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七武
【摘 要】在學校管理中,需要領導去發(fā)號施令。但領導是否就是發(fā)號施令者,當值得人們?nèi)ニ伎肌W鳛轭I導不僅僅是發(fā)號施令者,更應當是身先士卒的積極踐行者。
【關鍵詞】教育教學;身先士卒;管理策略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管理中,有時的管理并非就能得到教師的理解和支持,教師也還會去說三道四,尤其就道出許多實施之難言的苦衷。教師難言的苦衷在哪?為何會出現(xiàn)如此之難以言狀的苦衷?在平時的多教育教學管理中,筆者多進行著這方面的思考,在比較初步理清頭緒中發(fā)現(xiàn),倘若管理者能夠身先士卒于教師,教師即使會有難言之處,也是可以去克服困難的。
一、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需要管理者的理念
學校需要管理,管理者需要管理的水準。當一個個管理者走上管理的崗位后,都在思考著以相關的計劃措施約束教師的行為,也都在思考著以相關的計劃措施引領著教師去專業(yè)成長。如以名師策略給相關骨干教師去施壓,如以青藍結(jié)對促使年輕教師盡快磨練成教壇新秀,如以夕陽紅工程計劃促使老年教師去發(fā)揮余熱,但事實上所獲取的效果則不是那樣的盡如人意。如有管理者提出對教師實施隨堂課的聽課策略,企圖讓教師能夠每堂課都去精心備課,也每堂課都能上出煥發(fā)學生生命活力的課。可教師就是那樣的不認可,有教師則這樣說:“領導可以聽我們的隨堂課,那我們可以聽領導的隨堂課乎?”看來這是戲言,但也需要進行充分的思考,也給教師敲響起警鐘:在對教師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時,別忘記自己也還就是教師,也還就是兼任相關學科課程教學的領導;別忘記自己是領導,充其量還應當就是兼任相關學科課程教學的領導。教師的戲言是不無道理的,學校領導應當就是能夠根植于教育教學課堂的領導。從如此之意義上說,管理者所實施的管理應當是身先士卒意義上的管理。其實,身先士卒意義上的管理對管理者而言,也是極具意義的,如果對所制定的計劃進行自我意義上的踐行,那完全可以在自我意義的踐行中發(fā)現(xiàn)所制定計劃的存在問題,還可以發(fā)現(xiàn)所制定計劃的不妥之處。當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真正成為管理者的理念時,并真正去付諸實施時,所有的被管理者會是十分的緊緊圍繞著管理者去實現(xiàn)管理計劃的實施,實現(xiàn)管理目標的達成。
二、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需要管理者的自覺
作為一個個教育教學管理者,僅僅就是某種層面上的指手畫腳,可能顯得比較輕松,甚至就是極度意義上的輕松。如果在管理中又要去身先士卒,那就可能會感到管理的相當繁雜。所以,管理者奢望自己的身先士卒能夠起到理想的表率作用,但往往缺失的是不能持之以恒。尤其在人們都比較浮躁的背景下,管理者也都在發(fā)號施令和指手畫腳著,也都在少于身先士卒的前提下進行著發(fā)號施令和指手畫腳的管理。這樣的管理所能形成的管理效果不是十分的顯著也是人們所有目共睹的。我們都應當看到:期初制定的學校工作計劃,期末能夠達成的目標怎樣?還不多是那樣的不盡如人意!從此等意義上講,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需是管理者的自覺。身先士卒的管理者自覺,需要管理者具備著崇高的使命感。作為管理者,其管理部門交付于管理的職責,都是因為管理者具有比較優(yōu)秀于教師的品質(zhì),具有比較優(yōu)秀于一般教師的能力;作為管理者應當進行這樣的思考,在其位就應當去謀其政,而且就應當憑著一顆滿腔的熱誠去謀其政。上世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理念,對我們的起到意義當是十分深刻的。當今社會如此尊敬我們教育工作者,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則應當成為我們相當積極的追求。從如此之意義上說,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則更應當成為管理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自覺。
三、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需要管理者的研究
從一定意義上說管理者的身先士卒,對管理效益的提高是具有促進意義的,但有時身先士卒的管理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出現(xiàn)負面影響。如管理者的形象影響就是其中之一,我們都要求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中,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作為我們自己所上的身先士卒意義上的課就是那樣的不盡如人意,那管理者的臉面如何?但我們又不能就是某些意義上的因噎廢食。這就需要尋求比較理想的出路,尋求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的得心應手且卓有成效的出路。應當說這樣的出路只要人們?nèi)撔墓プx相關管理文獻還是多能夠獲取的,但也不完全盡然。因為我們所管理的學校有具體學校的特點,我們所管理的教師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我們所管理的學生更具個人色彩。從諸如此類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是需要管理者進行認真深刻而又科學研究的。進行比較深刻而又科學的研究,現(xiàn)在所能借鑒的當是比較豐富的,但人們又不能就去進行比較簡單的死搬硬套。所以,在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的研究中,堅持多閱讀,在教育教學管理理論百花齊放中,像蜜蜂一樣多去采花,進而釀出比較多之香甜的蜜來;堅持多實踐,平時的管理,要求教師去做的,多力求事必躬親,尤其實施某種意義上的教學改革,都通過自己的實踐去獲取一手資料:堅持多反思,人們多說“學而不思則罔”,我們也完全可以這樣去說,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之不思亦則罔;堅持多總結(jié),總結(jié)不僅僅總結(jié)著“得”,也還應當總結(jié)著“失”,自己在掌握住教育教學管理的身先士卒的得失時,其管理才能夠上水平,也才能夠比較理想地形成管理的正能量。
總而言之,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涉及的是千頭萬緒。管理者需要的是身先士卒,還需要其他。作為管理者不能只在一個方面進行思考,也不能就在相關方面進行思考,所思考的層面應當更為廣闊和深入,只要不斷地進行思考,只要實現(xiàn)思考的深入和廣泛,那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則一定能夠促進學校工作的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肖川.教育的使命與責任[M].岳麓書社,2007
[2]祁智.剝開教育的責任[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
[3]嚴長壽.教育應該不一樣[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