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合布拜·買買提尼牙孜
摘要:漢字是教師進行語文教學和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chǔ),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但小學識字教學中存在的隨文識字的方式有違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步調(diào),識字教學生硬灌輸,不求甚解,認寫同步加大了學生識字的難度,單一的教學模式使識字學習顯得十分枯燥,強化識字練習的方法單一,識字教學的選材面較為狹窄等問題,文章針對上述問題提出通過集中識字法、生活識字法、看圖識字法、多元識字法、游戲識字法和故事識字法等方式來提升小學識字教學的效果和樂趣。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xiàn)狀;改進策略
一、前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一二年級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一直以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無論教學模式怎樣變化,教材做出怎樣的變更,識字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因為學生認識的漢字越多,對認識的漢字掌握得越牢固,就越有助于學生提升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古至今,自從語文(國文)課程產(chǎn)生以來,就伴隨這識字教學,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識字教學在我國已經(jīng)存在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當著并不等于說識字教學在我國已經(jīng)形成了完整的體系,當前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仍然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解決識字教學中的問題是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語文學習基礎(chǔ)的前提,有助于促進學生進入高年級后的語文學習,結(jié)合有關(guān)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研究文獻,以及本文的教學實踐,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中,存在以下問題影響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果。
1.隨文識字的方式有違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隨文識字是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常用的教學方式,隨文識字的操作程序通常是指教師以教課文為主要線索,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認識生字,隨文識字的好處在于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即感受到文章的熏陶,又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積累了生字,并且將生字放到具體的文章情境中,有助于學生對生字含義的理解,便于學生掌握和運用生字。但是,隨文識字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而言是相違背的,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不適于進行多任務(wù)學習,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難以對生字的學習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許多小學教師會在課后會要求學生抄生字,聽寫,其實是在機械地鞏固,并沒有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2.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步調(diào)。
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每個人的天賦都有所差別,就一個班的學生而言,不同的學生在天賦方面肯定有差距,甚至有的學生之間差距很大,同時,識字是對學生記憶能力和觀察能力的考查,有的小學生在這兩方面不如一般的同學,有的學生在這兩方面的能力又比一般的學生強,因此,教師在進行同步識字教學時,有的學生識字速度很快,有的學生識字速度很慢,但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時,并沒有采用分布識字的教學方法,所有層次的學生都采用相同的步調(diào)教學,進而不利于所有學生在識字時進行針對性的提升,尤其是一些識字能力較強的學生,同步識字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他們原本可以在單位時間內(nèi)超前完成識字任務(wù),但同步的教學方式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
3.識字教學生硬灌輸,不求甚解。
根據(jù)漢字的相關(guān)史書典籍記載,中國漢字是從古文字中逐漸演變過來的,象形是中國漢字最大的特點,每一個漢字都具備象形的特點,并且每一個漢字都具有情境性,都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每個漢字之所以這樣寫,也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因此,當前小學識字教學中采用的生硬灌輸式識字教學模式其實是不利于增強學生對漢字的理解,教師只是讓學生機械地記憶漢字,沒有將漢字的意向進行生動地解讀,學生在學習漢字時,教師只是對漢字的意思進行簡單的解釋,或者給漢字組詞,學生對每個漢字的含義理解較為淺顯,可謂是在學習中不求甚解,使得學生漢字識字效果不高,機械記憶使學生很快就會忘掉剛學過的漢字,不利于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漢字。
