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娜
摘要: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尺度,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最高體現;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
關鍵詞:語文課堂;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作文教學提出了總目標:“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比欢?,有的小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叫苦不迭。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zhí)著的追求。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下快樂作文呢?下面我就談一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拉近作文與生活的距離,培養(yǎng)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單憑空想像是寫不出好作文來的。我們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親身體驗、身臨其境才能獲取和積累寫作素材,寫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們盡可能多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參觀、課外實踐活動、文體競賽、游戲等,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金秋十月,學校組織了一次去農場采摘活動。到了果園,滿眼都是紅的綠的蘋果、棗子,這可是他們頭一次見到??!學生興奮得不得了,飛也般得沖進林子。他們幾人一組,想盡一切辦法地搶摘著,提著沉甸甸的“戰(zhàn)利品”,個個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貋砗?,他們以《快樂的采摘》為題記錄下了這次活動。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興奮、快樂的感受,這篇作文當然寫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動。當然,還可以在作文課中現場組織一次活動或比賽,如拔河比賽、老鷹捉小雞,打龍頭。這樣學生既是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觀察者,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同時又有教師的引導觀察,使學生既樂在其中,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靜觀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動,充滿情趣,寫作興趣也會自然而然有了。
二、積累素材,拓寬學生的寫作思維
魯迅說過:“學習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蔽艺J為這里的“學習”,不單是課內的閱讀,更重要的還離不開課外的延伸。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這方面,我改進了自己的常規(guī)教學模式,將每堂語文課的前五分鐘還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美文賞析”。采取多樣的形式,可讓學生自由閱讀作文類書籍,并在自己心愛的日記本上記下文章里自認為很優(yōu)美的詞句、動人的事例或自己獨特的感悟,作為作文時仿寫的參考,并定期檢查,公開評講誰記得好、進步快。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后,同學們讀書、寫作的興趣越來越濃。有時候某個同學讀到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便忍不住跑到講臺前念給全班聽,與同學共同分享,還有的同學找別人借作文書,更有甚者,專門利用周末到書店購買自己喜歡的作文書籍,然后在班內互相交換,共同閱讀,久而久之,學生積累的素材也逐漸多了,口頭表達能力也有所增強,潛移默化中也學到了很多寫作知識和技法,在實際寫作中,不僅內容變得充實起來,而且也能運用很多靈活的表現手法。
三、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寫作欲望
實踐證明:靠大談寫作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的事物激活思維,才能使學生智力活動呈現最佳狀態(tài)。葉圣陶先生亦云:“生活猶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運用多媒體教學作文,可突破時空的限制,把現實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進課堂,創(chuàng)設良好的習作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
例如:寫景抓不住特點,寫不出意境和內涵是學生不喜歡寫景的重要原因。人們往往把這歸結于學生對周圍的景物不夠留心,缺乏豐富的聯想,加之譴詞造句的火候不到所至。而實際上,老師指導學生寫景時僅僅紙上談兵,沒有創(chuàng)設一定情境讓學生融入景物才是學生對寫景作文倍感頭痛的關鍵所在。在一次《我愛家鄉(xiāng)》的作文教學中,我首先演示CAI課件(小興安嶺美麗而富饒的景色),這樣學生自然就被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意境之中。課堂上巧妙的用畫面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課件意境美。有了表達的欲望后,再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捕捉習作素材,幫學生成功的跨越寫景作文這道難關。學生在課堂上同時受到音樂、美術、文字語言等多種媒體的熏陶,如臨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因此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相當高。學生習作題材較廣,感情真摯,能寫出一定的意境,文章頗富新意。
四、合理評價,不吝嗇對學生的鼓勵,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葉圣陶先生說:“學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的積累?!币簿褪钦f,通過學生的習作,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洞察學生的思想,甚至是學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閱過程中,不僅要合理評價,更要針對學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給予更多的鼓勵,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
前不久,剛學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又該讓學生進行寫作演練了,根據本單元寫作的要求,是記自己成長中的煩惱。作文布置下去后,第二天,同學們陸續(xù)地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很多同學在作文中都流露出上初中后學習上的不適應,甚至是學業(yè)負擔帶給自己的諸多煩惱。其中,有一個同學就特別提到數學帶給自己的苦惱,在作文的最后她發(fā)出了這樣的“呼救”——誰能幫幫我,我該怎么辦?于是,我給她批上這樣一段很平常的話:有一個人能幫你,那就是有自信心的自己,更何況,數學老師在課后還說你在數學方面有進步呢!從這以后,我不僅能察覺到這位同學在寫作上有了更大的自信,還聽說她在數學課上表現很積極。試想,如果自己當時評改作文的時候,就是簡單的一個等級和日期,她也許會如此茫然下去,永遠找不到自信,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由此可見,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激發(fā)為學生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觸動了學生的寫作靈感,開拓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就擁有了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