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對于教學方法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合作學習被認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文章在深入分析當前中學體育教學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地闡述了合作學習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作用。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合作學習;整合實踐;策略分析
在傳統(tǒng)的中學體育教學實踐中,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體育水平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這種教學形式逐漸暴露出諸多的缺陷和弊端。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整體進程,應該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合作學習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發(fā)展,被認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果能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將對提升教學質量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中學體育教學與合作學習整合的重要意義
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說,枯燥單一的課堂形式很難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整體效果,中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合作學習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有效增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提升課堂效果和教學質量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這些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之前的中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學生的學習都是以個人為單位,相互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整個課堂顯得枯燥乏味。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和心智尚未成熟,這種枯燥的教學形式很難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學效果也將大打折扣。而合作學習強調團隊之間的溝通和配合,將中學體育教學與合作學習進行整合,很好地迎合了當前教學的發(fā)展趨勢,是對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通過這種課上的溝通和交流,能夠有效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團隊之間的凝聚力,對于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二)有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傳統(tǒng)教學方式過于注重灌輸式教學,這種教學形式直接影響了中學體育教育。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具有一定的不同之處,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這就造成了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上的偏差。合作學習的運用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會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小組成員一起完成目標。這充分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增強了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中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和教師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很多體育教師都是應付了事,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不高,無法起到提升身體素質的教學作用。合作學習與中學體育教學的整合,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在進行合作的過程中通過相互之間的支持和鼓勵,參與活動的頻率也會大大增加。
二、合作學習在中學體育教學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實踐證明,合作學習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對于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合作學習與中學體育教學在整合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一定的方式方法,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不僅起不到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還有可能影響課堂秩序,起到相反的作用??傮w來說,中學體育教學運用合作學習時主要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分配不合理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學習目標。要想使合作學習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科學合理地分組是開展學習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如果小組分配得合理,學生后續(xù)的學習過程將會十分順利,課堂學習目標也會順利完成;如果分配不合理,很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在當前的中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由于一些體育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程度不夠,僅從字面意思理解小組合作學習,所以在分組的過程中不注重科學性和合理性,分組較為隨意,分組之前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不能保證每組整體水平的均衡,不利于小組的配合和管理。
(二)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相互之間存在依賴
由于合作學習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尤其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學生接受這種學習形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參與程度可能不高。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還有另外一種原因,那就是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認為只要進行了分組就算是開展和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并未領會到合作學習的實質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指導,也不會時刻關注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致使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流于表面形式,并未發(fā)揮實質性作用。另外,在完成學習任務時,中學生會形成一定的依賴性,不會主動發(fā)揮積極性,這些都需要體育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
(三)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在將合作學習與中學體育教學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合作是完成學習目標的關鍵因素。小組成員之間要想有效合作,必須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從而相互協(xié)作完成學習目標。但是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溝通交流成為影響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由于當代中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相對較為獨立,不太善于與別人合作,所以合作意識欠缺,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溝通,即使進行溝通,多數(shù)也是無效的。
三、中學體育教學與合作學習整合的有效策略
合作學習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是一個創(chuàng)新性的嘗試,因此,要想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應該對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的整合規(guī)劃,以此來確保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整合措施。
(一)對小組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為合作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合作學習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分組,可以說,科學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成功的一半。因此,首先應該保證分組的合理性。從人數(shù)上來說,體育教師應該根據(jù)班級的具體人數(shù),結合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分組,如果小組人數(shù)太少,起不到合作學習的作用,人數(shù)過多也會影響整體效果。一般來講,小組規(guī)模以3到6人為最好,如果班級人數(shù)較多,可以采用6人一組的形式,人數(shù)較少的可以分成3人一組。在分組過程中,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每個小組的均衡性。教師在分組之前,應該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和個體特點,應該盡量保證每個小組都有擅長體育運動的學生,也有不擅長體育運動的學生,并且對應的人數(shù)大體相等,只有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均衡,才能為合作學習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保證相互之間有效配合
在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以后,每個小組之間的整體實力大致均衡,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在分工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確保成員之間的任務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根據(jù)平時掌握的學生的實際特點,給小組成員分配具有差異性的任務,而分配的每一個任務又都是根據(jù)每組的學習任務拆解而來,最終使每位成員都處于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只有相互之間進行較好的配合才能完成全部學習目標。這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學習和配合,才能真正實現(xiàn)合作學習。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相互之間的依賴,教師應該進一步明確個人責任,讓每個成員都擔負一定的職責,使每個人都能樹立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排除干擾,分工協(xié)作,最終實現(xiàn)學習目標。
(三)建立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機制,保證合作學習順利進行
在合作學習與中學體育教學整合實踐中,除了以上兩個關鍵步驟之外,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協(xié)調也是影響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應該給予一定的重視。從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當前中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溝通交流確實存在一定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也是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前提。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指導,幫助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機制,鼓勵學生進行有效溝通,讓學生了解到良好的溝通技能不僅是為了完成體育學習目標,而且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另外,中學體育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溝通的有效性,盡量減少無效溝通,對于學生在溝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進行指導和糾正。
除此之外,還應該及時完善教學評價方式。合作學習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的高低應該具有一定標準,因此,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應該以學生為基礎,對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評價,而不能僅依據(jù)考試成績,對學生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在小組中發(fā)揮的作用大小、相互之間配合的程度等方面,都應該進行綜合考量,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的科學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與中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整合,對于提升中學體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重視,不斷改進合作學習的運用方式,提升中學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海英.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05):88.
[2]劉小鵬.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于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理論分析[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15(02):74-75.
[3]徐嫩林.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92-94.
[4]趙傳生.中學體育教學開展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J].體育師友,2016(0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