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音樂是人情感的抒發(fā),音樂作品本身都包含著創(chuàng)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合理的情感表達是聲樂表演藝術(shù)的點睛之筆,情感調(diào)控也因此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為了獲得更為理想的表演效果,老師應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本文主要分析情感調(diào)控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以及聲樂表演教學中情感調(diào)控的方法。
【關(guān)鍵詞】聲樂表演;聲樂表演教學;情感調(diào)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9-0165-02
一、聲樂表演的含義
音樂幾乎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借助音樂來宣泄和表達。音樂也是世界上八大藝術(shù)之一,有著洗滌心靈、表達思想和情緒的作用。在音樂中,主要由兩部分構(gòu)成,即聲樂和器樂。所謂聲樂,是指人聲的音樂,更多的側(cè)重于人的聲帶,也輔之于人的口舌、鼻腔氣息。聲樂唱法主要有美聲、民族、通俗,而根據(jù)音域的不同,聲樂則由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音、女低音、男低音組成。聲樂表演,是以人的嗓音為重點的表演形式,在聲樂主要唱法美聲、民族和通俗的表演形式之外,也包括戲曲,以及口哨、口技等形式。
二、聲樂表演中情感的概念及特征
(一)聲樂表演中情感的概念。在表演過程中,情感的含義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呈現(xiàn)。其一,音樂是基于人們的情緒和感性認知而創(chuàng)造的,音樂本身都包含著作品創(chuàng)造者對于某項事物的主觀感受,創(chuàng)作者將其想要表達的情感抒發(fā)在音樂中,然后借助歌者的聲音來傳達。其二,歌者一方面有對音樂作品本身想要表達的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基于歌者自身閱歷而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因此,聲樂表演中情感的另一個體現(xiàn)在于歌者在進行聲樂表演時所傳達出的,在作品需要表達的情感之外的,歌者自身的情感。
(二)聲樂表演中情感的特征。在聲樂表演中,情感的特征主要分為三點,即時代特征、生活特征及心理特征。在不一樣的時間和空間背景當中,音樂所蘊含的情感也不相同。音樂像文章一樣,都有著作者意圖傳達的思想,以及意圖傳達的情緒。而音樂作品的主題思想也與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相關(guān),表達著所在時代背景下的人們的情感。例如,《義勇軍進行曲》這類的音樂作品就表達了當時時代下拼搏進取的主題情感,這便體現(xiàn)了聲樂表演中情感的時代特征。音樂是時代的彰顯,也是生活的產(chǎn)物,所謂藝術(shù)源于生活,音樂也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好的音樂作品也往往來自創(chuàng)作者對生活的感悟,這便是聲樂表演中情感的生活特征。音樂是人們傳遞情緒的好的介質(zhì),其創(chuàng)作與表演,都離不開寫作者或歌者內(nèi)心的主觀理解和情緒。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歌者對同一首歌也會呈現(xiàn)出多種面貌,而這些方式的不同多與歌者的心理有關(guān),這便是聲樂表演中情感的心理特征。
三、情感調(diào)控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情感到位利于增強聲樂表演效果。聲樂表演中,最能引起共鳴的便是情感,要想傳達出音樂作品本身所表達的情感,首先需要歌者具備細膩的情感來體會、解讀音樂作品,并根據(jù)自身的閱歷與人生感悟用自己的方式將音樂作品演繹出來。而聲樂表演的效果也取決于歌者的情感是否到位,只有歌者的情感到位,才能使觀眾受到感染。在聲樂表演中,情感的調(diào)控屬于感性的范疇,而聲樂表演也不乏技巧性的表現(xiàn),聲樂表演中需要歌者在技巧和情感上能夠平衡。歌者在進行聲樂表演時,較難直觀地了解到自己的表演,在聲樂訓練中需要借助自身的其他器官來感受,同時也需要專業(yè)的教師進行適當?shù)闹笇?。由此,歌者根?jù)自己的思考來解讀音樂作品,進而改善自身的表演方法,提升自身的表演技巧及情感表達。表演中,歌者需要把握音準、音調(diào),更需要把握音樂作品的情感,或夸張或不足的情感表達都無法達到聲樂表演的理想效果。
