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瑩
【摘 要】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很少看見師生、生生間智慧的碰撞,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被動應付狀態(tài)。學生缺少自主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封閉。課堂中,不少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存在著不愿說、怕說錯、怕出丑這樣的心理障礙。因此,師生的情感交流與有效的合作和自主探究是一切有效教學的必需的要素。
【關(guān)鍵詞】 自主權(quán);小組合作;學導型課堂
課堂中,不少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存在著不愿說、怕說錯、怕出丑這樣的心理障礙。因此,師生的情感交流與有效的合作和自主探究是一切有效教學的必需的要素。2014年起,我們學校在各學科全面鋪開了“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開始了“學導型課堂”的研究。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依舊是我們教師所面臨的新課題。本學期,我在“如何指導組內(nèi)學生交流”方面進行了有效嘗試。
一、小組的設置
每組組內(nèi)成員分別被設為1~4號,1號學生是組長,一般由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2、3號學生為中等生,4號一般是學困生。這樣搭配便于合作,同時也體現(xiàn)組內(nèi)成員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合作內(nèi)涵。
二、小組活動
(一)課前準備: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氛圍
1. 認真完成課前學習單。課前學習單是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重要載體,是培養(yǎng)學生從小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因此,課前學習單的設計要更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活動設置要有層次、遞進性。小學生年齡小,還不知如何去預習,所以我將每個單元的新授部分按照課時內(nèi)容編輯成了學習單,將本節(jié)課需要掌握的重點單詞、句型提煉出來,學生按照學習單的要求開展充分的預習,為課堂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對于英語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復習和預習的質(zhì)量將直接影響他們參與合作學習的程度。
2. 用好課前三分鐘。我們學校在上課前都會提前打預備鈴,而從預備鈴到上課鈴響大約有三分鐘的時間,所以,我利用這空白的三分鐘時間,由組長帶著組員進行提綱的朗讀和新課學習單的朗讀。這樣既鞏固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又檢查了學生的提前預習情況,同時在上課前就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學生們在課堂上精力能夠更加的集中。
(二)課堂中:循序漸進,適時的指導組內(nèi)交流合作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1. 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基本方法。為了讓學生盡快地掌握小組合作的基本方法,提高合作效率,在單詞和句型的學習上我設置了以下幾個步驟:
(1)單詞學習四部曲:A. 組內(nèi)挑選單詞,相互教授,學困生優(yōu)先選。B. 組長領(lǐng)讀單詞。C. 齊讀單詞。D. 組長說單詞,其他學生舉單詞卡片或者是指單詞。
(2)句型學習三部曲:A. 組長領(lǐng)讀句子。B. 組內(nèi)成員輪流讀。C. 分角色合作讀。
(3)Pairs Work(同位合作):A. 橫排同位練習對話。B. 豎排同位練習對話。C. 交叉同位練習對話。
當然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老師都要進入到每個小組適時的糾正發(fā)音,保證學生在自主學習時能夠說出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
2. 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生容易達到的“階梯式”的教學目標,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小老師”,提高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3. 交流技能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五會”: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評價;學會質(zhì)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做進一步的解釋;樂于陳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觀點;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見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jù)他人的觀點,做總結(jié)性發(fā)言。(下轉(zhuǎn)95頁)
(上接93頁)
當然,在小組合作中教師必須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xiàn)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
一、規(guī)范行為。小組的合作行為必須規(guī)范,各成員必須明確和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摩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及時地加以引導,提出明確要求,確保合作學習順利進行。
二、發(fā)現(xiàn)火花。交流過程是思維碰撞的過程,時常會有思維的火花閃現(xiàn)。這種火花可能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的想法,也可能是個富有哲理的話。教師要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尋找,很好地保護好學生的思維火花,并隨時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方面能很好地促進其他組員能深層次地思考,另一方面讓其有成就感。
三、排除障礙。在合作學習中,時常會出現(xiàn)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況,學生思維受阻是因為教師設計的問題太大太深,學生無從下手,這時需要教師及時調(diào)整問題,降低難度和要求,加強指導和點撥,才能使學生很快地排除障礙,使小組合作學習進展順暢。
四、引導深化。在開始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時,小組的交流和討論往往容易出現(xiàn)交流討論層次淺、片面性,就要求我們老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不斷地推進好的習慣和方法,引導學生向更全面、更深刻的方向去思考分析。
總之,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fā)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教師不再把自己視作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權(quán)威——服從”關(guān)系逐漸變成了“指導——參與”的關(guān)系。教師在新的課程環(huán)境下,必須重新審視合作學習的價值,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呼喚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時刻把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根主線,如此課堂教學才能煥發(fā)出該有的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 劉璐. 智能感知技術(shù)優(yōu)化小學英語自主性學習的研究[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7(18).
[2] 王艷芬. 簡述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 中小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