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偉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必須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質。簡單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師角色轉換與師生互動問題,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教師 角色轉換 課堂 師生互動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對其長遠發(fā)展及終身學習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該時期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加強課堂的師生互動,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進行角色轉換
(一)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角色
受長期應試教育影響,在傳統(tǒng)小學數學的教育當中,教師不重視學生的性格特點、年齡跨度等問題,運用的教學方法單一。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嚴肅認真的傳授知識的教師角色。數學教師為了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忽視了數學這一學科自身的特點,采用填鴨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經過多次練習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而且會為了檢測學生學習程度,用大量時間進行測試和評定,通過考試成績對學習效果進行判定,該評價方法雖然相對準確,可是也有偏頗,缺乏科學性和公平性。可是,很多教師都忽略了學生的該特點,常常并不理會學生提出的同課堂教學練習不大的或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從而嚴重阻礙了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
(二)數學教師的角色轉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數學教師同學生建立起一種更為平等和密切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往,一些學生都比較敬畏或害怕教師,所以不愿意同教師直接交流。所以,數學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并解決這一問題,進行實際教學的時候,不應過于嚴厲,而是以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同小學生進行更多的溝通和交流,在溝通中了解小學生對相應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及時解答學生的疑惑,然后制定出更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應尊重年級不同、性格不同的所有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從學生立場出發(fā),由教學的主導者轉變?yōu)榻虒W的參與者,引導、組織小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確保課堂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基礎上,營造出比較活潑而輕松的教學氛圍。
此外,教師還要虛心聽取小學生的一些建議,因為他們的想法能夠有效反應其學習意愿,還能反應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的不足,利用這種不斷的分析及反思,可以有效改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量。
二、小學數學教師須加強課堂師生互動的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當前,很多小學數學教學課堂都存在呆板和死氣沉沉的問題,這樣不僅束縛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還會挫傷其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無法在師生互動的時候調動起小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必須積極營造出一種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一些學生上課的時候會出現精神疲憊,進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很難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或學生喜歡的東西進行提問,例如筆者講授“可能性”的時候,就從包中拿出10顆糖果,問學生:老師有5顆奶糖,5顆巧克力,它們的包裝都是一樣的,那么最多挑多少次才能吃到相同種類的糖果呢?最少要挑多少次才能吃到相同種類的糖果呢?哪個同學能回答的又快又準,老師的糖果就是他的了!通過學生都喜歡的糖果,就有效地調動起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氛圍變得積極熱烈起來。通過這種方法,學生的疲勞感得到了很好的消除,注意力又重新集中起來。
(二)科學設置相應的問題
要想提高師生互動,就必須設計出科學的問題,否則就無法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茖W設置問題,可以有效開展學習內容,所以進行課堂問題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及語言的簡潔易懂,這樣學生才能明白問題的含義。例如,在教授“找規(guī)律”的內容的時候,筆者寫出“1、2、3、5、8……”“1、2、3、4……9”“1、2、4、8……”,然后讓小學生比較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使學生深刻理解數列中不同規(guī)律的運用。小學生通過求差、求和等多種運算,自己摸索數列的變化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其探究興趣和精神。互動問題不僅要具有科學性,還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相應的數學知識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三、結語
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數學能力基礎的奠定,以及理性思維的形成。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思想,善于轉換自身角色,提高課堂師生的互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俞小云.學導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6.
[2]徐思源.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水平的個案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