4.認寫同步加大了學生識字的難度。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識字教學通常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學生會認,另一個是學生會寫,有些版本的小學教材在教材末尾將會寫和會認的漢字分別羅列出來,所以小學的識字教學通常采用的認寫同步式教學,因為會認與會寫相比,難度較小,小學語文教師為了避免很多學生對于漢字會認不會寫的狀況,在進行漢字教學時,要求學生對某些漢字既要達到會認的程度,又要達到會寫的程度,認寫同步雖然有助于學生扎實地掌握某些漢字,但是,從認字的角度來看,認寫同步加重了學生的識字負擔,降低了學生的識字效率,教師在進行認寫同步式教學時,往往會將重心放在寫上,從而淡化了認,也是不利于小學識字教學的。
5.單一的教學模式使識字學習顯得十分枯燥。
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模式非常單一,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教師通常是先教會學生拼音,學生根據(jù)拼音指導(dǎo)所要認識的字該怎么讀,首先通過拼音指導(dǎo)字的讀法,接下來有的小學教師為了便于低段的學生理解字的含義,會對字詞進行簡單解釋,比如說通過列舉與這個字相關(guān)的詞語來解釋這個字的含義和用法,再下來就是教學生怎么寫這個字,教師在黑板上一筆一劃地書寫這個漢字,學生掌握該漢字的書寫方式,最后在鞏固幾遍,直到教師聽寫生字,學生能夠正確寫出生字即可。小學高段的識字教學與低段的模式差別不大,基本上也是從拼音開始的,只是小學高段的學生在識字學習中主動性更強,更為積極主動,除此之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少采用其他的識字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十分單一。
6.強化識字練習的方法單一。
學生在學習新的生字之后,教師都會采用一定方式幫助學生強化鞏固學過的生字,但是,教師所采用的強化識字的練習方式比較單一,有些方式顯得十分機械。例如,有的教師在學生學習完新的生字后,會布置相關(guān)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將剛學過的生字抄寫若干遍;有的教師會要求學生給剛學過的生字組詞,每個生字組幾個詞語;有的教師會要求學生回家后,讓家長給學生聽寫剛學過的生字,或者在學校抽時間集中聽寫,這些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及時機械地重復(fù)和鞏固,通過不斷重復(fù)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方式雖然簡單,便于教師實施,但是卻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情感,學生從這種單一的練習方式中,無法感受到中華漢字所蘊含的深刻文化底蘊,同時,也不利于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
7.識字教學的選材面較為狹窄。
在小學階段,學生識字的材料主要來自于教材中的課文,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每一篇課文末尾都將本課需要學生會認會寫的漢字羅列出來,幫助便于學生強化對這些漢字的學習,除此之外,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幾乎沒有其他的識字材料幫助學生識字,故小學語文教師為學生選擇的識字材料面較窄,不利于學生從多種材料,多元化的情境中識字。
三、改進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xiàn)狀的相關(guān)策略
結(jié)合小學識字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出現(xiàn)上述問題的關(guān)鍵原因在于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掌握科學的識字教學方法,沒有采用科學的方法引導(dǎo)學生識字,導(dǎo)致識字教學效果較差,為此,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可以采用集中識字法、生活識字法、看圖識字法、多元識字法、游戲識字法和故事識字法等方式來提升小學識字教學的效果和樂趣。
1.通過集中識字法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
本文在前面提到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學生識字效率低下的方式,識字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盡可能讓學生認識漢字的數(shù)量最大化,學生認識的漢字越多,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就顯得越容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也會隨著學生識字數(shù)量的上升而得到提升,為了提高識字效率,本文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采用集中識字的方式來進行識字教學,簡而言之,識字教學就是集中一段時間來讓學生識字,但是,集中識字并不是說專門拿出一節(jié)課讓學生認識若干個字,而是教師在叫學生識字時,在一段時間內(nèi),將經(jīng)過編排的漢字呈獻給學生,這些漢字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要么讀音相同,要么意思相近,或者是不同字組合而成的新字,總之,字與字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集中一段時間將這樣的識字材料呈現(xiàn)給學生,能夠提高大部分學生的識字效率。
2.通過生活識字法提高學生識字的效果。
生活識字法也就是說在生活中尋找材料要求學生識字,這一點需要學生家長配合,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小學低段的學生在某一時期會對認字特別感興趣,走在大街上看著自己感興趣的字,兒童都會嘗試著去認,有的兒童還會主動問成人這個字怎么讀,兒童在這一階段表現(xiàn)出對識字極大的興趣。其實,識字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幫助學生閱讀和寫作,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水平,識字教學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生活,學生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對文字的認識和解讀,所以,在生活中識字也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重要方法,語文教師要注意強化學生從生活中認字的意識,養(yǎng)成從生活中認字的好習慣。例如,當學生在閱讀故事突然發(fā)現(xiàn)生字時,可以立即查字典識字;當學生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某個自己感興趣卻又不認識的字時,學生詢問家長,或者利用電子設(shè)備查閱,生活識字法即是一種識字能力,也是一種學習語文的意識。
