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君
【摘 要】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激發(fā)學生愛讀書的情感,了解讀書的好處,更要培養(yǎng)學生有選擇的讀好書的習慣。老師要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讀書能力,從情感上培養(yǎng)學生愛閱讀的熱情,并理解讀書的意義,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切實地讓學生感受到,書就是我們身邊的朋友,與書為伴,其樂無窮。
【關鍵詞】 閱讀;習慣培養(yǎng);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
《和好書交朋友》是鄂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結合學生學情來分析:四年級學生由于學習任務加重,加上電視、網(wǎng)絡充斥著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得學生讀書的時間相對較少,還沒有深刻意識到讀好書帶來的快樂和益處,也不太會選擇適合自己看的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激發(fā)學生愛讀書的情感,了解讀書的好處,更要培養(yǎng)學生有選擇的讀好書的習慣。再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來看:四年級的學生大多都喜愛書,喜歡書中各種有趣的故事,喜歡書中所蘊含的知識和道理,喜歡書帶給他們無窮的樂趣。老師要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讀書能力,從情感上培養(yǎng)學生愛閱讀的熱情,并理解讀書的意義,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切實地讓學生感受到,書就是我們身邊的朋友,與書為伴,其樂無窮。
教學設計:
我愛讀書
學習目標:
知道讀書能使自己取得進步,愿意和好書交朋友。
能感受讀書帶來的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讀書的好習慣。
學習重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讀書的意義,尋找讀書的快樂。
課前準備:
推薦一本自己喜歡的好書,并為它寫推薦詞,挑選自己喜歡的一段進行朗讀。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央視在繼《中華好詩詞》之后,又推出一檔收視率極高的節(jié)目——《朗讀者》,這個節(jié)目再一次掀起了人們讀書的熱情,以及和好書交朋友的愿望。板書課題:《和好書交朋友》。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期《朗讀者》的片頭,一起感受一下閱讀的魅力。播放《朗讀者》相關視頻。
二、分享讀書趣事
1. 在我們身邊,有那么多人熱愛閱讀,一書在手,渾然忘我,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大元帥陳毅小時候讀書的趣事吧!
請一個同學講講《陳毅吃墨水的故事》。
2. 聽了剛才的故事,同學們露出會意的笑容,在我們的身邊,熱愛閱讀的人比比皆是,再來看一則新聞報道:
據(jù)湖北日報網(wǎng)報道:武漢學院法律系學生龐章昊是一個學霸,更是一個“閱讀狂人”,雖然家庭經(jīng)濟并不富裕,但只要是買書,父母從來都是支持的。在他小學的時候,媽媽給他買過一整套的百科全書,這不僅讓他在老師同學眼中成了一個知識小達人,更培養(yǎng)了他閱讀的習慣。如今,他每個月一半以上生活費都用來買書,至今已收藏3000多套圖書,寢室儼然成為了一個小型“圖書館”。收藏的書每一本他都讀過,只是有些淺閱,有些深讀。像一些和專業(yè)相關的書籍,有的他看了上百遍。當然,他的閱讀不僅限于自己買的書,校圖書館、省圖書館都是他的閱讀陣地,甚至還會找同學幫忙借閱其他高校圖書館的書籍。他說,說了你可能不相信,我連在KTV都能看得進去書。
師:聽了陳毅將軍小時候的故事,看了剛才的這篇新聞報道,你是否也想起自己讀書的經(jīng)歷和一些與讀書有關的小故事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ㄕ埻瑢W自由地談一談。)
三、感受讀書益處
1. 漢代的劉向說過: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意思是,書就像良藥一樣,善于讀書就可以治病。下面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你認為讀書都有哪些好處?
學生暢所欲言。(讀書可以使我們增長知識,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讀書可以讓人知書答禮,擁有一顆慧心……)
2. 引入關于“世界讀書日”的介紹,了解全世界對閱讀的重視。
四、推薦一本好書
1. 師: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也讀過不少書吧,下面我們就把自己讀過的最喜歡的一本好書推薦大家,并展示朗讀其中的一小段。
2. 其他同學點評:你覺得誰展示得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3. 課件出示習大大對大家讀書提出的要求:
好讀書 善讀書 讀好書
五、分享一首小詩——《讀書》,老師配樂朗讀。
師: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夢想的時候,就靜下心來讀書吧,讓我們一起在書的海洋中去體會閱讀的幸福!
六、課后拓展
有的同學認為,如今電視普及到千家萬戶,節(jié)目內(nèi)容包羅萬象,似乎看了電視就不用多看書了,對此,你有什么自己的見解呢?課后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討論。
附:板書設計:
和好書交朋友
好讀書 善讀書 讀好書
教后反思:
執(zhí)教了《和好書交朋友》一課后,我感覺到這節(jié)課有成功之處,但也留有遺憾。這節(jié)課緊扣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打破課堂局限,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在這節(jié)課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首先,老師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課堂中能緊緊圍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去選取材料和開展活動。借助教材提供的平臺,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善動的特點,教學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突破了重難點。
其次,品德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有效的、高質(zhì)量的多項活動,這節(jié)課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學中將討論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融為一體,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擴大了知識容量。學生通過日常的積累和資料的收集,老師和同學的推薦和補充,懂得了多讀好書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長,終身受益,從而激發(fā)學生讀好書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另外,有效運用資源,演繹課堂精彩也是本節(jié)課的亮點之一。品德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資料的整合運用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品德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課堂上老師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膽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首先是善用生活資源,學生是課程資源的主體,因此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應關注學生的生活,“生活即課堂“。在這一節(jié)課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分享了自己讀書的經(jīng)歷和一些與讀書有關的小故事,引起大家的共鳴。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把課內(nèi)知識與課外熱點相融相通,使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展開有效的學習,例如用最近熱播的節(jié)目《朗讀者》作為新課導入,設計巧妙,新穎別致,富有吸引力,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模擬節(jié)目形式進行相關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反思整節(jié)課,如果在學生展示環(huán)節(jié),老師能夠更加大膽地去放手,讓學生自己去主持,去把控全局,學生參與面會更廣,課堂氣氛也會更加熱烈。
總之,品德課的本質(zhì)就是“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去撼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去撞動另一個靈魂”,我希望能通過這節(jié)課讓學生在逐步的學習探究中,明白讀好書有利于自己的成長,養(yǎng)成讀課外書的好習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讓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 陳霞,趙國安. 如何有效的引導學生閱讀[J]. 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7(3).
[2] 王文英.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 吉林教育(綜合版),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