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輝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應當注重教學方法,利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讓小學生們增加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小學語文老師肩負著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重任。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和新課改教學目標指引下,以生為本,因材施教,根據(jù)教材制定出符合實際教學理念的教學內(nèi)容,能夠明顯提高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因材施教”;寫作教學;運用
寫作教學對小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閱讀教學中應豐富化和多樣化教學方式,遵循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理念,這告誡教師要以生為本,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調(diào)整寫作教學的方法,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概述
在現(xiàn)今的小學教育,許多語文教師都局限在于應試教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與其認真教好學生的作文,還不如要求學生背誦幾篇文章,然后在考試中考出好的成績,這樣既省力,也使得自己的教學成績更加優(yōu)秀。雖然這種方式讓學生考出好的成績,使得學生和家長都高興,但實際上,對于學生的看圖寫作水平的提升卻聊勝于無。這種應試教育的做法一方面影響了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學生之后的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因材施教”原則的應用
1.認真了解學生,實現(xiàn)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的實施要有明確的對象,教師在分層概念里要領悟到這里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不同層次的學生,相較于一視同仁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講究層次清晰,因人而異。在小學教學中,由于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生活,且小學知識具有一定難度,學生之間的學習習慣已經(jīng)出現(xiàn)明顯的分化,學生之間的差距也逐漸趨于常態(tài),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符合分層模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是提高小學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正確手段。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從多元角度劃分層次,根據(jù)學習習慣的差異,將學生分為自律型和非自律型,在面對對象教學時,教師要抓住課堂的側重點,更多地監(jiān)督非自律型學生,改正其不良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向自律層次積極靠攏;根據(jù)語文基礎的差異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教師面對不同層次學生要采取針對性措施,在學習基礎上引導優(yōu)等生繼續(xù)深入研究,在課堂上,簡要圈出書本上延伸的難點,要求優(yōu)等生理解掌握,提點中等生課后嘗試了解,對后進生不做強硬要求。
2.集體性比賽,激發(fā)學生興趣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好勝心其實都是很強的,特別是小學生,好比的心態(tài)一直都存在著,即使是較差的學生,在比賽中也會積極向上,被帶動起來。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全校的看圖寫作比賽來培養(yǎng)學生對于看圖寫作的興趣。每位學生都希望自己比別的學生來得顯眼一點,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稱贊。之前,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看圖寫作的熱愛和興趣,我校舉行了第一屆看圖寫作大賽,在得知這個消息后,引起了學校學生們的注意,每位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在這次比賽中嶄露頭角,讓父母為自己感到驕傲。在這種濃郁的氛圍下,教師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向?qū)W生傳授了許多關于看圖寫作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事實證明,這次的競賽是有收獲的,全體學生在這次比賽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出現(xiàn)了許多作品。當然,這些受到表揚的學生之后對于看圖寫作也更加努力的練習,而沒有獲獎的學生也不氣餒,力爭向上,立志不落后于人。在這種良性競爭中,學生對看圖寫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所描述出來的語言也愈加優(yōu)美。
3.踐行寫作實訓,推動能力提高
唐代學者韓愈曾說過“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寫作能力的提高除了閱讀知識素材的積累,還應該輔助一些必要的練習來提高不同層次的學生們的寫作水平。日常的寫作訓練可以圍繞著課本來同步進行,這樣既可以鍛煉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又可以加深同學們對于課文的印象和理解。比如在學習《草蟲的村落》后,老師可以讓同學們通過多媒體小視頻等方式大致想象并感受一下鄉(xiāng)村生活,然后以學生自己的感想和理解為角度寫一篇有關于鄉(xiāng)村美景生活的文章,當做是小學生當期的寫作任務。
除了同步的寫作訓練外,老師還可以依據(jù)不同層次同學基礎,以寫日記或者周記的方式來練筆,這樣也能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要求。例如在每天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肯定會有形形色色的經(jīng)歷,自己每一天的喜怒哀樂和所見所聞都可以成為同學們筆下的素材,這樣一個自由表達的寫作練習不僅能提高同學們寫作的樂趣,同時也是練筆的最好的方式。寫作練習還可以結合課文與生活等讓同學們總有更多的寫作內(nèi)容。比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老師就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讓同學們描寫一個自己最想表達的人,從而練習寫作能力。寫作訓練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年紀小,判斷能力還不夠高,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同學們的作文的批改。老師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教師在評改的過程中不僅要正確指出學生作文的問題所在,還應該照顧到孩子們的自尊心,讓孩子們們身心健康地成長。
三、結束語
因材施教是小學教學的一大特色,也是根據(jù)實際考察情況提出的有效教學手段,分層教學的基本概念是以生為本,具體措施從課前學習要求,課堂知識掌握以及課后習題練習等多方面強調(diào)分層,讓每個學生得到合理分層,最大程度獲取知識。
參考文獻
[1]連奇志.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增加趣味性分析研究[J].好家長,2017(40):200.
[2]高啟成,王力.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7(17):251-252.
[3]張振群.淺談因材施教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下旬刊),201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