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彩霞
【摘要】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課堂教學中高新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基礎,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在此基礎上,交互式一體機教學模式形成。文章主要探討了交互式一體機在小學數學互動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交互式一體機;小學數學;互動教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要應用到數學學習和問題的解決中去,成為有利的工具,促進教與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樂意融入現(xiàn)實的探索性活動中。當前,交互式媒體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學普遍的輔助工具,教師對其優(yōu)勢的挖掘與應用確保了整堂課程的順利實施,彌補了過去課件應用交互性差的缺點。
一、交互式一體機應用概念簡述
(一)交互式一體機
交互式一體機屬于一種新型的多媒體互動終端,其對應的顯示平臺與操作平臺為高清液晶屏,同樣具有書寫、繪畫、娛樂、會議整合、批注修改等功能,同時又融合了人際交互、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高清顯示的功能,也具備電子白板、電視、電腦、功放等使用效果。在課堂上應用和展示教學內容,確保學生能觀察到高清圖像、對比度和顯示效果,滿足各種環(huán)境的需求,適應能力非常強。
(二)基于交互式一體機的小學數學互動教學
交互式一體機小學數學互動教學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將交互式一體機作為教學媒體,尊重學生數學學習的主體地位,結合人本主義、互動原則和環(huán)境心理學理論開展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積極創(chuàng)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與嚴謹合理的教學結構,實現(xiàn)各知識點與運用載體之間的協(xié)調與滲透,確保學生在享受學習樂趣的同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基于交互式一體機的小學數學互動教學措施探討
在交互式一體機的小學數學互動教學模式中,過去簡單的信息技術與數學知識結合教學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缎抡n標》也指出數學教學不能是簡單的知識移植與灌輸,要讓學生的學習主體與教師的教學主體以及環(huán)境等教育主體之間形成交互作用,轉化為“人-人”“人-設備”“人-環(huán)境”的系統(tǒng),讓學生成為知識的自主學習者,實現(xiàn)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真正融合。
(二)利用影音圖文的優(yōu)勢,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
在當前的信息社會中,教師必須將更多的知識信息量整合到課堂教學中,才能在應用的過程中傳遞給學生。在交互式一體機的教學中,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都能整合起來,實現(xiàn)數學知識信息的處理、編輯與播放,將過去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殡p向的互動模式,師生的互動從大信息量的知識中獲取,形成一種生動、發(fā)展、動態(tài)化的過程,讓學生更好地將自身融合成為學習共同體。
比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內容時,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空間想象力缺乏的現(xiàn)實來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可以播放如《小熊過旋轉門》的動畫片來讓學生形成對圖形的初步認識,逐漸理解“旋轉”的含義,隨后從生活中找出汽車的方向盤、電風扇轉動葉片、游樂園的旋轉木馬等,在學生的潛意識中注入更多與數學知識相關的生活信息,通過一體機展現(xiàn)出來,形成直觀的第二次知識沖擊。學生在回憶、聯(lián)想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建立一種認識經驗,建立自身的數學知識架構,在隨后的環(huán)節(jié)中利用積累的架構知識實現(xiàn)與教師的課堂互動,從增加教學容量和拓展教學深度、廣度方面為教學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礎。
(二)利用視聽功能的融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對萬事萬物都好奇的年齡階段。因此,教師要通過交互式一體機的聚光燈、錄制、互聯(lián)網等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圖文聲像信息,實現(xiàn)圖文并茂的效果,在演示的同時更有助于學生觀察教學的動態(tài)與細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比如學習“怎樣滾得遠”的內容時,教師在課前可以與學生主動交流關于“龜兔賽跑”的故事,并導入“第一次賽跑比賽中兔子輸了很不服氣,提出第二次比賽的要求,那么大家認為第二次賽跑兔子不睡覺的話烏龜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取勝?”隨后教師利用交互式一體機為學生播放《新龜兔賽跑》的視頻,視頻中烏龜在下坡路段采用了“滾”的方法,速度與兔子旗鼓相當。有些學生一時間無法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多次視頻播放的方式讓學生再次觀察與探討,找出其中涉及的數學問題和知識性質。教師還可以由此來引導學生聯(lián)想日常生活中的滾動場景,比如工人在搬運木頭時用滾的方式更省力。這種學習方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數學學習和知識理解的難度,同時也給予了學生更多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學會主動聯(lián)系生活解決教學難題的思維方法。
(三)將數學知識化靜為動,解決數學知識重難點問題
由于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不牢固,無法把握數學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會出現(xiàn)很多重難點教學難題。在教授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轉變教學手段,使用變抽象為直觀的化難為易、化靜為動的方法,讓學生在積累數學基礎知識過程中進行更多的滲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認識鐘表”的相關內容時,很多教師都是通過讓學生觀察、指示等方式來進行教學,并不需要搜索素材,利用交互白板軟件的作圖功能就能為學生布置各種識別鐘表刻度的問題。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鐘表讀數重難點問題,教師可以積極利用交互式一體機的功能來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對時鐘的指針進行調整,重在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動態(tài)思考能力,將靜態(tài)地讀數轉變?yōu)閯討B(tài)地識別,加強學生對鐘表的認識。
三、基于交互式一體機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注意事項
師生互動是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應用交互式一體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互動的事項,才能確保師生互動的有效性。首先要進行廣泛實踐,摸清學生的思維過程,增強引導的準確性與有效性。比如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要求學生采用小棒擺設圖形并進行轉化時,要做好即時性的檢查工作,觀察學生在一體機中的圖形拖拉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予以指出改正,互動的過程也包括糾正改進的過程。其次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導學生自覺掌控學習進度。數學課堂的教與學是一個不斷變化和調整的動態(tài)過程,其中的精彩互動非常重要,伴隨著師生之間思維的各種碰撞,學生能夠逐漸意識到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但針對一些自主性欠佳的學生而言,教師則要讓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我國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及其在各行各業(yè)中的滲透應用,交互式一體機已經成功取代傳統(tǒng)的黑板教學并發(fā)揮了更重要和實用的功能。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挖掘交互式一體機的潛在價值與教學作用,以增強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提高互動效率,最終確保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孫中運.交換式一體機下的小學數學互動教學模式設計[J].華夏教師,2016(07):49.
[2]石濱.交互式一體機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設備,2015(02):126-127.
[3]泰建民.基于交互式一體機的小學數學互動教學分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3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