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鑾
【摘要】現(xiàn)在學生懶學厭學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老師和家長,但究其原因,作為教育工作者,值得我們反思和研究。如何讓學生輕松學習快樂學習,在四十分鐘內得到實效,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們必須探討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師生互動;培養(yǎng)興趣
【中圖分類號】G713 【文獻標識碼】A
很多老師總是埋怨,現(xiàn)在的學生很懶,學習不刻苦,厭學導致成績上不去。通過素質教育和減負的全面實施,語文教學呈現(xiàn)異彩紛呈的局面,廣大教育工作者逐漸對學習中的“苦”產生了疑惑??晌覀冇袥]有思考過學生厭學的原因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是學生樂學的有效途徑
為什么學習是苦惱的呢?難道勤奮就一定很苦嗎?課本是語言的載體,它記載了前人的思想觀點、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豐富多彩,生機盎然,但形式是呆板、無生命力的語言文字,把無聲的語言文字化為有形可看有聲可聽,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才是一節(jié)課的成功所在。
我在教學成語故事《自相矛盾》時,并沒有依書直說出這個成語的意思,而是讓學生表演課文中賣矛和盾的人所做的情節(jié),來形象地體會出由于他自己前后說的話相互抵觸,并通過想象表演出人物當時的動作、神態(tài)、表情、語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學生哄堂大笑,對這個成語的理解也自然水到渠成了。
實踐證明,講效率、講方法的學習使課堂充滿歡聲笑語,而滿堂灌對現(xiàn)代學生學習和成長有害無益。學生因呆板學習而得來的東西是“死”的,不能靈活運用,而且使學生的思維僵化,不愿意開動腦筋回答,整節(jié)課就是老師在表演。長期下去還使人們把教育理解為一種強迫行為,學習變成折磨人的苦事,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將學習當成是一種負擔,結果沒促進學生的學習,反而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如果只是機械地掌握學科知識,那離開課堂只是遲早的事,要么是因為這樣的學習太沒趣,要么是自己的腦袋無法記憶這么多的學科知識。而真正能堅持下來,而且仍然興趣盎然的學生,他必然是掌握了其中的學習竅訣??梢?,根據(jù)課文內容適當做些情境表演,是學生樂學的有效途徑。
二、培養(yǎng)旺盛的求知欲
學習其實可以是一種快樂的事情。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有提倡樂學了,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這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經(jīng)驗。語文是門開放性的學科,與生活同在,但不少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導致懶讀少寫,無求知欲望,這是很可悲的。學會求知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沒有迫切的學習欲望,缺乏旺盛的求知欲,又怎能進入學習語文的角色呢?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求知的欲望,在四十分鐘內聽說讀寫得以有效實施,我在教學《黃山奇松》時,緊緊抓住“奇”字讓學生體會之所以奇的三大原因:隨處可以生長、長勢像人、姿態(tài)獨特。以這一話題為突破口,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學生在朗讀中自然打開思想的大門,課堂沉悶的氣氛大為改觀,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起來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長此下去,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目前,由于升學的壓力,考試的重負,評價標準的死板苛刻,以及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陋習,教學方法陳舊等原因,使得我們的學生仍被苦讀困擾著。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覺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時處處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原有的單純的接受式學習,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法,不斷讓位于師生的互動交流,使師生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在這樣的學習氣氛中,肯定了學生的地位、作用和價值,學生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才會覺得參與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在教學《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這一課時,我就采用了讓學生反復朗讀詩歌,讓他們發(fā)現(xiàn)詩歌的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前后呼應的特點,再問學生:“你喜歡這綠色的課本嗎,喜歡的話,我們就從其他幾節(jié)詩歌里找一找,看大自然向我們展現(xiàn)的是怎樣的課本。”此時,我及時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大自然的幾幅圖畫,吸引學生的眼球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就是在理解、挖掘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大自然,用別人的態(tài)度反觀自己,用自己的情感理解別人,用作者的體會感悟人生。整節(jié)課彌漫在思想和生命的氣息中,使課堂充滿不可預料的魅力。
現(xiàn)代教育要求愉快輕松學習,發(fā)展個性,完善人格,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新型的跨世紀人才,光死讀書能做到嗎?否定死板的教學,但不反對勤奮的樂學。因此,實施有效課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把著眼點多放在學生身上,讓他們的學習和身心同步發(fā)展,快樂成長,靈活做事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耿益香.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活力[J].中國培訓,2017(6).
[2]陳湘芬.創(chuàng)設情境 點燃激情——淺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9).
[3]錢和生.對中職語文情境化教學模式的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5(23).
[4]周琳璐.試論中職語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5).
[5]施盛杰.中職語文口語教學中的多元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J].職教通訊,2011(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