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鳳華
摘 要 朗讀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學的語文朗讀有利于課堂氛圍的提升以及幫助學生記住所學的知識。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育系統(tǒng)對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效益要求有所提升。對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在明確朗讀教學目的的基礎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擴寬學生的朗讀面,以更好的引導學生朗讀,讓學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而朗讀正是鍛煉小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并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大有裨益,能夠讓學生在大聲朗讀中養(yǎng)成勇于表達自我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C1,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4-0169-01
小學階段所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是能夠提高學生語言水平的朗讀活動,受自身學習能力的制約,小學生只有通過反復閱讀的方式,才能對文章應用到的語言和詞匯進行準確掌握。教師要積極主動尋找朗讀教學缺陷的地方,應用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保障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成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學方式缺乏趣味性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其學習的動力主要是對某件事物的新鮮感或者是興趣。而很多教育工作者正是忽視了這個最重要的部分,只是漫無目的的讓學生朗讀,想當然的傳授知識,并沒有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方式增強渲染,把學生帶入朗讀教學所需要的那種情景,也沒有讓學生仔細品讀作者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感情。長此以往,學生或多或少會生出一定的抵觸情緒,當然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二)朗讀的目的不明確
朗讀目的不明確是朗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的老師課堂中安排學生讀的內(nèi)容針對性不強,重點內(nèi)容讀的形式單一,難點部分讀的力度不大,流于形式,并沒有什么實質(zhì)效果。有的老師有時在安排學生朗讀時,并沒有給學生提出明確的目標與要求,只是簡單的讓學生讀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段落,學生讀得沒有目的,讀得沒有方向。這樣做既浪費了有效的教學時間,也不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背離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朗讀面狹窄
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本身對于朗讀的理解就存在偏差,在教學過程中是抽查式的朗讀還是問答式的朗讀都是以某幾個同學為主的,其它的學生只能被動的學習,這就說明現(xiàn)階段,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受到個人情感的左右,會更加偏向于學習較好的學生,朗讀亦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朗讀教學就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朗讀教學也成為了教師和某些同學之間溝通交流的渠道,缺乏一定的覆蓋性和針對性。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建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掌握朗讀技巧
朗讀教學和語文教學中的其他教學內(nèi)容不同,在朗讀教學中包含了大量的朗讀技巧,因此不能夠一味地讀,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什么是朗讀技巧,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良好的語言示范。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朗讀,逐字逐句的強調(diào)其中朗讀技巧知識點,然后再讓學生獨立的朗讀,這種方式下,學生可以在一個更加明確的語言氛圍下進行朗讀,也能夠找到語句中的重點。朗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對課文詞句的理解,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把握住不同語句的情感以及用詞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體驗文章的深層含義。
(二)充足的閱讀時間
現(xiàn)在教師忽略了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把過多的時間放在了對于文章的講解上。但是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上,學生只會對這種教育模式越來越乏味,漸漸地失去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可以給學生充足的自由閱讀時間,并且逐步引導學生,這會使學生和文本有交流,從而發(fā)現(xiàn)語文美,在朗讀過程中沉醉于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特殊意境,達到教學的目的,教師要在學生初步認識文章的基礎上,再富有情感地來進行朗讀,老師要不斷地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避免學生只是枯燥地學習。
(三)多樣化朗讀,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活躍起來,帶動學生的興趣。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在小學教育階段是至關重要的,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從多元化的朗讀教學方式入手,例如,進行小組合作朗讀,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布置不同的朗讀作業(yè),讓學生自己根據(jù)理解對小組的成員進行人物的劃分,然后通過每個小組的朗讀比賽,老師對朗讀的結果進行評價。通過這種方面,教師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了解文章,通過自我朗讀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章中,這樣可以更好的提升朗讀教學的效率。
(四)采用科學全面的評價方式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育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準確合理、富有鼓勵性的評價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處于興奮、主動、積極的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中的閃光點,多使用鼓勵性語言,激發(fā)學生長久的內(nèi)在積極性,對于學生的錯誤與不足,要用巧妙方式指出。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朗讀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加強對文章邏輯的理解,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喬世梅.淺析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考試周刊,2018(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