3.通過看圖識字法增強學生對漢字的理解。
識字教學不是單純地教學生認字,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學效果,盡可能地讓學生將學過的生字都記住,這才能體現(xiàn)識字教學的最佳效果,因此,傳統(tǒng)的機械式識字方法并不是幫助學生理解識字的最佳方法,本文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看圖識字的方式教小學生識字,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例如,曾經(jīng)人教版的一年級小學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后面的生字格里,對應(yīng)的生字后面都會配有一副與這個生字來源相關(guān)的圖片,“山”字旁邊會配一副畫有小山的圖片,“人”字后面是一個人的形狀,通過圖畫來幫助學生理解生字的來源,這就是看圖識字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借鑒人教版教材的這種方式,對于一些較為困難的生字,教師可以呈現(xiàn)于該生字產(chǎn)生有淵源的圖片,便于學生理解識字。
4.通過游戲識字法提高學生識字的樂趣。
游戲識字法是增強小學識字教學趣味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前面談到,傳統(tǒng)的機械式識字教學法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熱情,并且小學生本來就喜歡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結(jié)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當前小學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采用游戲識字法教會學生識字,尤其是對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游戲識字法更具有吸引力,小學高段的學生基本已經(jīng)掌握了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不需要教師對識字進行專門的指導(dǎo),只有小學低段的學生需要教師在識字方面加以引導(dǎo),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猜字謎的游戲教學認字,學生通過字謎能夠?qū)⑺J識的新漢字記得更牢固;教師還可以利用“你比我猜”的游戲形式來引導(dǎo)學生識字,總之,目前許多游戲都可以結(jié)合著進行識字教學,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游戲方式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5.通過故事識字法提高學生參與識字學習的積極性。
故事識字法也是一種有趣的識字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識字,還有助于學生提升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選擇類似于《唐詩三百首》、《伊索寓言》、《中國傳統(tǒng)民俗故事》、《笠翁對韻》、《三字經(jīng)》等國學經(jīng)典的注音版本讓學生閱讀,注音版本的好處在于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時,可以馬上根據(jù)拼音知道這個字讀音,然后根據(jù)上下文揣測這個字的含義,增強了學生識字和閱讀的自主性,讓學生可以漸漸脫離教師和家長進行獨立閱讀。并且,情節(jié)豐富的故事對小學生而言富有吸引力,能夠提升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四、小結(jié)
綜上所述,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學的主導(dǎo)作用,同時,要結(ji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和知識基礎(chǔ),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小學識字學習中,鼓勵學生想象、實踐,當學生掌握了識字的方法,體會到了識字的樂趣,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活動變?yōu)橛腥さ淖R字游戲,學生的識字熱情和積極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調(diào)動起來,筆者在本文所提出的策略僅作為改進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xiàn)狀的一些參考,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yīng)當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恰當?shù)淖R字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參考文獻:
[1]牛芬霞.對小學語文識字方法的有效性研究[J].發(fā)展導(dǎo)報,2017,7:2-3.
[2]陶艷.民國小學識字教學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6,5:17-18,22-27,44-46.
[3]王君.農(nóng)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反思[J].黔西南日報,2017,8:1-2.
[4]楊成兵.淺談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11,5:1.
[5]徐志梅.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發(fā)展導(dǎo)報,2017,4:1.
[6]徐敏.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模式[J].發(fā)展導(dǎo)報,2015,1:1.
[7]古蓓蓓.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學知報,2011,6:1.
[8]王翠霞.談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J].發(fā)展導(dǎo)報,2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