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花
摘 要:數學是學習階段的必學科目,也是應用在生活當中的工具學科。當前很多初中生學習數學是為了應付考試,其實學好數學不僅能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數學的過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的,小學生多學習加減乘除的運算,但是到了初中時期數學難度增大,如果僅依靠機械性的計算是無法學好初中數學的,因此培養(yǎng)中學生思維能力,進行發(fā)散思維的鍛煉是每一位數學教師所必須做的,因此本文將重點探究如何進行初中數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
引言
創(chuàng)新的思想和發(fā)散的思維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靈魂,所以作為中學生擁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是提升學習成績,順利進行今后學習的關鍵。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運用發(fā)散能力學習的關鍵時期,初中數學因為其難度大、復雜程度高等原因需要初中生能合理的運用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進行數學的學習,因此 數學教師要根據自身的工作情況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最終為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工作提供更多支持。
一、根據課本中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情境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新鮮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思維方式的轉變,能夠使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從而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同時教師應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情境相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養(yǎng)成學生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知識點,合理運用數學的良好學習習慣。例如學到初中數學第四章“圖形的基本認識”這一部分時,老師要通過生活中同學所能接觸到的圖形來輔助同學對圖形的理解,創(chuàng)設適宜的生活情境對教學工作進行輔助。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讓同學們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圖形,像生活中可接觸的圓體有足球、籃球、乒乓球;柱體:電線桿、搟面杖、未削的鉛筆等;椎體:漏斗、圣誕帽、跳棋的棋子等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圖形,通過教材之外的物品增強對數學的理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的鍛煉,從而提升數學成績。
二、以問題為導向,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課程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識,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學習伴隨著一個不斷從未知到已知學習的過程,初中數學有的重難點難度比較大,課堂時間有限,老師不可能將所有的細節(jié)部分全部講解清楚,這就要求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工作,找到本堂課中不會的問題,同時先對問題進行多種假想自己認為的解決辦法,再來根據每一種假想進行較為合理的思維推理。當課堂上老師講到這部門時要重點聽講,看看自己的解決辦法與老師的是否一致,或者有其他更簡便的算法,提高自己思維發(fā)散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初三中的難點是幾何和函數,學習時都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極強空間思維能力,幾何一般是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和圓的,函數是二次函數,兩個知識點分別學習就有些困難,但是當圓和函數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非常難了,數學程度一般的學生很難跟上老師的課堂,因此老師一定要讓學生進行課前復習,遇到困難要自己先想出多種解決辦法,讓學生打開自己的思維局限,得有效且合理的展開,這樣學生就能有信心的跨過學習中遇到的阻礙。
三、注重方法運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讓學生學習觸類旁通、拓展思維的廣闊性,增強思維的靈活性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做知識的傳授者,也要將學習的能力傳授給學生,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教師在授課時要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圖形的平移、旋轉和對稱中對學生空間想象的能力要求非常高,這時候我們就要結合數學教學的具體內容,給學生介紹思維的方法,空間想象的能力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學習道具,通過實物的平移、旋轉和翻轉等練習,通過實物的變化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圖形的抽象想象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講解和引導,幫助學生活躍思維,有效避免學生在學習和處理問題時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而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厭煩情緒。同時在學習一個知識點的同時一定要對過去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關聯(lián),并且讓思維常繞著這兩個有關聯(lián)的知識點進行展開,能讓所學習的知識能串成一個線不容易遺忘,也能讓學生的思維越來越開闊。
初中數學學到難度大的板塊會有很多同學因跟不上而掉隊,放棄數學的學習,學習的注意力也很難集中,這時就要在課堂上適時地引入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例如查7游戲,由班內同學依次報數,當遇到7、37、57等有數字中含有“7”的,要說“過”;
當遇到7的倍數時,如14、21、28也要說過。這個游戲能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也告訴了學生要提前進行思考,鍛煉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活躍了課堂,增強了課堂的學習效果。
結語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管運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應該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核心,也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方面去對數學進行學習和思考。學好初中數學能為未來的數學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也能鍛煉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全面的進行發(fā)展,也能提高數學教學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梁晨,晏慧敏.淺析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5):145.
[2]趙梅玲.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5(28):112.
[3]胡顏梅.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探究[J].學周刊,2013(29):136.
[4]王建英.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1(28):68-69.
(作者單位: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