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教師進行情境教學可使學生深入課堂教學當中,這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首要步驟,也是教師探索的新方向。在小學高學段,學生的數學思維模式已經形成,情境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效率,舊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阻力和壓力,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情境教學;有效策略
小學數學的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主講為主,學生于被動之中接受知識,不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導致他們對數學失去興趣。并且小學生接觸的數學知識面比較窄,不能全面的理解知識的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把復雜的數學知識轉化,使其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消化,在設計教學情境時,要設計充滿生活情趣的情境,適當的增加學生的活動內容,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學習和教學環(huán)境,讓數學課堂生動形象起來,加深學生的認知,使學生愛上數學。在此,就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在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幾點有效策略。
一、 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特點的趣味教學情境
小學生天性好玩,不喜歡單調的事物,在學習時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特別是對于數學這門學科,學生在學習時不懂得怎樣才能更好地進入到學習中,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要依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顒拥脑O計還要注意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熱鬧,最重要的是要在活動中,使學生全部參與進來,并且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在活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活動中收獲更多的知識。我在教學“認識分數”的教學內容時,設計“丟沙包”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在游戲結束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比如每個人被沙包打中的概率是多大,每個人投中概率有多少,讓學生在玩中積極思考,去探求答案。在課堂教學中,我還設計一些搶答的競賽環(huán)節(jié)累計積分,學生的積分達到一定的數量可以升級通關,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習更加認真,能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課堂中。
二、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現在的課堂教學上,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和圖像來豐富自己的課堂,讓課堂生動形象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深刻認識數學的魅力,拓寬學生的思路,提高教學效果。我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比如數學畫板等工具利用圈點勾畫等功能,完美地呈現學習的重點內容,這些工具的運用,使知識得到了及時的傳遞,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注意力。無論是在數字知識的講解還是數學圖形的學習,我都盡可能的運用多種多媒體軟件,使教學活動豐富多彩,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自我探索中獲取知識,從而使他們的思維得到啟發(fā),增強學習數學的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學微視頻在各個學科開始被廣泛的運用起來,微視頻具有精煉、生動形象、形式多樣等特點,可以直觀的、生動形象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在課堂教學時,根據小學高年段數學的教學特點,嘗試把自己制作的微視頻和教學情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學《位置與方向》的教學內容時,因為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數學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方向感也很模糊,對于實物的具體位置和方向學生不能夠很好的描述清楚,我就自己錄制微視頻,把抽象的位置與方向的問題變得具體化,學生很好地理解了方位的相關知識,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運用微視頻教學能夠把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使學生對抽象的知識有了具體的認識,化難為簡,減輕了學生學習的壓力,讓他們輕松愉快的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并且他們的思考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運用于課堂教學
數學是以生活為基礎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在數學課堂上經常會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場景,把課本中抽象的數學問題變成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收獲知識,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發(fā)展。例如我在教學“立體圖形”時,學生需要認識多種立體圖形、了解圖形的性質、學會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等抽象的知識,如果單單依靠我在課堂上把課本中的知識講解出來,就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因為他們需要根據課本中圖形對立體圖形進行想象,這不但耗費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和精力,學習效果也不明顯,我就借助于生活中的實物進行講解,因為這些立體圖形在學生身邊隨處可見,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從教室里、身邊的實物找,講臺桌、課桌、文具盒等等,讓學生觀察、思考,觸摸實物,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去感知收獲知識。課后讓學生回家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去辨別哪些是立體圖形,讓他們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這不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學生的觀察、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且都能以極大的熱情去實踐、去探知。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地探索,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精心設計,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的生活情境,讓教材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邊分析思考邊得出結論,讓他們的數學思維更加清晰起來。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高學段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特點的趣味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運用于課堂教學,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激發(fā)他們的活力,啟發(fā)他們積極思考探究問題,讓學生在學習中去感受數學這門學科獨有的魅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忠偉.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112.
作者簡介:
王麗華,山東省棗莊市,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小呂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