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亮
[摘 要]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小學數(shù)學中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已經逐漸退出了教育的舞臺,小學數(shù)學課堂應豐富教學項目,以趣味性的內容形成班級凝聚力,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數(shù)學相較于其他學科,抽象的計算內容較多,教師應結合小學數(shù)學的特性,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導入新鮮元素,契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制定出多元化的小學數(shù)學互動內容,填補以往體育課堂上的空缺,改善體育活動的沉悶感,使得學生從叫苦不抵的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逐漸感受到小學數(shù)學的樂趣,樂此不疲的參與練習,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數(shù)學;課堂;應用
興之所至、金石為開,興趣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拓展人們的視野與交際空間,興趣的衍生消除了枯燥感,是學習與工作中有效的推動力,對于小學數(shù)學的教育來說也是如此,小學數(shù)學有著多重的計算形式,在缺乏興趣的課堂上,學生的理解是淺顯的,教師應打破照本宣科的課堂限制,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導入新鮮的元素激趣,趣味性的課堂應避免教師一人的主觀臆測,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從而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剔除掉小學數(shù)學中學生不感興趣且不重要的部分,填充學生熟知的內容,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以積極活躍的互動氛圍,使得小學數(shù)學課堂充滿生機。
一、開頭的趣味導入
課堂伊始教師應將學生在課下的玩鬧松散情緒收攏起來,促使學生全身心的參與數(shù)學的課堂實踐,在數(shù)學的教學中,關注趣味內容的導入,滲透學生喜聞樂見的數(shù)學情境,短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后續(xù)的課堂內容深化展開做好鋪墊,課堂之初構建的趣味環(huán)境,應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 教師跨越與學生之間的鴻溝,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得學生抱有好奇心參與數(shù)學的互動探究,感受到數(shù)學的多樣性,在未知的空間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散思維延伸相關問題的聯(lián)想。例如,在學習平面圖形的時候,可以借助教室里的課桌、窗戶等很多現(xiàn)成的東西,讓學生身臨數(shù)學世界中去認識平面圖形;再比如學習年月相關知識時,可以采用類似腦筋急轉彎的方式來激發(fā)新課導入趣味,“2015年,小明被媽媽送到了奶奶家,然后小明就在奶奶家里住了59天,剛好是兩個月。請問:小明在奶奶家住的是哪兩個月?”像這種類似的問題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尋找答案,既貼近生活,又導入了新的課堂內容,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二、注重教學藝術
想要達到真正有趣的效果,需要老師們在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下功夫,不讓學生對練習產生厭倦和排斥的心理,每一個低年級學生都有愛玩的天性,老師要巧妙利用這一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設計適合學生的方法,例如組織與數(shù)學課堂知識相關的活動和游戲,鼓勵學生參與進來,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數(shù)學教學更要注重運用藝術,可以采取小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中的問題,或者某個小動物來提問,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緩解枯燥的課堂氛圍,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也參與其中,動用了自己的腦子,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開發(fā)了小學生的智力以及健康發(fā)展,而且,有可能對于他將來的數(shù)學學習產生影響,讓他們喜歡熱愛數(shù)學學科。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情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課堂的趣味性。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可以親自體驗學習的過程和樂趣,也會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情感交流,所以,老師們要掌握方法和技巧,用教學策略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用語言烘托出有趣的課堂氛圍
語言的作用有時候是不可想象的,輕松愉快的語言可以使人產生高興的心情,而冷漠的語言就會讓人產生厭惡感,在小學階段,學生正是對一切新鮮事物感興趣的時候,若是在這時候,老師在課堂上常常能引入一些小故事,用語言給學生描繪出一副不同的世界,想必定能勾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樣也便能吸引學生自主的學習和探究了。例如,在學習算數(shù)的時候,老師可以用一個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小猴子在自己居住的后山上自由的玩耍,到了中午的時候,玩得累了,也很餓了,便爬上了一棵桃樹上,由于自己特別餓,一下子吃了三個桃子,想到家里的妹妹,又摘了五個桃子準備帶給妹妹,問小猴子一共摘了幾個桃子呀?”這樣把學生帶到猴子的世界,讓他們自己感受算數(shù)的魅力。又比如,在初學圖形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桌子,黑板,窗戶,還有一些尺子呀,或者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讓他們自己挑選物品,然后說出由什么圖形組成。類似這樣的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找到答案,這樣既導入了新的課堂內容,又貼切了生活。
四、情景表演動手操作
導入只是為了一堂課拉開了序幕,要想讓一節(jié)課充滿趣味,保鮮下去,光靠巧妙別致地導入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需要在探究新知識的環(huán)節(jié)上添光增彩,才能讓學生的心始終在課堂上。如我們學校符靜春老師在教學四年級數(shù)學“文具店”時,設計以小組為單位,同學們分別扮演著小售貨員和小顧客。同學們都演得很逼真、很興奮,整個課堂立刻活躍起來。這樣實現(xiàn)了數(shù)學生活化,生活數(shù)學化,既有利于學生憑借生活的經驗主動探索,有利于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使原來枯燥乏味的數(shù)學計算,轉化為日常生活實際人手,使學生對數(shù)學產生濃厚興趣和親切感。組織學生進行操作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眼,動腦,動口等多種感官參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為學生從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親自動手操作可以讓原本枯燥的課堂教學富有趣味性。
五、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傊?,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啟發(fā)誘導,及時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步步著眼于學生的興趣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于學習,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灌輸知識”,讓學生想學、樂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陳樂明. 淺談趣味性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小學, 2012(9).
[2]范廷榮. 淺談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才智, 2011(1):126-127.
[3]吳梅菊. 探究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巧妙運用[J]. 教育科學引文版, 2016(11):101-101.
[4]李小松. 探究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巧妙運用[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