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晨陽 阮舒陽 余婷
【摘 要】隨著網購消費的快速發(fā)展,作為“網購大軍”的高校群體開始關注校園物流的發(fā)展運營模式。本文旨在為高校校園物流運營模式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使得校園物流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因而本文通過以當下校園物流為案例,通過對校園物流的現狀分析,從而總結其存在的特點如代理點多而雜、宣傳力度不足等。在此基礎上,對校園物流運營模式進行論述和探討: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為校園物流的整合,其二為校園物流的優(yōu)化,并對其可行性、風險和效果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形成一種與校園契合度較高,便于校園內部管理的高校校園物流新模式。
【關鍵詞】校園物流;運營方式;優(yōu)化整合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以及互聯(lián)網的普及應用,網上購物成為了當代熱頻詞。而處于互聯(lián)網+科技時代的背景之下,物流業(yè)作為一個集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的新興產業(yè),在國民經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樣一個物流業(yè)高速發(fā)展的時代里,作為物流行業(yè)中一個重要的分支——校園物流,則以其獨特的市場需求及生存環(huán)境出現在大眾面前,其模式區(qū)別于一般的物流模式。而我國電子商務的逐漸成熟和大學生消費能力的顯著增強,為物流公司在校園內開設物流業(yè)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機遇。
各大物流公司均在各大高校中開設代理點開展業(yè)務,經營收發(fā)師生的快遞,為師生群體提供快遞服務。在我們師大的校園中,已有許多的民營甚至國營物流公司設點開展業(yè)務,其數量雖已接近飽和的狀態(tài),但還遠遠沒有達到供求平衡的地步甚至可以說,仍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態(tài)。大學生網購熱潮勢必愈演愈熱,對于物流行業(yè)而言帶來的不僅是廣闊的市場需求更是在校園物流中無限商機。
根據我們的調查顯示,各類物流公司雖在浙江師范大學中設點開展業(yè)務,但其運營模式和盈利能力遠遠沒有達到我們想象中的理想水平,仍然處于摸索階段并且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店鋪租金、工作人員人數安排、工作效率以及運營模式等方面)。
因此,我們調研小組選擇在校園(浙江師范大學)物流業(yè)務上展開研究,對其經營模式進行調查和探討,期待校園物流為此得到改善,穩(wěn)定發(fā)展。
一、研究內容
從現狀來看,目前絕大多數的物流公司已經在金華各大高校中開展業(yè)務并設立網點。其數量上已接近于飽和狀態(tài),但在其質量(效益、效率等)上遠遠沒有達到供大于求的地步。據了解,在校大學生使用物流的主要途徑為網上購物。而在電子商務平臺日趨完善的今天,網購熱潮勢必愈演愈熱,這將帶來廣闊的市場需求和無限商機。據調查顯示,目前物流公司雖然已經開展校園內的物流業(yè)務,但大都不太重視校園業(yè)務,其運營模式和盈利能力還處于摸索階段。在特點上,物流公司的代理點顯現出多而雜的特點;
由于校內租金問題,較多物流公司選擇與其他商鋪共同合用店面來維持日常的經營,而其地方狹窄簡陋,快件包裹擺放零亂無序,學生往往難以產生信賴感;部分快遞點由于場所偏僻,寄、取郵件不便,導致業(yè)務量不高,難以維持業(yè)務的長期性。校內物流占有的市場份額有限,利潤相對不高甚至出現負利潤的情況,而在現有租金和人工費用等成本不斷上漲的環(huán)境下,許多校園物流點難以維持日常的開銷。校園物流利潤不高的情況下,快遞公司無法招聘更多的工作人員進行派送快遞等業(yè)務,導致效率低下。尤其在淘寶雙十一購物節(jié)等的特殊購物日,快遞出現積放、滯留的情況。
二、研究過程計劃
(一)搜集研究資料(包括采訪在校學生和物流點工作人員、上網、書籍查閱等)發(fā)現問題。
探索校園物流存在的必要性是進行本次調研的前提。從在校大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尋找其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內部因素主要以大學生消費因素為主,而外部因素可以從當前電子商務平臺的迅速普及和網購熱潮的不斷發(fā)展等角度分析。重點在于發(fā)現目前校園物流存在的問題,尋求問題的本質,從根源出發(fā),分析當前存在問題的原因。
(二)以金華高校為例進行實地調研搜集廣大學生對校園物流的看法與建議。
1.以金華高校為例進行調查研究,首先進行問題的可行性討論,再實地分發(fā)回收、統(tǒng)計與總結,將不同高校的物流問題進行對比,以調查問卷等形式來了解校園物流現狀。
2.采訪在校的大學生,將采訪對象的問題和建議運用到實踐中來并完善不完善之處,探尋解決的辦法。
3.對校園物流點相關負責人以及部分學生進行訪談,從中探尋雙方認為的當前校園物流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發(fā)現的問題提出我們的建議。
(三)調查報告整體分析
對于原先擬好的調查報告進行搜集之后,進行分類和數據統(tǒng)計,在一系列的統(tǒng)計完成之后,進行數據的俱現化,將浙江師范大學與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物流狀況進行對比。整理完畢后進行報告分析,并征求指導老師的意見。我們將總結出在校大學生的看法和建議,將其獨立數據分析,最終合成一份調查報告。
三、調查結論與建議
(一)我們的課題研究旨在推動校園物流積極發(fā)展。
我們小組旨在為高校校園物流運營模式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使得校園物流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通過以當下校園物流為案例,通過對校園物流的現狀分析,從而總結其存在的特點如代理點多而雜、宣傳力度不足等。在此基礎上,對校園物流運營模式進行論述和探討: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為校園物流的整合,其二為校園物流的優(yōu)化,并對其可行性、風險和效果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形成一種與校園契合度較高,便于校園內部管理的高校校園物流新模式。
(二)校園物流的發(fā)展對提高在校大學生生活質量有積極意義,便利師生的生活,帶動消費,推動經濟發(fā)展。
大多數學生都是現代網購的群體,校園物流便利了學生的生活,使得學生因為便利的服務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消費當中,促進消費的發(fā)展,使其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發(fā)展鏈。因此,推動校園物流積極發(fā)展,對于消費本身可以提高水平,對于經濟建設更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良好的校園物流有利于校園秩序的維持與發(fā)展。
高校中物流點的分散性和相對松散性,使快遞工作具有一定難度。而學生可以通過在整合的服務中心,讓分散的物流點聯(lián)系在一起,使快遞包裹集中起來,共同整理分發(fā),維持應有的秩序。而且,服務點的“公共”性質,可以提高效率,改變他們原有的散漫,促進校園物流的發(fā)展。
四、結束語
通過建立校園物流服務站,把學校外部的物流公司、學校內部彼此分離的物流代理點整合成整體服務系統(tǒng),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實現校園內有限物流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從而提升校園內物流服務的質量,實施新的校園物流運營模式后,將會極大的改善經營者的盈虧狀況。服務多樣化、個性化的為贏得良好的口碑和增加物流業(yè)務量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