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輝
【摘要】作文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水平高低也直接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人文品質的形成、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等都具有重大影響,寫作水平更是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本文從多元化視角下探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分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從多元化作文訓練模式、多元化教學方式、多元化作文評價等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旨在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多元化視角;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多元化視角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7PTYB064)研究成果。
在我國小學教育體系中,小學語文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也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文學品質、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自身獨特的視角寫自己想說的話,拒絕空洞、泛談,不斷革新自身教學理念、方式方法,拋棄單一化、機械化的寫作教學,讓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中,寫出自己的個性、自己的風采。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作文要求較高,學生有畏難情緒
小學生認知水平普遍較低,自身詞匯積累明顯不足,在用詞造句、排篇布局方面存在較大的欠缺。而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往往對作文的要求較高,直接將遠期目標作為近期要求,要求學生作文立意要高、結構精巧、構思新穎等,將“言為心聲”“文以載道”等專業(yè)性過高的要求提出,讓學生產生一種高山仰止的情緒,漸漸對寫作有畏難情緒,失去寫作信心。
2.寫作機械化嚴重,學生有厭惡心理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大多是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不深的作文練習,過于強調命題人的思想,讓學生在滿足作文命題中開始寫作,條條框框感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讓寫作變得毫無生氣,學生感到枯燥,學生寫作思維考慮更多的是湊些什么內容,放在作文中,寫作機械化,久而久之,讓學生覺得沒東西寫,產生厭惡心理。
3.學生寫作素材積累不足
小學生經歷匱乏,寫作變得無事可敘。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學生作文質量,更注重課堂教學、寫作技巧教學,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謀篇布局和語言組織上面,過于忽視了學生寫作基礎、寫作素材的積累,沒有更好地啟發(fā)小學生認識事物、選取材料。
二、多元化寫作教學方法
1.鼓勵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要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提高作文質量,就必須讓小學生獲取充足的寫作素材,讓小學生言之有物,情感真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的引導,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通過日常閱讀積累,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因此,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在分析課文主旨、欣賞精彩文段時,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記錄素材的習慣,讓學生學會積累,懂得從閱讀中找尋創(chuàng)作素材,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除了教材中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名篇、片段等,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材料,從中獲得一些生動形象的句子、段落、深刻的細節(jié)畫面等,不斷充實自身,使作文營養(yǎng)更豐富。教師在推薦課外閱讀材料時要根據(jù)學生閱讀興趣、閱讀水平及材料的意義性,如《少年文藝》《小朋友》等,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
2.聯(lián)系實際生活,做到有情可言
作文是以學生認知基礎開展的,而小學生的經歷較少,發(fā)現(xiàn)和觀察能力較弱,普遍認為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認為日常規(guī)律的生活缺乏亮點,沒有新意,在寫作時也就沒有更多書寫自身經歷的欲望。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觀察自然界的新奇,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探尋寫作素材。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觀察動植物,觀察蚯蚓的蠕動、燕子的飛翔等,也可以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接觸到的人和物,比如:上學、放學路上交通警察指揮交通的動作,賣早餐大嬸的熱情,同學們結伴的情景,等等,只要讓學生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寫作中做到有情可言,寫出真情實感。
三、多元化寫作訓練模式
1.口頭作文訓練
語文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結合,而口頭語言也是書面語言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口頭語言的訓練,讓小學生將聽、說、讀、寫相結合,爭取做到說得清、說得好、說得妙,讓學生通過口頭作文訓練將寫作思維表層化,讓學生明白想清楚才能說清楚、才能說得動聽。在口頭作文訓練中,教師可以借助“讀”來促進說,通過強調說推動寫作教學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朗讀、背誦、復述等形式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利用故事會、辯論會、演講等方式促進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提升,使其思維更清晰。
2.作文片段寫作練習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讀和寫有效結合,通過選擇精彩的課文選段讓學生品讀,以之為借鑒對象和創(chuàng)作依據(jù),展開模仿寫作,將讀和寫有效融合,以讀促寫,讓學生從模仿到自我創(chuàng)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寫人、寫景、寫物、包含方位、包含時序、包含修辭手法等課文優(yōu)秀片段引導學生展開寫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模仿選段的結構,創(chuàng)新寫作,寫出小學生獨有的意味。
3.作文提綱寫作訓練、大作文訓練
在小學語文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作文提綱訓練來提高作文的質量,讓小學生列作文提綱,更加清晰自身的寫作思維過程,讓寫作思維具體化,做到有目的地寫作。利用口頭作文、片段作文、作文提綱訓練逐漸提升學生寫作水平,進而展開大作文訓練。以選材立意、謀篇布局為主,讓學生圍繞寫作中心構思,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
四、多元化作文評價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文最多的評價大概就是“無新意、情感平淡、立意不清”等,而在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中也多是教師一手包辦,最后給學生一個結果,讓學生再接再厲。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僅加重了教師的教學任務,也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評改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寫作評價,從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標準三個方面促進小學語文作文評價多元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應用作文印象評價法外,還應從作文整體進行評價,從語言表達、語法結構、文章謀篇布局、題材、創(chuàng)造性、情感價值等諸多方面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并且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評價等方式,豐富作文評價主體,通過不同的視角看待學生文章,使評價更全面、更綜合。同時將診斷性、形成性、終結性評價結合,對學生學習結果做出客觀的評價,并加以指點,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五、結語
總之,作文水平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面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不斷深入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小學生樂于寫作、懂得寫作。在實際寫作教學中,教師要以多元化的視角開展教學活動,從多元化教學方法、多元化寫作訓練模式、多元化作文評改模式等方面入手,讓學生在多元化教學氛圍中展示自身個性,寫出精彩的文章。
【參考文獻】
[1]王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7,11(09):73.
[2]汪月英.“童話故事作文”教學的行與思[J].小學教學研究,2017,14(22):35-38.
[3]皮月麗.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6,15(66):49.
[4]李莉.對多元化作文評改機制的鞏固——建立作文評改成長檔案袋評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16(13):70-71.
[5]熊學生.淺談小學多元化習作教學的構想[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36):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