(二)豐富的情感有助于增強聲樂表演的藝術(shù)性。聲樂表演是藝術(shù)性表演,歌者嫻熟的演唱技巧是表演的基礎(chǔ),只有技巧但缺乏情感無疑是空洞的,而豐富的情感則是聲樂表演的靈魂所在。音樂之所以被稱之為藝術(shù),也得益于其不可或缺的情感渲染。因此,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情感調(diào)控的重要意義,并加強此方面的能力訓練,從而使其更好地表達出音樂的靈魂和質(zhì)感。所謂熟能生巧,音樂表演也是一樣,反復的練習可以取得一定的進步。在聲樂表演的教學當中,教師可給學生適當時間進行練習并加以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可以提高的部分,并以此獲得更為專業(yè)的表演水準。
(三)情感有助于準確體現(xiàn)音樂作品風格。音樂作品有多種多樣的風格,如悲傷如歡快,不同的音樂風格有著不同的受眾。在聲樂表演中,情感的調(diào)控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音樂風格,并且在表演中更好地調(diào)節(jié)氛圍。對于一首悲傷的音樂作品,歌者應以悲傷的情感為基調(diào)來演唱,為音樂作品渲染出更為悲傷的氛圍,如此一來,聽眾也更容易感受到音樂作品的悲傷,進入歌者所營造出的音樂世界之中。反之,如果歌者不能以適當?shù)那楦衼肀硌菀魳纷髌?,就難以體現(xiàn)出音樂作品的優(yōu)勢,掩蓋音樂作品的光芒,使音樂作品平淡無味,過耳即忘。因此,教師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應著重學生情感調(diào)控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以適宜的情感來表達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
四、聲樂表演教學中情感調(diào)控的有效途徑
(一)培養(yǎng)學生表達聲樂細膩的情感。在聲樂表演中,細膩的情感表達無疑是加分項,而歌者若想具有細膩的情感,也需要其具備豐富的文化素養(yǎng)。音樂作品主要由詞與曲構(gòu)成,無論是對歌詞或曲調(diào)的理解,都需要歌者的綜合素養(yǎng)。在聲樂表演時,要想表演出歌詞所表達的寓意,首先需要歌者對歌詞充分地分析和理解,歌者需要能理解出音樂所表達的主題,可能是與生活相關(guān)、與心理相關(guān),也可能與社會時代背景相關(guān),這些均需要歌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同時,曲調(diào)也在音樂作品中有一席之地,可能曲調(diào)所表達的情感較為內(nèi)斂,但其情感濃度并不一定比歌詞淡。教師在聲樂表演教學中,可通過如文學、美術(shù)、詩歌等多種途徑來擴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當然,教育學生的同時,首先要求教師自身有著較高水平的文化修養(yǎng)。
(二)引導學生在聲樂表演中豐富情感體驗。一個具有豐富情感的歌者,往往更容易唱出使人感動的歌。世界上有著億萬人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而在情感上面億萬人口卻有著共鳴,情感相通。對于聲樂表演的歌者而言,其所傳達出的情感大抵是兩種類型,根據(jù)音樂作品的詞曲意境所理解出的情感,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歌者個人生活閱歷、藝術(shù)修養(yǎng)、氣質(zhì)情操以及演唱技巧等方面而創(chuàng)造的情感。增強文化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細膩情感的一個方式,同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也是使學生更好地表達音樂作品情感的途徑之一,畢竟,只有感同方能身受。對此,教師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應給學生更多情感體驗的機會,如編排與音樂作品相關(guān)的音樂劇等形式。學生也應該不斷地練習,不斷地突破。
(三)指導學生在聲樂表演中把握好度。歌者在聲樂表演中的理想狀態(tài)應該是張弛有度,音樂的風格雖然可能相同,但每首音樂都有著其獨立的,與眾不同的中心,只有良好的技巧和適度的情感把握方能真切地表達出音樂作品要傳達出的感情。音樂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也是聲音的美感體現(xiàn),聲樂的重點是通過歌者的聲音技巧和情感來營造出聽覺的享受。音樂作品中通常需要歌者能夠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控制自身的聲音和音色,同時情感也包括表演者的面部或肢體表情,只有在各個方面都能夠控制在標準的水平范圍內(nèi),才能使聽眾欣賞到歌者所演唱的音樂。由此,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教師在情感的把握度方面應增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演繹音樂作品。
參考文獻:
[1]劉欣.高校聲樂表演教學中情感調(diào)控的重要性探討[J].黃河之聲,2016.
[2]鹿鳳琴.如何在聲樂教學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J].北方音樂,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