學生,此處所指的概念應為教師經自己的吸收、內化而得出的知識的基本結構。通過對知識結構的突出,加強學生對那些枯燥的概念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同時也為下一個串聯(lián)知識點的講授做了很好的鋪墊。采用描述性研究法對初中數(shù)學概念教學的技巧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概念教學;技巧
無論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還是整個教育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中,數(shù)學概念的講授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數(shù)學概念是前人對一些抽象的數(shù)學思維的實踐總結,因此概念可以說是學生接觸某個數(shù)學知識點時最先接觸的內容,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因為它代表了對數(shù)學知識點的解釋與概況??稍趯嶋H教學過程中,數(shù)學概念的教學出現(xiàn)了兩個問題:一是部分教師不重視概念的講授,對數(shù)學概念一帶而過,學生不明白也不理解知識點。第二個問題是作為文字性的描述,概念中往往含有大量專業(yè)術語或是很多抽象的內容,教師不易說明,學生也很難理解。概念講授的偏差直接導致了后面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學生不理解的情況。而本文探討的數(shù)學概念教學是指將數(shù)學概念轉化為知識結構,同時突出知識結構教學的方法,下面筆者將探討如何實現(xiàn)有效的初中數(shù)學概念教學。
一、重視數(shù)學概念教學
1.對數(shù)學知識點進行概括總結
書本中的概念往往含有大量專業(yè)詞匯與抽象概念,對于學生來講較為難理解,因此教師不應只針對單純的概念文字來進行教學。作為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鞏固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并做出樹狀圖等知識結構圖,將過去講授的知識點與將要講授知識點的關系用知識結構圖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的描述說明。在講授具體內容之前,先讓學生明白學的知識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再對知識的概念進行說明。同樣對某一復雜的知識點也做相應的知識結構圖,為學生進行說明,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例如在講述第一部分有理數(shù)時,許多學生無法分清有理數(shù)、整數(shù)、分數(shù)、正數(shù)、負數(shù)的概念與關系,教師可做出相關知識結構圖并對其進行說明,讓學生一目了然。
2.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式的概念教學
許多數(shù)學概念來源于前人對于生活經驗的總結,因此,在向學生傳授這些知識與概念時教師也應回歸于生活或者說是通過生活實際來對概念進行引入,讓學生產生探究的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去學習,在愉快的氛圍中更能夠接受新知識、更能夠理解新概念。同時在引入新概念的時候,不應只是教師給予、學生接受的模式,更多的應該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究。利用多種案例對比的方式發(fā)現(xiàn)共同點與特殊點。并且概念大多有屬于自己的關鍵詞,而那些關鍵詞往往就是概念的本質或者條件。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比較之后可以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找出概念的本質。最后讓學生自己對某概念下定義,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例如在知識點等腰梯形的性質介紹一課中,教師可先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進行概念引入,讓學生知道什么樣的圖形是等腰梯形。而后讓學生對直角梯形、普通梯形與等腰三角形等多個圖形進行對比,指出相同點與等腰梯形的特殊點。最后讓學生通過等腰梯形的特殊性與具備的性質自己對等腰梯形的概念下定義并與課本上的概念進行對比,對不同的地方教師進行講授,從而達到加深學生印象的目的。
二、重視概念本質與推導過程
在數(shù)學概念教學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對概念進行剖析、推導的過程,教師在授課時應注重這方面的內容,對學生不理解的概念進行逐字逐句分析,并做出適時的擴展,對于概念中要強調的關鍵詞教師更應對學生講解到位并做出一定強調,確保學生理解知識點,避免概念的混淆。另外在某些知識點的給出時,教師應重視推理過程,數(shù)學是一門注重理解的學科,只一味讓學生去死記硬背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對一元二次方程組求根公式x=(-b±/2a講解時,許多學生可能對公式為什么這么寫,是如何來的并不清楚,只是將其記下來了,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導致學生過段時間后忘卻公式或是將公式記混,因此教師在教這部分內容時,應對公式的推導過程進行重點講述,讓學生明白為什么一元二次方程組的解是這個,學生加深了對公式的理解,如果未來忘卻學生還可以進行自己推導。
三、加強數(shù)學概念應用教學
在學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教師應設置相關例題,讓學生對概念進行實際運用,只有學會應用,才算真正理解。另外教師可布置能夠與之對比的或者類似但不同情況的例題,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通過做對比的練習題理解這個知識點與類似知識點的不同之處,通過做類似但不同情況的練習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學會舉一反三。
概念教學作為數(shù)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應對其保持重視的態(tài)度,同時應注重方式方法,避免重復乏味的填鴨式教學,而是將概念內化吸收后傳授給學生較為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用情景創(chuàng)設法引入概念,提起學生的興趣后,重視概念推導過程,讓學生真的理解概念,最后搭配少而精的例題,讓學生對學會的概念進行運用,從而真正掌握知識點。
參考文獻:
趙順發(fā).淺談初中數(shù)學概念教學[J].學苑教育,2013(7).
作者簡介:李永春(1988—),男,漢族,山東曹縣人,本科,曹縣第一初級中學,初級職稱,研究方向:數(shù)學教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