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摘 要]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币虼?,我們必須重視語文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能力和習慣。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處于良好學習階段的學生。如果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了興趣,教師的教學就會感到輕松,學生也會不自覺地投入學習中。因此,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是教學新策略的第一步。教師在教閱讀課之前,可以準備幾個有趣的話題供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它們可以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式討論,也可以是學生小組的探索,讓學生在感受閱讀課樂趣的同時,還學會了享受語文閱讀。
二、積極開發(fā)語文群文閱讀素材,拓寬學生閱讀范圍
在閱讀活動中,文本起著重要的作用,是閱讀活動有序有效發(fā)展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師應重視閱讀材料的選擇,注意文本的選擇,整合和分類。群文閱讀和一般的單篇文章閱讀最大的不同就是閱讀材料多。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語文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先引導學生加強對教材中“學科單元”文章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的學習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在此基礎上,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和閱讀面,這樣就可以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基礎上加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的目的。
三、讀練結合,提高能力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知識和基礎培訓都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加強培訓?!?我多年來一直這么認為,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訓練思維,訓練語言(同時也訓練思想品德),而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兒童時期打下的基礎極關重要。”如果學生在語文課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是一讀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不過關,那么語文課程對學生的人文熏陶、生命發(fā)展就無從談起,所以語文課應該把“訓練”放在突出位置,將“閱讀”和“訓練”相結合,在課堂中做到以讀為本,讀練相融,才能讓學生真正積累語言,感悟內化語言,遷移運用語言,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語文素養(yǎng)才能全面提高,我們的閱讀教學才真正扎實有效。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不斷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初探[J].赤子:中旬,2014 (04).
[2]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