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關于構建、規(guī)劃和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本文概述了任務型教學方法的內涵,并強調了任務型大學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探索了其在大學英語教學當中的實踐運用。
關鍵詞:任務型 大學英語 教學法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內涵
任務型教學法是基于課堂任務的教學方法?;谌蝿盏膶W習為英語語言教師提供了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在基于任務的英語教學課程中,教師不會預先確定要學習的語言知識點,課程是以完成所設置的課堂中心任務為基礎的,而學生所學習到的語言點取決于學生完成任務時所發(fā)生的情況。[1]
在以任務型教學法為中心的課堂中,教師賦予學生專門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積極參與鍛煉語言綜合能力。此時,學生不再是被動學習語言,消極聆聽教師講授語言內容,而是積極專注于學習任務,這些任務必須使用目標語言才能完成。發(fā)現(xiàn)問題在任務型教學法中非常重要,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訓,而是積極主動地探索目標語言,發(fā)現(xiàn)所犯錯誤,討論如何更正,最終得出正確的語言結構內容。[2]
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間接的沉浸式教學。教師在語言課堂中會使用情景來進行任務型英語教學,例如模仿國外某小鎮(zhèn)工作,使用英文去便利店購物,電話點餐等等。所有這些場景內容都可以轉化為角色扮演任務,讓學生盡管不在目標國家,也能夠體驗到使用目標語言的實踐活動。[3]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勢
在任務型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僅促進語言教學,而且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任務型語言教學有著傳統(tǒng)教學法所沒有的一些明顯的優(yōu)勢。與傳統(tǒng)教學法方法不同,課堂上,學生不再受語言控制。在所有的任務教學階段,學生必須使用他們所有的語言資源,而不是只實踐一個預先選定的語言或語法內容。通過完成任務,學生將使用更多不同的語言知識類型,他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詞匯短語,搭配,語法模式以及語言形式。而所探討的英語語言來自學生的需求。這個需要決定了英語課程的內容,而不是由老師或者課本來做出決定。這種教學方法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溝通方式,增加了學生的課堂時間參與度。[4]
任務型語言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教學法中,教師上課時已有確定的方案,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的目標和學習成果均已固定。教師計劃在課堂上要教什么,計劃具體的教學思路,計劃學生應該學習什么語言點,這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情境,由教師來設定學習參數。而任務型語言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這意味著教師要求學生來參與到確定所學內容中來,學生將在特定的任務中學到什么知識點是由學生來完成的,學生決定如何處理這個課堂任務,自行選擇完成任務所體驗的英語語言過程。
任務型語言教學以功能性的形式呈現(xiàn)目標語言教學。任務型語言教學是行動中的目標語言教學。教師不再使用傳統(tǒng)教學,如在黑板上列舉數個句子,并從語法上分析句子的具體結構,被動傾聽使得學生喪失學習語言主動性和積極性。任務型語言教學是讓學生參與和同學的交談。這使得學生在班級面前實踐所學單詞,短語和陳述句型,體現(xiàn)目標語言的功能價值。
三、任務型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
在大學英語教學當中,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教師可以將任務型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激發(fā)學生興趣,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所設置的課堂任務需要涉及語言的實用意義。在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中,具體來說任務型教學可以分三個階段:
1.前置任務階段
教師介紹英語話題相關背景知識,給學生以明確的指示,解釋說明在任務階段學生需要做什么,并幫助學生復習回憶一些對此項任務有幫助的語言點和知識點。在前置任務階段中,教師還可以播放執(zhí)行任務人的相關錄音和視頻,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模板,使得學生清楚在接下來的任務中能夠學到什么。本階段,學生可以通過做筆記,記錄話題內容來準備任務。
2.任務階段
這個階段,教師監(jiān)督學生,并向學生提供的語言資源,要求學生使用英語,以成對或小組的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這個階段可以用如下幾個步驟來實現(xiàn)。
(1)規(guī)劃
學生需要準備簡短的口頭或書面報告,告訴其他學生在進行任務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然后學生需要在小組中練習所需要準備的報告。此時,教師可以給出學生建議,消除學生所遇到的英語語言問題。[5]
(2)報告
學生做出口頭報告,互相閱讀小組呈交的書面報告。教師選擇學生按順序出示報告,并可以讓學生對報告內容進行快速反饋。在這個階段,教師也可以播放其他班級學生所做報告的視頻或者音頻,讓本班學生加以比較,促進學習。
(3)分析
教師強調音頻或視頻文本中的相關部分,供學生加以分析,要求學生注意本文中的顯著語言特征。教師還可以就學生在報告階段所使用的語言加以突出顯示,并要求學生以小組方式對所顯示語言內容進行分析。
3.實踐階段
在實踐階段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選擇語言領域,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出有形的語言任務內容,例如語言文本,演示文稿,音頻或視頻錄制,學習者可以檢查彼此的語言輸出內容,并提供建設性的反饋意見,學生們通過練習來增加自信,記錄學習有用的語言知識點。
結語
英語語言是一種表達意義,呈現(xiàn)信息的系統(tǒng),語言的核心是互動的。為提高英語語言教學效果,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來使用目標語言。教師應積極探索任務型語言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當中的實踐經驗,創(chuàng)造相關的英語語境任務,實現(xiàn)學生對目標語言的需求,提高學習效果,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
參考文獻
[1]李聳,李楊,邱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任務型教學法的探索[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380-383.
[2]李霞.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27):56-58.
[3]富蘇蘇,李榮美.任務型教學法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2,26(04):120-122.
[4]王鑫.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24):61-62.
[5]李金仙.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37(02):244-248.
作者簡介
許文婷(1986.07-),女,漢族,安徽黃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