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年強是國強的重要條件,強化學生素質(zhì)應從身體和心理兩方面齊抓。然而當代學生學業(yè)壓力大,鍛煉時間少,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鍛煉難以得到保證;因此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zhì)已成為當務之急。新課程改革為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將結合現(xiàn)狀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 中職體育 教學 探討
引言
近年來,我國在教學改革上也做出了不少努力。而在體育教學中,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對教師教學理論和實踐的興趣,掌握基本運動技能,養(yǎng)成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但目前大多數(shù)中職學校在體育教學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急需解決,如何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中職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學活動單一
長期以來,職業(yè)學校過于強調(diào)學生的專業(yè)學習。他們?nèi)狈w育、音樂、美術等相干課程的注重程度,導致體育教學中存在教學單一的問題。在體育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往往都是采取相對寬松的教學方式,比如讓學生在進行單一的體育活動,如跑步、籃球、跳遠等,不能從根本上改善體育教學結果。他們可能就在上課的前十分鐘左右進行小組練習,并將大部分的空閑時間花在學生身上。而自由活動完全是以學生自主為基礎的,男生一般跑步或打籃球,然而,大部分學生,特別是女生解散后開始一起聊天、休息,坐等下課鈴聲。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身體根本沒有得到良好的訓練,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是完全不達標的。跑步、籃球等形式的體育活動比較單一,學生通常感覺無聊缺乏興趣,效果可想而知。同時,體育新課程不僅開始重視學生的健康問題,而且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團隊合作等,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1]。但由于我國體育老師大多接受傳統(tǒng)教育成長,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有著極重的痕跡,部分教師對于新課程下的體育教育認識不夠全面,對于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發(fā)展重視度不夠。比如在接力賽中,體育教師往往傳授要領,技巧,也追求學生的速度,卻忽視了最重要的團隊精神。這樣的訓練成果并不好。
2.體育設施不足
因為學校一直以來對體育教育的注重水平不足,再加上學校資金的有限,中國中職學校體育設備廣泛不足,制約了學生的積極性。大多數(shù)中等職業(yè)學校的體育設施配備只是簡單的體育場地和設備。對于中職學校來說排球場、網(wǎng)球場等專業(yè)場館極其稀缺,更不用說游泳池了。運動器材一般也只有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普通運動器材,這并不能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需要。學校里籃球場和乒乓球桌也不足,即使學生興趣濃厚,也不能最大程度參加體育活動??偠灾?,中職院校體育設施陳舊、缺乏等現(xiàn)狀嚴重影響了教師教學的有效實施。
二、中職體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忽視了不同類型學生的教學差異性
按照新課程的體育教育標準,在施行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個體之間不同的差異。老師應了解清楚每個學生的人格特點和學習需要,才能真正表現(xiàn)出教學的差異。目前,許多老師不注意每個學生的獨特需求,更不用說以個性化教學為理念進行教學活動。
2.與新課程教學理念存在偏差
大規(guī)模教學改革的推進,極大的改善了我國中職教育的形式。有的老師覺得中職院校不用進行體育教學革新,這表明許多教師仍然按照傳統(tǒng)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接受革新。
3.學生缺乏積極學習意識
在傳統(tǒng)的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等其他因素影響,學生對于體育課程重視力度不足,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未能明確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相對于中職體育課堂來說,學生整體知識水平與素養(yǎng)偏低,自身的自我約束能力不高,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果不明顯,學習效率較低。
三、新課程下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1.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以激發(fā)興趣
固有的教學措施已經(jīng)難以滿足現(xiàn)在學生的鍛煉要求,因此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勢在必行。對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讓學生對體育鍛煉保持積極踴躍的態(tài)度,從而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在新課程革新的背景下,為使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有所進步,需要激起學生靈敏多樣的學習動力[2]。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其積極主動進行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利用積極的態(tài)度學習課程內(nèi)容,促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因此,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靈活進行創(chuàng)新,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對學生進行引導,合理進行教學,提升教學的時效性。
例如,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能夠總結出差別化的體育項目相似的教學內(nèi)容和行為,并對不同的教學措施進行相比剖析,再選一個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特點的差別,將不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繞過課堂,然后學習各種運動技能的樂趣[3]。
2.推行開放式教學以展現(xiàn)學生個性
隨著新課程教育的革新,傳統(tǒng)體育的封閉式教學已經(jīng)難以適應當前全面發(fā)展的素質(zhì)教育要求[3]。而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能夠共享教學資源,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體育課程和教學環(huán)境的開放,這種新的教學形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重視學生的需要,縮小學生體育的阻礙,為學生提供獨立的學習空間。這種教學形式有助于展現(xiàn)學生的特性,充沛地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師生間的互動,進一步發(fā)掘每個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潛能。通過采用更靈活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同時,靈活應用當前的網(wǎng)絡資源,豐富信息資源,利用形式多樣的內(nèi)容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聲音、圖像、視頻以及音頻等,將枯燥的理論知識進行生動化與形象化的轉變,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并增強互動遵循教學原則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要求老師積極的對于過去死板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摒棄傳統(tǒng)體育阻礙物理要素的教學,摸索嶄新的教學形式。中職學校體育應大量融入健康身心的內(nèi)容,借助多媒體資源營建良好環(huán)境,增加師生互動,從而構建師生之間對等而和諧的關系。同時,在展開體育教學時,要注意察看每個學生的身心變動,知道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況和喜好,并依照不同檔次的需要來展開差異化教學[4]。在當前新課程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嚴格遵循教學原則,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首先,遵循實際性原則,實際性原則是教學的重點與核心,其實質(zhì)是要求中職體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與情況,制定符合情況的教學策略,降低外在因素對教學的影響,從整體上提升教學效率。例如,某中職院校的活動場地較小,如果同時幾個班進行教學,實踐教學場地較為擁擠,學生受外在的環(huán)境影響較大,難以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學習效果較差,此時,教師對課程的安排進行合理的調(diào)整,制定出最佳的課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以滿足當前實際的教學需求,提升教學效率。
其次,互動性原則,受體育課程自身的性質(zhì)影響,只有學生之間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才能保證教學課堂氛圍良好,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當前實際的教學需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提升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頻率,保證教學內(nèi)容與活動圍繞教學主題,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應用游戲教學方法,嚴格遵循互動性原則,通過游戲的趣味性,促使學生互動合作,如,以接力賽形式、組隊形式進行小組競爭,促使師生的互動形成融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認可度,滿足當前新課程的要求。
最后,遵循適應性原則,實際上適應性原則主要是指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與生理上的需求,進而促使學生全方面發(fā)展,尤其是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由于其綜合的素養(yǎng)水平較低,教師在教學時應結合各學生的實際適應性,設置合理的教學內(nèi)容與課程目標,進而激發(fā)出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
結語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要著眼于轉變教學理念,把健康的體育教育融入教學實踐,營建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在展開詳細的教學實踐中,老師要聯(lián)結同學的個人不同施行開放式教學,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管燕強.淺析新課程背景下中職體育的有效教學[J].生活教育,2017(01):106-107.
[2]楊俊彪.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策略思考[J/OL].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1):173-174.
[3]李然.中職體育教學案例分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11):108.
[4]桂宏祥.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22-23.
作者簡介
吳敬宜,男,(1985-3),漢族,廣東省揭陽市,大學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中職體育。