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們的教育是為了學生更好成長,學生的成長也包含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教學中個性化學習的實施就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個性特點去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地發(fā)展。在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引導中要注意倡導民主,尊重學生,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實施多元化評價。
關(guān)鍵詞:個性的定義;個性化差異;個性化學習;倡導民主;手段和方法;評價的實施
我們的教育是為了學生更好成長,學生的成長也包含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學術(shù)理論上對個性的定義就是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是一個區(qū)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huán)境中顯現(xiàn)出來的,相對穩(wěn)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nèi)隱性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由于個性的復雜性,哲學、社會學、等學科無不研究個性問題,都有各自對個性的一套解釋,對個性的概念和定義尚未有一致的看法。
拋開對個性概念的理論化解釋,我們知道學生由于生理心理的不同存在個性化差異,每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和潛力。學生因各人的知識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表現(xiàn)為不同的個性,學生在學習中學習方法方式就出現(xiàn)不同,有些人喜歡在群體中學習,有些人喜歡獨自一個人學習。每個學生都有一種偏愛的學習類型,有些學生喜歡聽,聽講記得牢;有些學生喜歡看,通過閱讀很快就能記?。贿€有些喜歡表演,通過動作口頭表達而記憶深刻。教學中個性化學習的實施就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個性特點去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地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讓學生用自己認為最佳的方法進行學習,教師加以適當?shù)囊龑?,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化存在,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呢?筆者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觀察,對教學方法的實踐和反思,總結(jié)下面一些體會。
一、 積極倡導民主,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首先我們積極倡導民主,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從教師為主體向?qū)W生為主體轉(zhuǎn)變,教師在教學中只能是學生的“引路人”。以往我們的課堂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以成人本位、知識本位為主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學生迷信教材,依賴教師,上課認真聽課,勤奮做筆記,苦苦背教材,而教師則堅持以教材為中心,壓抑個性發(fā)展,以程式化的教學模式,以專家的姿態(tài)將教材變成統(tǒng)一的“問題程序”和標準答案,扼殺學生的獨立、獨特的思考和探索的積極性,強調(diào)的是遵守紀律;要求統(tǒng)一,步調(diào)一致;學生聽命指揮、亦步亦趨,被動接受,失卻了自我,流失了個性。教學活動中不平等、不民主的師生關(guān)系無益于學生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因此要建立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主動性參與學習,才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學得更好。
其次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習方式的選擇,尊重學生獨特的學習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中給予學生適度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展示自己個性的過程。學生可以聽、說、讀、寫,還可以沉思、或交流。我們允許并且鼓勵和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靈活地動用自己喜愛的方式來學習。對教材知識允許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表達方式,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結(jié)果。對有獨到,具有創(chuàng)造性見解要及時進行表揚。
當然我們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中,絕對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對個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誤差要給予及時的指正或補救,而不是一味無原則地遷就,更不能放任其自流偏離正確方向,要積極加以引導鼓勵,這樣才能完成我們制定的學習目標。
二、 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每個學生都有一種偏愛的學習類型,由于存在不同的學習類型,在歷史教學中要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精心備課,準確把握教材,進行教學設計,制定出適合本節(jié)課具體可行的目標及教學方法,體現(xiàn)出各層教學的多元化、有差異性,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以七年級下冊《中外的交往和沖突》一課為例,對于視覺學習型的學生,喜歡看照片或圖表,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歷史插圖、照片、圖表,從其中所含的各種信息來了解學習歷史。在學習《鄭和》時指導學生觀看鄭和像、從觀察服飾中學生認識鄭和是明朝的官員,而且是一位宦官,從而產(chǎn)生興趣并主動地閱讀了解課文中鄭和的簡介。從《鄭和下西洋路線》圖中可以讓同桌之間互相指出西洋的地理位置。(“西洋”的歷史范圍主要指明代的西洋,是今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qū)。)還知道鄭和船隊所經(jīng)歷的路線,并且能很好地記住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展示鄭和與哥倫布、達伽馬遠洋航行對照表:
使學生從中更快地記住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次數(shù)、規(guī)模、到達多少個國家,比歐洲航海的遠航早多少世紀,從而認識到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從《榜葛剌國王用大象將明朝使臣接到王宮》圖,引導學生認識到亞非各國對鄭和船隊是歡迎的,理解得出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如果能精心選擇利用教材內(nèi)外歷史插圖、照片、圖表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個性化學習,可以讓學生印象深刻,提高學習效率。
對于聽覺學習型學生,教師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述,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多媒體剪接介紹鄭和下西洋的視頻錄像輔助學生學習,還可以讓學生搜集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在課堂中講述,效果也挺好的。
動覺學習型的學生在這一課學習時,可以讓學生模擬表演:鄭和船隊到達印度洋沿岸某一國家受到熱烈歡迎并與當?shù)厝嗣襁M行貿(mào)易活動的場面。通過情景再現(xiàn),深刻理解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自然得出結(jié)論:鄭和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jīng)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的友好關(guān)系。還可以指導學生畫課文結(jié)構(gòu)示意圖,選出讓較好的學生上臺展示。對群體中學習效果比較后可以采用分組討論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要使用的方法手段很多,使用起來要盡量考慮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的差異,要做到合理、適度、適時。一定要精心備課,各種教學方法手段使用,只有把握好分寸、時機才能成功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才能實現(xiàn)我們既定目標。
三、 實施多種評價手段,激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
有效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挖掘?qū)W生學習歷史的潛能。對于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歷史課程標準》中也建議測驗要充分體現(xiàn)歷史課程的綜合性特點和獨特的情感教育功能。單一紙筆測試形式要改變,對學生素質(zhì)的測評除了書面文字測試,還可以使用語言測試、繪畫測試、表演測試,可以進行歷史小制作、制作手抄報、歷史課堂劇的編寫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發(fā)展性、綜合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不僅能鼓勵不同類型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增添他們對歷史的熱愛,更能突出個性化的學習品質(zhì),這是對學生個性化學習更大的激勵,實施評價是不可或缺一個環(huán)節(jié)。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設計多姿多彩的課堂才能容納學生的個性學習,教師要順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讓其個性盡可能展示,保持其獨特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以適應社會經(jīng)濟對人才需求多樣化的迫切要求,促進學生可持續(xù)進一步發(fā)展,為我們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美]珍妮特·沃斯,[新西蘭]戈登·德萊頓著,顧瑞榮,等譯.學習的革命[M].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 陳如平.在創(chuàng)新中奏響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主旋律[M].搜狐博客,2008.
作者簡介:
陳素敏,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長樂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